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叶,苦;寒,清心;利尿明目;解毒。主热病烦渴;失眠;小便短赤;口疮;目痛;失音;烫火伤。本文介绍了含有苦竹叶的处方24个。
处方1、黄芩饮子处方黄芩1两,赤芍药2两,羚羊角屑2两,黄柏2两,大青1两,苦竹叶2两。
制法上细锉,和匀。
功能主治伤寒,心肺烦热,口疮烂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两,以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温含冷吐,每日3度用之。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2、黄耆汤处方黄耆(锉)、芍药、知母、升麻、犀角屑1两半,苦竹叶50片。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眼上下赤脉贯黑睛。热毒攻眼,黑睛通赤。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下芒消少许,再煎沸,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炙煿、热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3、马蔺子散处方马蔺子半两(微炒),地骨皮半两,川升麻半两,黄芩半两,马牙消2两,犀角屑半两,甘草半两(生用),大青半两,苦竹叶2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毒气攻咽喉,窄窒痛疼不可忍。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煎至1盏,滤去滓,入蜜2合,同熬令稠,取1茶匙含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4、黄连膏处方黄连(去须)1两,升麻1两,槐白皮1两,大青1两,苦竹叶1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久患口疮。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煎至半升,去滓取汁,入龙脑、蜜,搅令匀,煎成膏。涂疮上,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处方5、黄连散处方黄连1两(去须),蕤仁1两(去皮),甘草1两半,细辛1两,栀子仁1两,苦竹叶2握,生干地黄1两,青盐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眼赤肿痛。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煎取1升,去滓稍热,细细洗眼,不拘时度数,冷即暖用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6、大青散处方大青3分,苦竹叶30片,石膏1两,地骨皮1分,甘草1分(生,锉),黄芩1分,犀角屑1分,吴蓝1分,川升麻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生痈肿,烦热疼痛,口干心躁。
用法用量以水3大盏,加黑豆1合,煎至1盏半,去滓,分为3服,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7、黄连汤处方黄连(去须)1两,秦皮1两,苦竹叶(切)1两,薄荷叶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散头面热。主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每用5钱,以水3盏,煎5-7沸,绵滤去滓,就热淋洗,不计度数。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处方8、淋洗秦皮汤处方秦皮2两(去粗皮),柴胡2两(去苗),黄柏2两(去粗皮),黄连2两(去须),蛇衔2两,苦竹叶2握,细辛(去苗叶)1两。
制法上为末,拌匀。
功能主治目生眵(目蔑)。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秦皮汤”。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三
处方9、大青散处方黄芩2两,芍药2两,羚羊角(屑)2两,苦竹叶2两,黄柏2两,大青2两,升麻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口疮。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煎取2升,去滓,纳蜜2合搅,含冷吐,愈。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引《肘后方》
处方10、大青煎处方大青半两,黄柏(去粗皮,蜜炙)半两,升麻半两,射干半两,蔷薇根半两,苦竹叶1握(细切),生地黄半两,玄参1两,白蜜2两,天门冬(去心,焙)半两。
制法上除蜜外,细锉。
功能主治喉中热塞,及舌上腭生疮。
用法用量用水3升,煎取1升,去滓下蜜,再煎成膏。每服半匙,含化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处方11、大青煎处方大青1两,升麻1两,射干(去毛)1两,苦竹叶1两,山栀子仁1两,黄柏(去粗皮,蜜炙)半两,玄参(坚者)3分,蔷薇根2两,生地黄汁半斤,白蜜半斤。
制法上将8味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下冷上热,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用水5升,煎至1升,去滓,?旅邸⒌鼗浦猎龋偌迦绯礅迹跃黄魇ⅰC糠氤祝式颍痪惺焙颉?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
处方12、柏皮汤处方柏白皮1两,黄柏1两,蕤仁1两,黄连3分(去须),苦竹叶2握。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眼赤烂,痒痛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煎取2升,去滓,稍热淋洗,冷即重暖用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13、赤茯苓散处方苦竹叶、淡豆豉、赤茯苓、大青、升麻、桔梗、栀子仁、甘草。
功能主治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为散服。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四
处方14、苦竹叶散处方苦竹叶半两,知母1分,川升麻1分,川大黄(锉,微炒)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栀子仁1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眼生翳膜下垂。
用法用量儿3-5岁者每服半钱,食后以温淡浆水调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处方15、苦竹叶粥处方苦竹叶2握,粟米2合。
功能主治风邪癞痫,心烦惊悸。
用法用量先以水2大盏半,煮苦竹叶,取汁1盏5分,去滓,用米煮作粥,空腹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
处方16、含煎处方升麻3两,大青3两,射干3两,栀子1升,黄柏1升,蜜8合,蔷薇白皮5两,苦竹叶1升(切),生地黄(汁)5合,生玄参汁5合(无汁,用干者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以水6升,煎取2升,去滓,入生地黄汁、蜜,煎成1升如饧,细细含之。取愈即止。
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广济》
处方17、决明子汤处方决明子(炒)3分,柴胡(去苗)3分,黄连(去须)3分,防风(去叉)3分,升麻3分,苦竹叶3分,甘草(炙,锉)半两,菊花半两,细辛(去苗叶)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脏实热,目眦生赤肉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18、决明子汤处方决明子1升,石膏(研)4两,升麻4两,山栀子仁(肥者)1升,地肤子1升,茺蔚子1升,苦竹叶(切)2升,干蓝叶(切)1升,芒消2两,车前草汁1升二合,冬瓜子(为末)3升。
功能主治目暴赤,毒痛欲生翳。
用法用量以水3斗,煎竹叶取7升2合,去滓,纳诸药,煮取4升,分为4服,每服相去可两食间,再服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19、龙胆煎处方龙胆1两(去芦头),黄连1两(去须),川升麻1两,槐白皮1两,大青1两,苦竹叶50片,白蜜10盏。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伤寒,上焦烦热,口内生疮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龙胆汤”。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20、龙胆煎处方龙胆1两,黄连(去须)1两,黄柏(去皮,蜜炙)1两,升麻(去土)1两,苦竹叶(切)1两,槐白皮1两,大青1两,白蜜半合,酥半合。
制法上药细锉7味如麻豆大,以水3升半,煮取7合,绞去滓,纳蜜及酥,再煎5-6沸。
功能主治喉中疮,并口疮。
用法用量每服1匙头,含化咽津,日5-6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处方21、加味八正散处方瞿麦、萹蓄、滑石、车前子、甘草、栀子、木通、大黄、桑白皮、灯心、苦竹叶、生地黄。
功能主治心热冲眼,赤肿涩痛,热泪羞明。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处方22、桑菊薄竹饮处方桑叶 菊花各5克 薄荷3克 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
制法将桑叶、菊花、苦竹叶、白茅根、薄荷洗净,放入茶壶内,用开水泡10分钟即成。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适用于风热感冒。
用法用量代茶随时饮用。
摘录《广东凉茶验方》
处方23、蕤仁洗眼汤处方蕤仁(去皮,研)刃克 苦竹叶(洗,细切)3握 细辛(去苗叶)15克
功能主治治眼中飞血赤脉,及发痛。
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水1.2升,煎取600毫升,滤去滓,微洗眼,冷即再暖,以愈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24、栀子仁煎处方栀子仁 蕤仁 决明子各30克 车前叶 秦皮各38克 石膏60克(碎如小豆大)苦竹叶15克 细辛15克 赤蜜30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肝实热,目眦痛如刺。
用法用量以井花水300毫升,煮取210毫升,以绵滤之,贮器中密封。以药汁缓缓滴目中。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