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电大《城市管理学》网上在线作业03任务_0005答案

所属学校:中央电大 科目:城市管理学 2015-03-17 16:23:19
电大【城市管理学】 03任务0005

一、多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城市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ABCD)。
A.系统分析方法
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C.综合分析方法
D.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C)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
A.第一次
B.第五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3.一般认为,增长极通过(ACD)对区域经济产生组织作用。
A.支配效应
B.几何效应
C.溢出效应
D.乘数效应
4.我国城市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可以归纳为(ABCD)。
A.首长负责制
B.纵向层级的集权制
C.层级制与职能制相结合
D.完整制与分离制相协同
5.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括(ABD)。
A.市人大
B.中共市委
C.市政协
D.市政府
6.(A)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
A.市人民政府
B.市人民法院
C.市人民检察院
D.市政协
7.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包括(ABCD)。
A.副省级市
B.县级市
C.地级市
D.直辖市
8.市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ABCD)。
A.市行政管理体制
B.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
C.市政府构成体制
D.市建制体制
9.市政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在(B)过程之中,各部门如何实现其职能。
A.市行政管理体制
B.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
C.市政府构成体制
D.市建制体制
10.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ABCD)组成。
A.战略措施
B.战略反馈
C.重点战略
D.战略依据和战略愿景
11.我国土地储备的运行模式包括(ABCD)。
A.上海模式
B.杭州模式
C.南通模式
D.武汉模式
12.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ABCD)。
A.生活质量指标
B.生态环境指标
C.社会进步指标
D.经济发展指标
13.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应遵循(ABCD)。
A.动态原则
B.协调原则
C.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原则
D.效益原则
14.近代城市规划始于(C)。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具有(ACD)的特征。
A.以"间接性"为主
B.以"直接性"为主
C.以"经济性"为主
D.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16.社会性规制主要针对(BD)。
A.外部不经济
B.信息不对称问题
C.非价值物问题
D.自然垄断
17.导致政府失灵的主要因素包括(ABCD)。
A.政府的低效率
B.政府赤字问题
C.政府的自我扩张倾向
D.政府的行为动机
18.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ABCD)。
A.外部性
B.公共物品
C.非对称信息
D.垄断势力的存在
19.关于社区的管理,国外主要的组织管理模式是(BCD)。
A.专制型
B.混合型
C.政府主导型
D.自治型
20.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ABCD)。
A.社区成员
B.社团性组织
C.企事业组织
D.行政性组织

二、简答题(共4道试题,共40分。)
1.循环经济3R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1)减量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4分)(2)再利用原则,循环经济第二个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3分)(3)资源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可能多的再生利用或资源化。(3分)

2.学习型政府组织具有哪些特征?
(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意愿,即组织的共同构想;(2分)(2)组织与各成员均善于学习;(2分)(3)组织结构扁平化;(1分)(4)组织具备极强的自我创造力;(2分)(5)弹性化的组织结构;(1分)(6)能够实现充分的自主管理。(2分)

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哪些特点?
(1)综合性;(2分)(2)法治性、政策性;(2分)(3)地方性;(2分)(4)长期性、经常性;(2分)(5)实践性。(2分)

4.我国城市经济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1)区域性。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对本城市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的管理,因此,城市经济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区域经济管理。(2分)(2)综合性。城市经济管理既包括城市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又包括城市的各个经济部门、各类企业,是对城市经济各环节、各部门、各企业的平衡、协调和控制。城市政府要在城市经济各环节、各部门、各企业加强自身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管理,以实现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3分)(3)两面性。所谓两面性是指,城市经济管理既要服从中央政府的统一规划、统一政策,服从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又要从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国家的总体要求和总体利益与本市的实际需要、实际可能及正当的局部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本市的城市性质相适应,以避免城市经济的盲目畸形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城市经济功能的优化。(3分)(4)二重性。城市经济管理的二重性是指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分)

三、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0分。)
1.试述新公共管理对现代城市管理的启示。
(1)培育多元主体共治。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该根据公共服务的性质和内容,来决定公共服务的供应模式和供应主体。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发生发展的最重要载体,城市管理同样在政府公共管理中被赋予了最为重要的地位,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决定必须引入多元化主体共治,以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发挥不同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政府可以将一部分职能授权给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私营部门或个人,与之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制定、执行公共政策时加强公众参与,实现城市管理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2)对城市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城市政府在职能上要实现从"划桨人"到"掌舵人"的转变,从万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城市政府更应将其职能集中在决策、监督、协调和指导等工作上,而把非纯公共物品生产的具体职能让渡给企业和半行政性的机构。如政府可以通过与私人企业签订生产合同、授予经营权、BOT、TOT等多种形式,与私人企业建立伙伴关系,采用市场机制,将部分业务让渡出去,而政府则集中主要力量做好总体的决策、监督、协调和指导工作。
(3)管理手段上注重引入私营部门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新公共管理主张从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中汲取营养,政府公共部门可以利用私营部门采用的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法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对城市管理来说,在城市政府内部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将刺激政府提供更有效率的管理。







1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