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电大《城市管理学》网上在线作业03任务_0033答案

所属学校:中央电大 科目:城市管理学 2015-03-17 16:23:36
电大【城市管理学】 03任务0033

一、多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一般认为,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ABCD)。
A.人口的流动
B.总人口的增长
C.技术进步
D.经济增长
2.城市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ABCD)。
A.系统分析方法
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C.综合分析方法
D.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与传统的公共管理相比较,(ABCD)成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字眼。
A.市场导向
B.结果趋向
C.绩效标准
D.顾客导向
4.(D)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A.农业现代化
B.科技现代化
C.工业化
D.信息化
5.(A)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
A.市人民政府
B.市人民法院
C.市人民检察院
D.市政协
6.(A)在城市国家机构中处于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
A.市人大
B.中共市委
C.市政协
D.市政府
7.下列的城市政府职能中,(AD)属于传统职能。
A.消防
B.城市规划
C.环境保护
D.治安管理
8.中共市委对(ABCD)起着领导作用,处于领导地位。
A.市人民政府
B.市人民法院
C.市人民检察院
D.市人大
9.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ABCD)获取。
A.优劣机威分析方法
B.竞争--合作分析方法
C.政经社技分析方法
D.历史分析方法
10.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ABCD)的城市。
A.适于居住
B.银行信赖
C.治理和管理良好
D.有竞争力
11.美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政府主导的主要是(BC)。
A.供水
B.道路
C.污水处理
D.供电
1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包括(ACD)的协调与统一。
A.生态可持续发展
B.文化可持续发展
C.经济可持续发展
D.社会可持续发展
13.城市基础设施具有(ABCD)的特性。
A.地方公共物品性与效益的外部性
B.运行的协调性与系统性
C.经营管理的垄断性与多样性
D.建设的同步性与超前性
14.土地利用主要受(ABCD)的影响。
A.社会经济因素
B.技术因素
C.土地利用现状
D.自然因素
1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具有(ACD)的特征。
A.以"间接性"为主
B.以"直接性"为主
C.以"经济性"为主
D.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16.以下的(ACD)属于我国城市政府财政收入的一般预算收入来源。
A.利润收入
B.收费收入
C.政府公债
D.税收收入
17.根据我国近年来的情况,城市人口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ABCD)。
A.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
B.文化结构的高层化发展趋势
C.就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
D.城市人口红利效应正趋于减低
18.依据一座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可以将城市划分为(ABD)。
A.稳定型城市
B.衰退型城市
C.波动型城市
D.增长型城市
19.城市环境具有(ABCD)的特征。
A.脆弱性
B.开放性
C.人为性
D.复合性
20.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ABCD)。
A.水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视觉污染
D.大气污染

二、简答题(共4道试题,共40分。)
1.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4分)(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3分)(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3分)

2.学习型政府组织具有哪些特征?
(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意愿,即组织的共同构想;(2分)(2)组织与各成员均善于学习;(2分)(3)组织结构扁平化;(1分)(4)组织具备极强的自我创造力;(2分)(5)弹性化的组织结构;(1分)(6)能够实现充分的自主管理。(2分)

3.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1)效益原则。即应全面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三方面的效益。(3分)(2)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充分开发土地的经济价值,严格受市场调节。规划很大程度上应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由市场引导,规划结果是适应这种引导的结果。同时,土地利用涉及各方面利益,除经济目标外,还必须考虑社会和环境生态效益与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须由国家立法、政府方针、政策来控制完成。(3分)(3)动态原则。土地利用规划应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旧有的规划在一定时间内有指导作用,但从长远看可能会成为有效利用土地的障碍。(2分)(4)协调原则。土地利用规划涉及许多复杂部门,牵动方方面面的利益,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才能保证顺利完成并有效贯彻实施。(2分)

4.我国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2分)(2)不断改革和完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1分)(3)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2分)(4)有效控制城市生产力发展规模;(1分)(5)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间接管理和服务;(1分)(6)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市政公用设施;(2分)(7)注重全市就业情况。(1分)


三、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0分。)
1.试述新公共管理对现代城市管理的启示。
(1)培育多元主体共治。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该根据公共服务的性质和内容,来决定公共服务的供应模式和供应主体。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发生发展的最重要载体,城市管理同样在政府公共管理中被赋予了最为重要的地位,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决定必须引入多元化主体共治,以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发挥不同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政府可以将一部分职能授权给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私营部门或个人,与之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制定、执行公共政策时加强公众参与,实现城市管理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2)对城市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城市政府在职能上要实现从"划桨人"到"掌舵人"的转变,从万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城市政府更应将其职能集中在决策、监督、协调和指导等工作上,而把非纯公共物品生产的具体职能让渡给企业和半行政性的机构。如政府可以通过与私人企业签订生产合同、授予经营权、BOT、TOT等多种形式,与私人企业建立伙伴关系,采用市场机制,将部分业务让渡出去,而政府则集中主要力量做好总体的决策、监督、协调和指导工作。
(3)管理手段上注重引入私营部门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新公共管理主张从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中汲取营养,政府公共部门可以利用私营部门采用的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法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对城市管理来说,在城市政府内部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将刺激政府提供更有效率的管理。







1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