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华南师范大学2013年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第1题
“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2题
新生事物是指( )。
A.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B.从旧事物中产生出来的东西
C.在形式和现象上都新的东西
D.一经产生就是强大、完善的东西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第3题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4.第4题
“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种观点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5.第5题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6.第6题
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7.第7题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
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8.第8题
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 )即已出现。
A.16世纪初
B.18世纪
C.19世纪初
D.19世纪中叶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9.第9题
( )首先明确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0.第10题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
A.持续性和顺序性
B.广延性和伸张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1.第18题
( )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2.第19题
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反映了坚持( )的辩证统一。
A.物质和意识
B.运动和静止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D.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3.第20题
实践的客体是( )。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4.第21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5.第22题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6.第23题
垄断资本主义的资本输出的实质是( )。
A.垄断资本家、垄断组织帮助他国发展的手段
B.金融资本掠夺和奴役他国的手段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助互利的形式
D.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补充形式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7.第24题
生产关系中,最基本、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
A.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关系
D.产品的交换方式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8.第25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 )。
A.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空想平均主义的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9.第26题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
A.巴黎公社
B.苏维埃俄国
C.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0.第27题
在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主要方面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1.第34题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2.第35题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
A.持续性和顺序性
B.广延性和伸张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3.第36题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资本各部分的流通形式不同
B.资本各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同的作用
C.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4.第37题
社会革命根源于( )。
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5.第38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6.第39题
( )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B.科学社会主义
C.剩余价值学说
D.马克思主义哲学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7.第40题
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
B.推动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C.争夺国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D.生产国际化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要求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8.第41题
历史唯物论的根本出发点是( )。
A.阶级和阶级斗争史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9.第42题
( )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A.工业革命
B.暴力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无产阶级革命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0.第43题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
A.伸张性
B.本质的可知性
C.发展的规律性
D.客观实在性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1.第11题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D.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E.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答案:A,B,C,E
您的答案:A,B,C,E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2.第12题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 )。
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
B.创造新的价值
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E.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答案:C,D,E
您的答案:C,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33.第13题
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A.必须从实际出发
B.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C.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D.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E.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34.第14题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包括( )。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力水平
D.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E.生产关系性质
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35.第15题
唯物史观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基本前提出发,科学地说明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它认为( )。
A.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B.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C.要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D.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E.个人的作用只有顺应历史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意愿才是积极的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E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0.0
36.第16题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有(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间的相互影响
D.社会意识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E.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0.0
37.第17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实现了( )。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E.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答案:A,C
您的答案:A,C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38.第28题
规律的特点有( )。
A.客观性
B.稳定性
C.重复性
D.无条件性
E.普遍性
答案:A,B,C,E
您的答案:A,B,C,E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9.第29题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使统一体分解
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40.第30题
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
E.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操作系统
答案:A,B
您的答案:A,B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41.第31题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 )。
A.经济形态
B.政治形态
C.意识形态
D.生产力结构
E.物质形态
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42.第32题
交换价值的特点有( ) 。
A.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B.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时量的关系或比例
C.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属于商品的自然属性
E.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答案:B,C,E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0.0
43.第33题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 )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A.波兰
B.保加利亚
C.南斯拉夫
D.捷克斯拉找克
E.阿尔巴尼亚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44.第44题
垄断利润是( )。
A.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平均利润
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通过自由竞争而获得的平均利润
D.通过垄断价格而实现的高额利润
E.来源于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答案:A,B,D,E
您的答案:B,D,E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45.第45题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46.第46题
如果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否定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就会导致( )。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教条主义
D.思想僵化
E.不可知论
答案:A,C,D
您的答案:A,C,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47.第47题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 )。
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
D.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E.都延长了劳动时间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48.第48题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 )。
A.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B.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C.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D.由于认识水平对人类发展产生消极后果
E.由于一定的社会制度会对人类生存产生消极后果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49.第49题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条主义
C.形式主义
D.实用主义
E.独立思考
答案:B,C,D
您的答案:B,C,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50.第50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E.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答案:B,D,E
您的答案:B,D,E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