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浙江大学2014年春《商法》课程离线作业

所属学校:浙江大学 科目:商法 2015-03-17 11:38:09

一、名词解释

1.商人

商法规范的主体。地中海沿岸商人阶层中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法律规范,之后被各国商法典吸收,商法典成为规范商人的法律,而商人则成为了商法的基本概念。

2.商号

商人的名称。就像普通人的姓名,商号是商人对外活动时外部认识该商人的标志。商号对于商人具有人格上财产上的价值。

3.股份有限公司

对外发行股份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公司类型。

4.有限责任公司

少人数的股东出资设立,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公司类型。

5.无限公司、两合公司

无限公司:全体股东对公司承担无限责任的公司类型。两合公司:无限责任股东与有限责任股东并存的公司类型。

6.公众公司、闭锁公司

公众公司:公司股份自由流通的公司类型。闭锁公司:公司股份不对外开放的公司类型。

7.股东

公司的所有者。对公司承担出资义务的同时对公司享有股东权。

8.董事

公司的经营者。处理公司日常的经营事务,对股东会负责,受监事监督。

9.监事

公司的监督者。传统大陆法系的监督部门,对股东会负责,对董事、高管人员进行监督。

10.公司章程

公司的内部规范文件,对公司的重大事项,例如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股东等作出规定。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11.资本多数决

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股东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

12.累积投票制

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者监事时,每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

13.一人公司

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14.隐名股东

实际对公司出资但在公司的股东名册上记载他人姓名的股东。

15.股票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16.上市公司

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17.发起人

发起人承担公司筹办事务。发起人签订发起人协议,明确各自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18.自益权

股东为自己利益而行使的权利,例如利润分配请求权。

19.共益权

股东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例如表决权。

20.发起设立

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

21.募集设立

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而设立公司。

22.单独股东权

持有公司一股即可行使的股东权。例如,知情权,表决权等。

23.少数股东权

持有公司股份一定比例以上才可行使的股东权。例如,股东会召集权,股东提案权,公司解散请求权等。

24.公司僵局

闭锁公司由于股东持股比例比较均衡,股东间产生意见分歧时导致无法形成意思决定的情形。

25.发行市场

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份的市场。也称证券市场的一级市场。

26.流通市场

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股份进行交易的市场。也称证券市场的二级市场。

27.创业板

面对创新型企业的资本市场。相对于主板发行上市的条件比较低。

28.可转换公司债券

上市公司发行的按预定条件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29.财务报表

法律规定公司应当制定反映公司财务经营状况的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

30.公积金制度

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资本公积金。防止公司亏损,保护债权人利益。

31.清算中公司进入清算程序的公司。权力能力受到限制,只能进行与清算相关的活动。

32.设立中公司

处于设立过程中尚未成立的实体。无法人格,其权利义务由设立后的公司当然继承。

33.强制清算

依据债权人等的申请由法院指定清算组进行的清算。

34.短期交易收益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六个月内买卖时其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

35.要约收购

投资者通过证券市场取得上市公司30%股份时须向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股份的要约。


二、简答题

1.营利社团法人的内涵

①营利性。作为商人或企业的本质特性。②社团性。与财团的区别。③法人性。与合伙企业、个人企业的区别。

2.股东权的内容

①自益权。股东为自己利益而行使的权利,例如利润分配请求权。②股东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例如表决权、知情权、提诉权。

3.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

①股东的有限责任。②债权人的保护。③法人格否认的实例。

4.资本三原则

①资本确定原则。②资本维持原则。③资本不变原则。

5.公司设立的方式

①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②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发起设立与募集设立。

6.股东会的职能及运作

①股东会的职权范围。②股东会的召集。③股东会的表决程序。

7.董事会的职能及运作

①董事会的职权范围。②董事会的召集。③董事会的表决程序。

8.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

公司法第147条规定的情形。

9.股份转让及其限制

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及限制。公司法第72条。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方式及限制。公司法第141-143条。

10.公司回购本公司股份的条件

①有限责任公司的回购条件。公司法第75条。②股份有限公司的回购条件。公司法第143条。

11.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异同

①股东追究公司经营者责任的制度②是否有前置程序不同③诉讼结果归属不同④间接损害的救济与直接损害的救济

12.公司决议之诉的类型

①决议无效之诉,决议内容违法②决议可撤销之诉,决议程序违法或内容违反章程③决议不存在之诉

13.股份的种类、内容、功能

①普通股与特别股②融资方式多样化③公司治理需要④投资安排

14.股份与公司债券的异同

①公司融资手段②持有人在公司的地位不同③风险承担不同

15.公司合并的方式及程序

①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②股东大会决议③异议股东、债权人的保护制度

16.公司解散的原因

①章程规定②股东会决议③公司合并分立④行政处罚⑤解散诉讼

17.清算人与清算义务人的区别

①清算人即清算组成员,负责公司清算事务②故意重大过失违反清算义务损害公司或债权人利益时承担赔偿责任③清算义务人为公司解散时组成清算组开展公司清算的主体,即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控股股东等④清算懈怠损害公司或债权人利益时承担赔偿责任或连带责任

18.内幕交易的要件及效果

①主体②客体③交易形式④责任

19.合伙企业与公司的区别

①所有者的责任②内部事项的自治范围③税收地位

20.合伙企业的类型及各自的特征

①普通合伙②特殊普通合伙③有限合伙


三、论述题

1.近代商事立法的立场

①国家统一与商法典的制定。②商事立法的三个立场:商事法主义,商人法主义,折中主义。③三个立场的背景及特征。

2.民法与商法的关系

①民法与商法各自的规范对象。②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的意义。③我国的现状及将来可行方向。

3.商法的发展趋势

①商法典的式微。②单行法的完善。③规制领域的细化、合理化。消费者保护法。

4.商法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及作用

①企业法的地位。②企业组织法的地位(公司、合伙企业、个人企业)。③行为法的地位(票据、保险等)

5.商号权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①积极作用:商号权的财产性与人格性。排他使用权。②消极作用:商号使用时对第三人信赖的责任。

6.公司法上的强制性规定与任意性规定

①强制性规定与任意性规定的概念。②公司法上两种规定的具体例子。例如公司法第72条为任意性规定。③区分的标准。公司的规模,人合性与资合性。

7.  公司的社会责任

①公司的营利性与社会责任的冲突。②社会责任的必要性。③公司的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考量。

8.公司的权利能力、经营范围以及与第三人关系

①公司的权利能力的概念。②权利能力与经营范围的关系。③公司超出能力范围与善意第三人交易时的效力。

9.法定代表人的权限及与第三人关系

①法定代表人的范围。②法定代表人的地位。③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交易。善意第三人的保护。

10.独立董事制度

①独立董事的概念、起源。②我国导入独立董事的背景及现状。③我国法上独立董事的地位及问题。

11.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

①公司治理的原理。②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③一股独大,股东虚置的问题。

12.勤勉义务与经营判断规则

①勤勉义务的概念。②勤勉义务的问题。③经营判断规则的特点及问题。

13.股东代表诉讼的要件、功能及问题

①原告的要件(持股要求)②被告的范围(董事、监事、高管及他人)③前置程序④经营者责任追究机制⑤制度的可操作性与滥用的平衡

14.公司解散之诉的要件、功能及问题

①持股比例②经营困难要件的具体化(股东大会僵局与董事会僵局)③公司僵局问题④其他问题的可适用性(如少数股东的压制行为)

15.敌对性收购的概念、防卫措施及其问题

①通过股份收购夺取公司控制权②毒丸计划等③公司利益与经营者利益的对立、经营判断法则的适用可能性

16.信息披露义务的内容、功能及效果

①发行披露②持续披露③市场投资者保护④责任:责任主体、责任形式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