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华南师范大学《学校德育》在线作业题库(16)

所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科目:学校德育 2015-03-17 11:30:01

1.第1题

在尊重学习者方面,学校德育的核心问题是()。

A.考虑儿童的身心特点

B.从社会现实出发

C.有效促进师生互动

D.尊重儿童的道德主体性

标准答案:D

2.第2题

在一定意义上,“三岁定终身”所昭示出家庭德育的特点是()。

A.天然性

B.基础性

C.感染性

D.终身性

标准答案:B

3.第3题

从作为德育专业工作者的角度来说,除了个人道德修养之外,班主任的品德素质还包括()。

A.职业道德素质

B.个人道德知识

C.教师道德价值

D.个人身心素质

标准答案:A

4.第4题

德育主体观的核心是()。

A.积极开展德育活动

B.确立和落实学习者主体地位

C.完善个体品德结构

D.主动接受德育影响

标准答案:B

5.第8题

小学各科课程中渗透德育的方式多是多样的,其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

A.制定规范的教学制度

B.分析学科性质与特点

C.提高各科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素质

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贯彻和灵活把握

标准答案:D

6.第13题

小学阶段家庭德育的基本方式是()。

A.观察、指点

B.引导、反思

C.教导、示范

D.说教、灌输

标准答案:C

7.第14题

下列特点中,最能体现社会行动模式特点的是()。

A.可操作性

B.情感性

C.认知性

D.实践性

标准答案:D

8.第15题

说理教育法的基本作用是()。

A.陶冶道德情操

B.获得道德经验

C.磨练道德意志

D.提高道德认识

标准答案:D

9.第16题

由学校全体学生参加、旨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的活动课程类型是()。

A.学生会活动

B.班级活动

C.级会活动

D.社团活动

标准答案:A

10.第17题

人际沟通中,既是一种受人尊重的品质,又是人际沟通与互动的基本要求的的沟通技能是()。

A.及时反馈

B.设身处地

C.悉心观察

D.耐心倾听

标准答案:D

11.第21题

在小学阶段,家庭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

A.家庭作业

B.家务劳动

C.家庭经济来源

D.家庭关系

标准答案:B

12.第22题

班级指导中,偏于“问题学生”、“异类学生”的训导和转化的是()。

A.教导处

B.少先队

C.学生会

D.班主任

标准答案:A

13.第23题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主要用来调节的社会关系范畴是()。

A.人与其他存在物

B.人与自我

C.人与非人

D.人与他人

标准答案:A

14.第24题

在小学品德教材编写方面,编写者所要考虑的核心要素是()。

A.学生的生活经验

B.学生的知识水平

C.学校的教育目标

D.社会的发展需要

标准答案:A

15.第25题

侧重情绪与情感的表达、一般人际交往、亲子关系以及克服问题行为的学生指导类型是()。

A.心理指导

B.人格指导

C.学习指导

D.生涯指导

标准答案:B

16.第31题

小学阶段家庭德育始终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尊重、信任,保持人际和谐

B.始终关注“成人”问题

C.共同活动,共同体验

D.遇物而诲,促成反思

标准答案:C

17.第41题

按照组织主体划分,班级教育目标可分为()。

A.主体性活动、主体性活动

B.知识性活动、娱乐性活动

C.季节性活动、常规性活动

D.校外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活动、班级自主活动等

标准答案:D

18.第42题

在班级冲突的解决手段中,可以起到抑制冲突、实施自主教育作用的是()。

A.权威掣

B.关系掣

C.惩戒掣

D.后果掣

标准答案:D

19.第43题

由于个体品德形成的复杂性和德育影响的多元性,所以德育理论与实践中的最大难点是()。

A.德育方法

B.德育实施

C.德育内容

D.德育评价

标准答案:D

20.第44题

教育目标的社会制约性最集中、最突出的反映是德育目标的()。

A.预见性

B.层次性

C.社会性

D.参照性

标准答案:C

21.第5题

学生品德评价属于个人精神领域中具有价值意义的那部分个性心理品质评价。由于个人言行与思想存在一致关系,所以,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十分紧密。

标准答案:错误

22.第6题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可以将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推行公民教育来促进德育的实施,并以此代替德育。

标准答案:错误

23.第7题

在学校德育评价中,比较等级评定量表是以团体成员间的相互比较而作出的评定来确定其评定等级的。

标准答案:正确

24.第9题

教育实践中,由于班主任被视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所以班主任工作只能作为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德育工作的辅助途径。

标准答案:错误

25.第10题

活动课程类型中,学生自主活动一般可分为:级会活动、学生会活动和社团活动。

标准答案:正确

26.第18题

德育目标是德育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组织德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标准答案:正确

27.第19题

学科性德育课程和活动性德育课程属于德育隐性课程。

标准答案:错误

28.第20题

在不良品行中,过失型的问题行为主要具有较强的盲目性、偶然性和隐匿性。

标准答案:错误

29.第26题

从实践角度看不同范畴的德育内容都可以具体化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

标准答案:正确

30.第27题

从教育的视角上说,对不良品行的矫正中,鼓励、行为指导优于批评、惩罚。

标准答案:正确

31.第28题

德育评价的组织实施中,反馈形式只可以是书面形式,因为书面形式为了体现反馈工作的正式性与适切性。

标准答案:错误

32.第29题

家庭教育是由父母及其年长者言传身教加以实现的,具有天然性的优点,不存在任何局限性。

标准答案:错误

33.第32题

评价性用语通过体现是与非、善与恶、应当与不应当的判断性词语来反映教育者的意图或要求。

标准答案:错误

34.第35题

学生教导的德育意义分为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将积极方面视为学生指导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并以惩罚与服从为基本行为取向。

标准答案:错误

35.第36题

价值澄清模式重视道德情感,强调关心他人,将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相结合。

标准答案:错误

36.第45题

重视德育的价值就是重视德育的个体价值。

标准答案:错误

37.第46题

虽然不同教育形式和途径之间在德育方面的具体功用不尽相同,学校没有必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和功用把握教育侧重点。

标准答案:错误

38.第47题

自我修养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标准答案:正确

39.第48题

在德育方法中,合作学习法的主要功能是提高道德认识、陶冶情感、磨练道德意志、养成行为。

标准答案:错误

40.第49题

德育通过对个体品德施加积极、正面的影响,可以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

标准答案:正确

41.第11题

学生指导

标准答案:

所谓学生指导,就是学校从促进学生的成长出发,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由有关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的指点、引导。

题目分数:3.0

42.第30题

德育评价

标准答案:

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德育活动及其效果作出的价值判断过程。学校德育评价包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和对学生品德的评价两方面。

题目分数:3.0

43.第37题

德育网络

标准答案:

德育网络是经由各种德育力量整合而成的社会组织及其沟通渠道体系,它涉及整个社会大系统的方方面面。从横向上看,涉及各种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各自的内部因素,从纵向上看,包括自上而下的德育管理与指导体系、自下而上的德育落实体系等。

题目分数:3.0

44.第38题

德育

标准答案:

德育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德性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的、系统的和持续的努力,引发或促进学习者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诸方面产生变化(或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

题目分数:3.0

45.第39题

爱国主义教育

标准答案:

爱国主义教育是通过国家观念教育、民族意识与情感教育、国情教育、奉献教育、国防教育等,培养学习者爱国的思想和感情,并形成和具备相应的爱国行为。

题目分数:3.0

46.第12题

简述道德与社会(生活)分科设课的特点。

标准答案:

道德与社会(生活)分科设课的特点在于:(1)各门课程重点突出,道德课程重在道德判断力和道德实践力的培养;(2分)(2)生活科重在日常生活知识的把握、生活兴趣的培养和生活能力的初步养成;(2分)(3)社会科则重在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公民基础素质的培养。(2分)

47.第33题

如何正确认识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角色与地位?

标准答案:

第一,教师并非至上的道德权威或道德仲裁者,但教师必须是道德的信奉者、示范者。(1.5分)第二,教师作为教育者、示范者,不能把自己的道德或价值立场强加于学生,而更多的扮演的是指导者、示范者角色,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1.5分)第三,教师的价值引导必须是正当的和道德上正确的。(1.5分)第四,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角色并非“铁板一块”。会因对象、价值范畴、德育内容以及情景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1.5分)

48.第34题

品德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标准答案: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就是人们对道德原则、规范的了解和掌握,是对行为中的是非、好坏、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2分)(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使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举止、思想、意图作出判断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2分)(3)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动机驱动下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2分)

49.第40题

简述建立健全班级组织机构的基本要求。

标准答案:

第一,要进行班级组织机构的设计,其核心是班委会,是由正副班长及各委员组成的班级领导集体;(1分)第二,为便于管理与教育,还要对班级进行小组编排,使之成为班级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1分)第三,要培养、选拔班干部。(1分)第四,为了加强班级管理与教育,形成班级教育网络。(1分)第五,建立与健全班级组织的规范体系,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重要一环。班级规范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对规范进行合理运用。(1分)第六,在班集体中,班主任运用班级规范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