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三知识点

层次:高一所属学校:全国 科目:化学 2023-11-29 21:18:55 化学知识点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今天电大作业网【DianDaZuoYe.Com】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三知识点》,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三知识点(一)6YP傲朋学习网


  1.物质的组成6YP傲朋学习网

  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组成的判断依据有:6YP傲朋学习网

  (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断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6YP傲朋学习网

  (2)对于化合物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6YP傲朋学习网

  (3)对于单质也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别由原子,分子构成。6YP傲朋学习网

  2.物质的分类6YP傲朋学习网

  (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6YP傲朋学习网

  (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掌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法。6YP傲朋学习网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6YP傲朋学习网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6YP傲朋学习网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化物),Al2O3和ZnO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6YP傲朋学习网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三知识点(二)6YP傲朋学习网

6YP傲朋学习网

  一、重点聚集6YP傲朋学习网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6YP傲朋学习网

  2.离子反应6YP傲朋学习网

  3.氧化还原反应6YP傲朋学习网

  4.分散系胶体6YP傲朋学习网

  二、知识网络6YP傲朋学习网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6YP傲朋学习网

  (1)物质的分类6YP傲朋学习网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6YP傲朋学习网

  (2)化学变化的分类6YP傲朋学习网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6YP傲朋学习网

  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6YP傲朋学习网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6YP傲朋学习网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6YP傲朋学习网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6YP傲朋学习网

  (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6YP傲朋学习网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6YP傲朋学习网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6YP傲朋学习网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6YP傲朋学习网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6YP傲朋学习网

  (2)离子反应6YP傲朋学习网

  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6YP傲朋学习网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6YP傲朋学习网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6YP傲朋学习网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6YP傲朋学习网

  (3)离子方程式6YP傲朋学习网

  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6YP傲朋学习网

  离子方程式更能显示反应的实质。通常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6YP傲朋学习网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依照“写、拆、删、查”四个步骤。一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能够反映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还必须相等。6YP傲朋学习网

  3.氧化还原反应6YP傲朋学习网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6YP傲朋学习网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它的基本特征是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6YP傲朋学习网

  (2)氧化剂和还原剂6YP傲朋学习网

  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6YP傲朋学习网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6YP傲朋学习网

  “升失氧还原剂降得还氧化剂”6YP傲朋学习网

  (3)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必定相等,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数也必定相等。6YP傲朋学习网

  4.分散系、胶体的性质6YP傲朋学习网

  (1)分散系6YP傲朋学习网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6YP傲朋学习网

  (2)胶体和胶体的特性6YP傲朋学习网

  ①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6YP傲朋学习网

  ②胶体的特性6YP傲朋学习网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光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6YP傲朋学习网

  胶体粒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分散系的带电粒子使自身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因此胶体还具有介稳性以及电泳现象。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