高二下学期数学必修五知识点

层次:高二所属学校:全国 科目:语文 2022-05-11 15:14:41

高二本身的知识体系而言,它主要是对高一知识的深入和新知识模块的补充。以数学为例,除去不同学校教学进度的不同,我们会在高二接触到更为深入的函数,也将开始学习从未接触过的复数、圆锥曲线等题型。傲朋学习资料网【AoPeng123.cn】为你整理了《高二下学期数学必修五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高二下学期数学必修五知识点l5d傲朋学习网


  映射、函数、反函数l5d傲朋学习网

  1、对应、映射、函数三个概念既有共性又有区别,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而函数又是一种特殊的映射。l5d傲朋学习网

  2、对于函数的概念,应注意如下几点:l5d傲朋学习网

  (1)掌握构成函数的三要素,会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l5d傲朋学习网

  (2)掌握三种表示法——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能根实际问题寻求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特别是会求分段函数的解析式。l5d傲朋学习网

  (3)如果y=f(u),u=g(x),那么y=f[g(x)]叫做f和g的复合函数,其中g(x)为内函数,f(u)为外函数。l5d傲朋学习网

  3、求函数y=f(x)的反函数的一般步骤:l5d傲朋学习网

  (1)确定原函数的值域,也就是反函数的定义域;l5d傲朋学习网

  (2)由y=f(x)的解析式求出x=f—1(y);l5d傲朋学习网

  (3)将x,y对换,得反函数的习惯表达式y=f—1(x),并注明定义域。l5d傲朋学习网

  注意l5d傲朋学习网

  ①:对于分段函数的反函数,先分别求出在各段上的反函数,然后再合并到一起。l5d傲朋学习网

  ②熟悉的应用,求f—1(x0)的值,合理利用这个结论,可以避免求反函数的过程,从而简化运算。

2.高二下学期数学必修五知识点l5d傲朋学习网

l5d傲朋学习网

  l5d傲朋学习网

  ⑴数列{a}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数列{a}的前n项和S可以写成S=an+bn的形式(其中a、b为常数)。l5d傲朋学习网

  ⑵在等差数列{a}中,当项数为2n(nN)时,S—S=nd,=;当项数为(2n—1)(n)时,S—S=a,=。l5d傲朋学习网

  ⑶若数列{a}为等差数列,则S,S—S,S—S,…仍然成等差数列,公差为、l5d傲朋学习网

  ⑷若两个等差数列{a}、{b}的前n项和分别是S、T(n为奇数),则=。l5d傲朋学习网

  ⑸在等差数列{a}中,S=a,S=b(n>m),则S=(a—b)。l5d傲朋学习网

  ⑹等差数列{a}中,是n的一次函数,且点(n,)均在直线y=x+(a—)上。l5d傲朋学习网

  ⑺记等差数列{a}的前n项和为S、①若a>0,公差d<0,则当a≥0且a≤0时,S;②若a<0,公差d>0,则当a≤0且a≥0时,S最小。

3.高二下学期数学必修五知识点l5d傲朋学习网

l5d傲朋学习网

  1.不等式的定义l5d傲朋学习网

  在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不等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l5d傲朋学习网

  2.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l5d傲朋学习网

  两个实数的大小是用实数的运算性质来定义的,有a-baa-b=0a-ba0,则有a/baa/b=1a/bal5d傲朋学习网

  3.不等式的性质l5d傲朋学习网

  (1)对称性:abl5d傲朋学习网

  (2)传递性:ab,bal5d傲朋学习网

  (3)可加性:aa+cb+c,ab,ca+cl5d傲朋学习网

  (4)可乘性:ab,cacb0,c0bd;l5d傲朋学习网

  (5)可乘方:a0bn(nN,nl5d傲朋学习网

  (6)可开方:a0l5d傲朋学习网

  (nN,n2).l5d傲朋学习网

  注意:l5d傲朋学习网

  一个技巧l5d傲朋学习网

  作差法变形的技巧:作差法中变形是关键,常进行因式分解或配方.l5d傲朋学习网

  一种方法l5d傲朋学习网

  待定系数法:求代数式的范围时,先用已知的代数式表示目标式,再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法则求出参数,最后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出目标式的范围.

4.高二下学期数学必修五知识点l5d傲朋学习网

l5d傲朋学习网

  集合的分类:l5d傲朋学习网

  (1)按元素属性分类,如点集,数集。l5d傲朋学习网

  (2)按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无限集l5d傲朋学习网

  关于集合的概念:l5d傲朋学习网

  (1)确定性:作为一个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这就是说,不能确定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l5d傲朋学习网

  (2)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或说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集合的一个元素。l5d傲朋学习网

  (3)无序性:判断一些对象时候构成集合,关键在于看这些对象是否有明确的标准。l5d傲朋学习网

  集合可以根据它含有的元素的个数分为两类:l5d傲朋学习网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l5d傲朋学习网

  非负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记作N;l5d傲朋学习网

  在自然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或N_;l5d傲朋学习网

  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l5d傲朋学习网

  有理数全体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一切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的形式。)l5d傲朋学习网

  实数全体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其中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就包括整数和分数。数学上,实数直观地定义为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l5d傲朋学习网

  1.列举法:如果一个集合是有限集,元素又不太多,常常把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内表示这个集合,例如,由两个元素0,1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0,1}.l5d傲朋学习网

  有些集合的元素较多,元素的排列又呈现一定的规律,在不致于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列出几个元素作为代表,其他元素用省略号表示。l5d傲朋学习网

  例如:不大于100的自然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0,1,2,3,…,100}.l5d傲朋学习网

  无限集有时也用上述的列举法表示,例如,自然数集N可表示为{1,2,3,…,n,…}.l5d傲朋学习网

  2.描述法:一种更有效地描述集合的方法,是用集合中元素的特征性质来描述。l5d傲朋学习网

  例如:正偶数构成的集合,它的每一个元素都具有性质:“能被2整除,且大于0”l5d傲朋学习网

  而这个集合外的其他元素都不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我们可以用上述性质把正偶数集合表示为l5d傲朋学习网

  {x∈R│x能被2整除,且大于0}或{x∈R│x=2n,n∈N+},l5d傲朋学习网

  大括号内竖线左边的X表示这个集合的任意一个元素,元素X从实数集合中取值,在竖线右边写出只有集合内的元素x才具有的性质。l5d傲朋学习网

  一般地,如果在集合I中,属于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x都具有性质p(x),而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都不具有的性质p(x),则性质p(x)叫做集合A的一个特征性质。于是,集合A可以用它的性质p(x)描述为{x∈I│p(x)}l5d傲朋学习网

  它表示集合A是由集合I中具有性质p(x)的所有元素构成的,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特征性质描述法,简称描述法。l5d傲朋学习网

  例如:集合A={x∈R│x2-1=0}的特征是X2-1=0

5.高二下学期数学必修五知识点l5d傲朋学习网


  函数的值域与最值l5d傲朋学习网

  1、函数的值域取决于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求函数值域都应先考虑其定义域,求函数值域常用方法如下:l5d傲朋学习网

  (1)直接法:亦称观察法,对于结构较为简单的函数,可由函数的解析式应用不等式的性质,直接观察得出函数的值域。l5d傲朋学习网

  (2)换元法:运用代数式或三角换元将所给的复杂函数转化成另一种简单函数再求值域,若函数解析式中含有根式,当根式里一次式时用代数换元,当根式里是二次式时,用三角换元。l5d傲朋学习网

  (3)反函数法:利用函数f(x)与其反函数f—1(x)的定义域和值域间的关系,通过求反函数的定义域而得到原函数的值域,形如(a≠0)的函数值域可采用此法求得。l5d傲朋学习网

  (4)配方法:对于二次函数或二次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值域问题可考虑用配方法。l5d傲朋学习网

  (5)不等式法求值域:利用基本不等式a+b≥[a,b∈(0,+∞)]可以求某些函数的值域,不过应注意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有时需用到平方等技巧。l5d傲朋学习网

  (6)判别式法:把y=f(x)变形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0”求值域。其题型特征是解析式中含有根式或分式。l5d傲朋学习网

  (7)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当能确定函数在其定义域上(或某个定义域的子集上)的单调性,可采用单调性法求出函数的值域。l5d傲朋学习网

  (8)数形结合法求函数的值域:利用函数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借助于几何方法或图象,求出函数的值域,即以数形结合求函数的值域。l5d傲朋学习网

  2、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的区别和联系l5d傲朋学习网

  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因而答题的方式就有所相异。l5d傲朋学习网

  如函数的值域是(0,16],值是16,无最小值。再如函数的值域是(—∞,—2]∪[2,+∞),但此函数无值和最小值,只有在改变函数定义域后,如x>0时,函数的最小值为2。可见定义域对函数的值域或最值的影响。l5d傲朋学习网

  3、函数的最值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l5d傲朋学习网

  函数的最值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用函数知识求解实际问题上,从文字表述上常常表现为“工程造价最低”,“利润”或“面积(体积)(最小)”等诸多现实问题上,求解时要特别关注实际意义对自变量的制约,以便能正确求得最值。l5d傲朋学习网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