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春《幼儿园课程论》题库(5)

所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科目:幼儿园课程论 2015-03-17 11:26:23

1.第1题

我国81年的《幼儿园教育纲要》将课程内容分为六科,是按照( )。

A.学科结构分类

B.活动对象性质分类

C.心理特点分类

D.基本学习课题分类

标准答案:A

2.第2题

幼儿园课的目标与中小学课程目标相比,应具有( )

A.整合性、一般发展性

B.系统性、学科性

C.人文性、学科性

D.经验性、知识性

标准答案:A

3.第6题

幼儿园学科活动的长处在于(    )

A.操作性强

B.能很好满足幼儿兴趣

C.课程弹性强

D.学科之间方便联系

标准答案:A

4.第7题

教师在幼儿身边玩相同的游戏,没有直接与幼儿发生交往的游戏参与方式属于( )

A.平行式参与

B.合作式参与

C.指导式参与

D.真实发言人式参与

标准答案:A

5.第9题

不属于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类型的一项是(  )

A.游戏

B.睡眠

C.进餐

D.盥洗

标准答案:A

6.第10题

通常被看做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是()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问题模式

D.结果模式

标准答案:A

7.第11题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课程目标体系属于( )

A.以学习领域为框架结构的目标体系

B.以内容领域为框架结构的目标体系

C.以儿童发展领域为框架结构的目标体系

D.以教师经验领域为框架结构的目标体系

标准答案:A

8.第12题

选出不属于区域特点的一项( )

A.观念性

B.静态性

C.开放性

D.参与性

标准答案:B

9.第13题

教育活动设计者们认为,他们“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不确定的或新的事物。”这样课程内容的是()

A.瑞吉欧教育体系

B.蒙台梭利课程体系

C.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

D.海伊斯科普课程

标准答案:A

10.第15题

表述课程目标时使用“感受”、“理解”等字眼的角度是( )。

A.儿童的角度

B.教师的角度

C.家长的角度

D.幼儿园的角度

标准答案:B

11.第16题

游戏活动的实施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

A.有自由活动时间、创设活动区域

B.有组织的开展活动、能互相协商迁就

C.教师开头控制游戏、再组织幼儿积极参与

D.教师认真观察、再有计划有组织开展游戏

标准答案:D

12.第17题

1923年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开启探索中国化幼儿教育的改革之路的试验园是

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南京太平巷幼儿园

C.南京市实验幼儿园

D.梅花山庄幼儿园

标准答案:A

13.第18题

下列不是五指课程编制方法的是(  )

A.圆周法

B.直进法

C.演示法

D.混合法

标准答案:C

14.第19题

西方国家如美国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的主要采用(  )

A.以儿童学习领域为结构框架表述的目标体系

B.以儿童学习内容领域为结构框架表述的目标体系

C.以儿童发展领域为结构框架表述的课程目标体系

D.以儿童年龄阶段为结构框架表述的课程目标体系

标准答案:C

15.第20题

“幼儿园之父”福禄倍尔对学前教育的最大贡献是( )

A.取了幼儿园这个名字

B.创制了名为“恩物”的一套玩具

C.通过集体活动组织艺术类教学

D.开展社会化游戏

标准答案:B

16.第21题

可以作为目标评价模式的附加补充模式的是(  )

A.CIPP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差距评价模式

D.自我评价模式

标准答案:B

17.第26题

意大利艾米莉亚市市立幼儿园---戴安娜学校是世界十大最佳学校,它的重要特色是( )

A.学科活动

B.单元主题活动

C.区域活动

D.方案教学

标准答案:D

18.第30题

幼儿园课程所研究对象主要是( )

A.3―6岁儿童

B.7―12岁儿童

C.0―3岁儿童

D.3―8岁儿童

标准答案:A

19.第31题

不属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的一项是(   )。  

A.忠实取向

B.目标取向

C.相互适应取向

D.课程创生取向

标准答案:B

20.第32题

活动课程这类课程的组织方式是(  )

A.伦理组织法

B.学科组织法

C.心理组织法

D.纵向组织法

标准答案:C

21.第33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园课程内容必须涵盖的内容(  )

A.知识

B.教师素质

C.态度

D.行为

标准答案:B

22.第34题

方案教学的活动组织的主线是( )

A.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中心

B.按问题解决的逻辑进行

C.按照教师教案的设计为线索

D.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进行

标准答案:B

23.第35题

我国1981年10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将课程内容分为( )类。

A.4

B.5

C.6

D.7

标准答案:C

24.第36题

根据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适应学习者需要的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叫做( )

A.心理组织法

B.伦理组织法

C.纵向组织法

D.情感组织法

标准答案:A

25.第37题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建立共同的关系,但各科仍保持其原来的独立状态,我们称之为()。

A.广域课程

B.相关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

标准答案:C

26.第38题

幼儿在游戏活动时摆弄方向盘扮演司机的角色类型属于(    )

A.机能性角色

B.互补性角色

C.虚幻性角色

D.嬉戏性角色

标准答案:A

27.第41题

行为目标在课程领域的确立始于( )

A.博比特

B.泰勒

C.布卢姆

D.梅杰

标准答案:A

28.第44题

High/Scope的早期教育课程的实施中儿童每天例行活动的三个环节是( )

A.开始阶段――发展阶段――总结阶段

B.计划――操作――回忆

C.引入活动――识别强项――培育强项――扩展到其他领域

D.活动开始――活动继续――讨论

标准答案:B

29.第45题

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系统确定了过程模式是( )

A.斯坦豪斯

B.卢梭

C.拉斯

D.布鲁纳

标准答案:A

30.第46题

1987年的美国纽约瑞吉欧展览名为“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其深刻含义是( )

A.儿童语言能力很强

B.成人对儿童特点、精神世界的承认

C.要注重对儿童的语言训练

D.儿童的语言能力超越成人的想象

标准答案:B

31.第48题

把课程的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班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的取向是(  )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课程创生取向

D.经验取向

标准答案:B

32.第49题

反对将教育作为工具,主张教育中实现“人的回归”的课程模式是( )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问题模式

D.结果模式

标准答案:B

33.第50题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方面,选出不属于其中的一项( )

A.活教育的目标论

B.活教育的儿童论

C.活教育的课程论

D.活教育的方法论

标准答案:B

34.第51题

CIPP评价模式的第二个字母“I”代表( )

A.输入

B.背景

C.过程

D.成果

标准答案:A

35.第52题

对幼儿园课程内涵的理解,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定义是(  )

A.课体论

B.主体论

C.活动论

D.实践论

标准答案:C

36.第53题

目标模式认为课程开发的核心是( )。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学习经验

C.组织学习经验

D.评价教育计划

标准答案:A

37.第54题

目标评价模式是由美国著名课程专家( )提出

A.斯塔克

B.斯塔弗尔比姆

C.斯克里文

D.泰勒

标准答案:D

38.第55题

学校应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是存在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程,称之为(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悬缺课程

D.核心课程

标准答案:C

39.第56题

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学、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 的对课程进行性规范或总括性指的目标( )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标准答案:A

40.第57题

选出不属于区域活动特点的一项( )

A.自由化

B.集体性

C.个性化

D.指导间接性

标准答案:B

41.第3题

目标模式

标准答案:

目标模式是一种强调预测、效率及控制的“工学模式”,强调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及归宿,这些目标一般是事先确定好的,并且往往是由课程编制者确定的。

42.第4题

显性课程

标准答案:

即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正式课程。

43.第5题

园本课程的含义

标准答案:

园本课程主要是幼儿园为达成教育目标,以幼儿园为主体,由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有关人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幼儿等,为改善幼儿园的教育品质所开发的富于个性化的课程。

44.第8题

活动课程

标准答案:

活动课程是根据儿童经验或团体生活统整起来的课程,它的理论基础是“经验主义”课程哲学观,所以又称经验课程。

45.第22题

行为目标

标准答案:

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是可以通过具体观察或测量幼儿的行为来表示的对教育结果预期的目标。

46.第23题

课程开发

标准答案:

课程开发是一种决定、改进课程的活动与课程,探讨形成、实施、评价和改变课程的方式、方法,只要有两种模式,即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

47.第24题

过程模式

标准答案:

过程模式是以过程或程序为焦点,详细说明内容和过程中的各种原理,主张课程开发的任务是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48.第42题

广域课程

标准答案:

指不同知识分支的统合。

49.第43题

融合课程

标准答案:

是将有关的科目合并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合并后原来科目不再单独存在。融合是不同科目内容的有机化合。

50.第47题

隐性课程

标准答案:

隐性课程即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51.第39题

试举例论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标准答案:

(1)基础性、启蒙性;

(2)全面性、生活性;

(3)整合性;

(4)活动性和经验性;

(5)潜在性

52.第40题

举例论述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标准答案:

目的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生活化原则、兴趣性原则、基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

53.第14题

简述幼儿园课程的要素是什么?

标准答案:

从动态来看,幼儿园课程是从目标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到课程实施再到课程评价的不断循环;从静态了看,由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评价四个要素组成。

54.第25题

简述泰勒主张确立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和两道过滤网。

标准答案:

三大来源: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两大过滤网:一是哲学的,社区和学校独特的哲学价值观;二是心理学的,利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

55.第27题

简述园本课程的特点

标准答案:

(1)在课程特性方面,园本课程具有特色性

(2)在课程权力方面,园本课程具有自主性

(3)在课程民主性方面,园本课程具有民主参与性与开放性的特点

(4)在课程开发方面,园本课程具有生成性

56.第28题

简述蒙台梭利儿童观

标准答案:

(1) 儿童具有发展的内在冲动力

(2) 儿童发展具有的阶段性

(3) 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4) 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

57.第29题

简述园本课程的功能

标准答案:

(1)园本课程是有效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保证 (2)园本课程建设史有效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 (3)园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时幼儿园课程理论的重要生长点 (4)园本课程开发时国家幼教政策、法规的要求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