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下列有关执法与守法区别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 执法须遵循程序性要求,守法无须遵循程序性要求
B 行政机关的执法具有主动性,公民的守法具有被动性
C 执法是执法主体将法律实施于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的活动,守法是一切机关、团体或个人实施法律的活动
D 执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守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和自然人
正确答案:D
2.按照摩尔根与恩格斯的额研究,下列有关法的产生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法的产生意味着在社会的成员之间财产关系上出现了“我的”、“你的”之类
B 最早出现的法是以文字记录的习惯法
C 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的过程
D 法的产生标志着公力救济代替了私力救济
正确答案:B
3.法律要素是指
A 法律条文、法律规范和法律概念
B 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
C 法律概念、法律条文和法律文本
D 法律政策、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
正确答案:B
4.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行为的有
A 立法
B 宣告破产
C 股东会决议
D 收养孤儿
正确答案:D
5.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A 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
B 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
C 诉讼和仲裁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正确答案:A
6.下列有关清末变法修律和司法体制变革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 清末修律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
B 清末修律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同时也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C 在司法机关改革方面,清末将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检察和司法行政事务,实行审检分离
D 清末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
正确答案:C
7.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的哪一行为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
A 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6个小时后,才将康某押送到40里外的乡派出所
B 蔡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10年后被人查出
C 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
D 高某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
正确答案:D
8.以下关于法系的判断,哪些是不正确的?
A 大陆法系重视规则
B 英美法系重视程序
C 伊斯兰法系重视道德
D 中华法系重视强制
正确答案:C
9.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折花。”此规定从法律解释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
A 扩大解释
B 文法解释
C 目的解释
D 历史解释
正确答案:C
10.最早提出“权利资格说”,认为权利就是去做、去要、去享有、去占据、去完成的一种资格的法学家是:
A 哈特
B 格劳秀斯
C 耶林
D 格林
正确答案:D
11.我国宪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法律”应作那种解释?
A 扩充解释
B 限制解释
C 字面解释
D 逻辑解释
正确答案:A
12.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些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联系?
A 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 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 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 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正确答案:B
13.程序公正是“看得见的公正”意思是说:
A 所有程序都是可以被观察到得
B 程序公正是比较直观的一种公正类型
C 只有被当事人感受到的程序才是公正的程序
D 严格遵守正当程序,结果一定是公正的
正确答案:C
14.“法治优于一人之治”的说法出自于下列哪一本书?
A 《管子》
B 柏拉图的《理想国》
C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D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正确答案:C
15.下列关于公法与私法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提出来的
B 按照乌尔比安的解释,公法是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律
C 通常认为,宪法、刑法、行政法属于公法,诉讼法、民商法属于私法
D “我们不承认任何‘私法’,在我们看来,经济领域中的一切都属于公法范围,而不属于私法范围。”这段话是列宁讲的
正确答案:C
16.某地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该省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某部委制定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在此情况下,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下列哪种处理办法是正确的?
A 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B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该地方是适用地方性法规还是适用部门规章
C 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决定
D 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在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正确答案:D
17.侧重对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的实际内容进行价值评价或在相互冲突的利益间进行选择的推理是那种推理?
A 演绎推理
B 归纳推理
C 辩证推理
D 形式推理
正确答案:C
18.陆某在一百货商场购买“幸福”牌电饭煲一台,遗忘在商场门口,被王某拾得。王某拿到家中使用时,因电饭煲漏电发生爆炸,致其面部灼伤。王某向商场索赔,商场以王某不当得利为由不予赔偿。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能够成立?
A 王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应以与致损事件相关的法律规定为根据
B 不法取得他人之物着应承担该物所致的损害
C 由王某对自己无合法根据占有物品的行为承担损害后果,符合公平原则
D 按照风险责任原则,陆某作为缺陷商品的购买者应为王某的损害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A
19.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所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指
A 法律体系
B 法律部门
C 法律规范
D 法律制度
正确答案:B
20.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审判解释的效力是
A 具有普遍约束力
B 在法的适用中具有说服力
C 对于下级审判机关具有普遍约束力
D 对于执法和司法都有法律效力
正确答案:C
21.下列关于法与道德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
B 自然法学派认为,实在法不是法律
C 中国古代的儒家认为,治理国家职能靠道德,不能用法律
D 近现代的法学家大多倾向于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
正确答案:A
22.权利行使中的“法不禁止即自由”原则和权力行使中的“法无规定即无权力”原则,集中表现了权利和权力在哪个方面的差别?
A 表现形式的不同
B 运行方式的不同
C 法律要求的不同
D 推定规则的不同
正确答案:D
23.正当程序原则源于
A 《法国民法典》
B 《德国民法典》
C 1215年自由大宪章
D 古罗马法
正确答案:C
24.法律行为总是直接地或间接地与社会发生关系,或者行为作用于他人,或者引起他人的行为,这说明法律行为具有
A 社会性
B 法律性
C 可控性
D 价值性
正确答案:A
25.下列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几种表述中,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法律具有既中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
• B 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的强制
• C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片面强调法的安定性优先是错误的
• D 法律所放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正确答案:D
26.在成文法国家,司法活动中运用较多的推理是
• A 演绎推理
• B 归纳推理
• C 类比推理
• D 实质推理
正确答案:A
27.甲说:(1)在中国,法治理论最早是梁启超先生提出来的;(2)法治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至高无上的权威;(3)法治意味着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乙认为:(1)法家提出过“任法而治”、“以法治国”的思想;(2)法治与法制没有区别;(3)“法治国家”概念最初是在德语中使用的。下列哪一选项正确?
• A 甲的论点2和乙的论点1
• B 甲的论点1和乙的论点3
• C 甲的论点2和乙的论点2
• D 甲的论点3和乙的论点2
正确答案:A
28.“程序法”一词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
• A 边沁
• B 乌尔比安
• C 凯尔森
• D 艾利希
正确答案:A
29.提出著名的法的八大内在道德性理论的是( )
• A 英国法学家L.L.富勒
• B 美国法学家L.L.富勒
• C 德国法学家拉德布鲁赫
• D 美国法学家拉德布鲁赫
正确答案:B
3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大陆法系的渊源?
• A 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 B 英国自由大宪章
• C 教会法
• D 罗马法
正确答案:B
3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表现为?
• A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 B 数量上的等值关系
• C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 D 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
正确答案:A
32.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A 法律解释作为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没有不同
• B 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 C 法律解释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
• D 法律解释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因此,它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不具有客观性
正确答案:C
33.依据法律规范的内容,可将其划分为
• A 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权义复合性规范
• B 任意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 C 确定规范和不确定规范
• D 法律规范、习俗规范、道德规范
正确答案:A
34.《民族区域自治法》所归属的法律部门是
• A 宪法
• B 法律
• C 地方性法规
• D 行政法
正确答案:A
35.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 A 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 B 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
• C 任何机关、团体、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
• D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
正确答案:C
多选题
36.任何法律规范都有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是指
• A 假定
• B 处理
• C 名称
• D 制裁
正确答案:ABD
37.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是:
• A 传统习俗
• B 国际惯例
• C 少数民族习惯
• D 行业习惯
正确答案:ACD
38.实现法治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需要具备一些条件,下列哪些是实现法治需具备的条件?
• A 民主是法治的基本政治条件
• B 人口众多是法治的公民条件
• C 理性文化是法治的文化条件
• D 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条件
正确答案:ACD
39.德国的著名法哲学家拉德布鲁赫认为,法律有种一般性的价值或目的,它们包括:( )
• A 正义
• B 自由
• C 法的安定性
• D 合目的性
正确答案:ACD
40.《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对这条规定,下列哪些理解不正确?
• A 这一条的内容是法律规则
• B 一切民事案件均可以优先适用这一条文
• C 这一条的内容所反映的是正义的价值
• D 在处理民事案件时可以采取“个案平衡原则”适用这一条文
正确答案:ABC
41.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在下列何种情况下,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 A 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 B 法律之间发生冲突,需要裁决其效力优先性的
• C 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 D 执法过程中具体适用法律的疑难问题
正确答案:AC
42.下列关于法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 A 对权力和责任的规定只存在于阶级统治的社会中
• B 义务与责任也具有利益导向的作用
• C 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界定的
• D 义务是行为人应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必要性,责任则主要体现为法律的强制
正确答案:BCD
43.通过法律的社会整合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
• A 结构整合
• B 精神整合
• C 行为整合
• D 价值整合
正确答案:ACD
44.法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 A 法学是社会科学中相对独立的学科
• B 法学是关于法律、权利、正义的知识、技能的学问
• C 法学作为系统的学问是法律职业技能得以养成和统一的基础
• D 法学是统治管理之术
正确答案:ABC
45.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那些是正确的?( )
• A 历史上的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的、肯定的
• B 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
• C 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以作为司法机关裁判案件的根据
• D 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
正确答案:BCD
46.法理学与政治学的关系表现为( )
• A 历史上,法理学与政治学的研究内容是相互独立的
• B 政治学思考的问题有可能是法理学思考的问题,但法理学思考的问题却与政治学无关
• C 法理学与政治学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 D 理学与政治学具有内在统一性
正确答案:CD
47.法学的产生依赖于以下哪些条件?( )
• A 商品经济的出现
• B 形成一批职业法学者并产生了传授法律知识与研究法律理论的学校和机构
• C 立法发展到相当复杂而广泛的社会活动,成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或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
• D 人类文化的发达程度和法律成为自由研究对象
正确答案:BCD
48.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解释:《刑法》第410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对该法律解释,下列那一种理解是错误的?
• A 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 B 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
• C 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
• D 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正确答案:C
4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律部门的是:
• A 宪法
• B 普通法
• C 地方性法规
• D 国际法
正确答案:BCD
50.在现代法制建设中,正当程序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 A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平等的前提
• B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解纷效率的手段
• C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力实现的手段
• D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法律权威的保障
正确答案:ABCD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