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土地增值税实行(B ) A. 定额税率 B. 超率累进税率 C. 比例税率
D. 超额累进税率
2. 当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呈剧烈波动,应采用(B ) A. 双松 B. 双紧
C. 财政平衡政策 D. 财政盈余政策
3.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B )。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4. 政策执行后对客体所产生的影响或结果进行的评估。这一评估是指( A)。 A. 效果评估 B. 效率评估 C. 内部评估 D. 外部评估
5.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产品是兼备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A. 混合产品 B. 公共产品 C. 私人产品 D. 准私人产品
6. 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经济建设支出的是(D ) A. 国防支出 B. 文教卫生支出 C. 财政补贴
D.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7. 下列不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是(C ) A. 增值税 B. 营业税 C. 所得税 D. 消费税
8. 对政策方案进行平等讨论,决策者与非决策者都充分发表意见,经过上下左右沟通之后,以多数人的一致意见为根据,批准政策方案。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 B)。 A. 禀议制 B. 合议制
C. 禀议合议结合制 D. 分权制
9. 具有“思想库”、“外脑”、“智囊团”等称呼的组织是(A)。 A. 政策咨询机构 B. 政策执行机构 C. 政策监控机构 D. 政策决策机构
10. 公债最初的功能是(A ) A. 弥补财政赤字 B. 控制货币
C. 维护社会公正,进行收入再分配 D. 调节经济平衡
11. 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B) A. 国家的产生
B. 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C. 社会政治条件 D. .社会文化条件
12. 通过视察、检查和组成针对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而对政府各部门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组织机构是(A )。 A. 立法机关 B. 司法机关 C. 行政机关 D. 政党系统
13. 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惟一途径是( B)。 A. 政策制定 B. 政策执行 C. 政策监控 D. 政策终结
14. 社会保障经费应该是(D) A. 由政府承担 B. 由企业承担 C. 由个人承担
D. 由企业、国家、个人承担
15.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 B)。 A. 元政策 B. 基本政策 C. 具体政策 D. 实质性政策
16.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D) A. 促进经济发展 B. 资源配置优化 C. 保证国家政治稳定
D. 财政政策与经济兴衰的关系以及财政对经济运行的调节
17. 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 B)。 A. 政策问题的确认 B. 政策议程的建立 C. 政策方案的择定 D. 政策目标的确立
18. 社会保障体系中,(B )不与财政发生直接关系 A. 社会保险 B. 个人储蓄保障 C. 社会救济 D. 社会福利
19.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为了取得(C) A. 经济效益 B. 社会效益
C. 经济与社会效益 D. 企业效益
20. 政策方案在向上层层禀报的过程中,在一定层次上有可能根据需要进行合议审批。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C )。 A. 禀议制 B. 合议制
C. 禀议合议结合制 D. 分权制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的明显特征是( ABC)。 A.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B. 公共政策的普遍性 C. 公共政策的强迫性 D. 公共政策的调和性
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通常有(ABCD) A.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B. 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C. 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D. 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E. 中性的财政政策和中性的货币政策
3. 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ABCE) A. 税收收入 B. 国有资产收益 C. 债务收入
D. 银行利息收入 E. 其他收入
4. 下列支出中,哪些属于投资性支出(ABCD) A. 基本建设支出 B. 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C. 增拨流动资金 D. 国家储备 E. 支付债券利息
5. 当经济过热需要抑制投资时政府应采取的税收措施是(ACE ) A. 提高税率 B. 降低税率 C. 减少税收优惠 D. 增加税收优惠 E. 提高折旧率
6.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包括(ABCDE ) A. 社会保险 B. 社会福利 C. 社会救济 D. 优抚安置 E. 社会互助
7. 国债的作用包括(ACD) A. 弥补财政赤字 B. 调节预算收支差额
C. 为加快经济建设,调节产业结构筹集资金 D. 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E. 促进对外开放
8. 下列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的是(ABCD ) A.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B. 政府性基金收入 C. 国有资产收益收入 D. 彩票公益金收入 E. 罚没收入收入
9. 按照政策监控的内容,政策监控可以分为( AB)。 A. 目标监控 B. 关键点监控 C. 自我监控 D. 逐级监控
10.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ABC) A. 强制性 B. 无偿性 C. 固定性 D. 有偿性 E. 随机性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财政收入完全等于财政支出。 A A. 错误 B. 正确
2. 税收是历史上最早的财政范畴。 B A. 错误 B. 正确
3.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下降是指财政收入总额的不断减少。 A A. 错误 B. 正确
4. 世界的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社会保险税来筹集社会保险资金。 B A. 错误 B. 正确
5. 国债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国家职能的需要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B A. 错误B. 正确
6. 财政补贴和社会保障是同一回事。 A A. 错误 B. 正确
7.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A A. 错误 B. 正确
8. 政府应退出农业支出领域。 A A. 错误 B. 正确
9. 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直接动因。 B A. 错误 B. 正确
10. 如果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主要是由财政赤字引起的,国家财政就能在GDP在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 A A. 错误 B. 正确
11. 财政支出的目的可分为政治,社会和经济三种目的。 B A. 错误 B. 正确
12. 关税包括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但大多数国家不征收过境税。 B A. 错误 B. 正确
13. 西部地区的县乡财政的解困与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完全依靠自己。 A A. 错误 B. 正确
14.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老人和小孩。 A A. 错误 B. 正确
15. 公债是国家信用的唯一形式。A A. 错误 B. 正确
16. 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导人们开展财政支出活动的准则。 A
A. 错误 B. 正确
17. 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财政收入进行计划性安排使用,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 B A. 错误 B. 正确
18.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A A. 错误 B. 正确
19. 纯公共物品既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但不能由政府部门给予补贴的办法通过市场提供。 A A. 错误 B. 正确
20. 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主要体现在私人支出的增加上。 B A. 错误 B. 正确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