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秋《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在线
福师《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下列不属于西汉著名赋家扬雄的作品的是(D )。
A. 《甘泉赋》B. 《羽猎赋》C. 《长杨赋》D. 《两都赋》
满分:2 分
2. 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最早的一篇文学理论论著是(C )。
A. 《文赋》B. 《文心雕龙》C. 《典论•论文》D. 《诗品》
满分:2 分
3. 陶渊明虚构的以寄托其社会理想的散文是( D)。
A. 《归去来兮辞》B. 《闲情赋》C. 《五柳先生传》D. 《桃花源记》
满分:2 分
4. “无韵之《离骚》”,最根本的一个特点是(D )。
A. 写法上如《离骚》B. 采用楚地的方言C. 充分铺陈描写
D. 具有深厚的怨愤之情,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满分:2 分
5. 《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C )来划分的。
A. 不同的地域B. 不同的时期C. 音乐的性质D. 篇幅的长短
满分:2 分
6. 建安七子中成就最大的是(D )。
A. 孔融B. 刘桢C. 阮 D. 王粲
满分:2 分
7. 以下文章出自《庄子》的是(A )。
A. 《逍遥游》B. 《劝学》C. 《兼爱》D. 《非攻》
满分:2 分
8. (C )是建安时代最杰出 、最有代表性 、对后代影响最大的一位作家。
A. 曹操B. 曹丕C. 曹植D. 孔融
满分:2 分
9. 陶渊明的作品(B )以正史纪传体的形式为自己立传。
A. 《桃花源记》B. 《五柳先生传》C. 《归去来兮辞》D. 《闲情赋》
满分:2 分
10. ( B)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初归家时所作,文中写到归途的情景,回家后与家人团聚的情景,来年春天耕种的情景,写出归家时的愉快和隐居的乐趣。
A. 《闲情赋》B. 《归去来兮辞》C. 《感士不遇赋》D. 《 桃花源记 》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BC )。
A. 《诗经》B. 《诗》C. “诗三百”D. 《国风》
满分:2 分
2. 下列乐府民歌中,反映男女爱情和被压迫妇女的诗篇是(BCD )。
A. 《乌生》B. 《上邪》C. 《江南》D. 《有所思》
满分:2 分
3. 下列文人中属于“竹林七贤”的是(ABCD )。
A. 王戎B. 刘伶C. 阮籍D. 嵇康
满分:2 分
4. 进行永明体的创作的诗人有(ABCD )。
A. 沈约B. 谢 C. 周 D. 王融
满分:2 分
5. 在《离骚》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和扩展表现在(ABCD )。
A. 以芳草比君子B. 以美人喻贤君
C. 以古代喻当朝D. 以天上喻人间
满分:2 分
6. 在《诗经》里,保存的周民族史诗是(ABCD )。
A. 《生民》B. 《公刘》C. 《皇矣》D. 《绵》
满分:2 分
7. 《诗品》序文全面阐述了作者的诗歌理论观点,下面选项中符合的是(ABC )。
A. 反对模拟B. 指出诗的产生是由于客观的感召和刺激
C. 鼓吹“建安风力”,批判玄言诗
D. 主张“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
满分:2 分
8. 《离骚》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BCD)。
A. 感情的澎湃激越 B. 意象的运用
C. 语言十分精炼,并大量吸收楚国方言
D. 对上下求索的描写,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征
满分:2 分
9. 《古诗十九首》中写游子思妇的诗有(ABC )。
A. 《客从远方来》B. 《青青河畔草》
C. 《去者日以疏》D. 《今日良宴会》
满分:2 分
10. 《史记》写人艺术的新成就有(ABCD )。
A. 塑造了一批典型人物形象
B. 取材与互见法
C. 情节更加完整、更加故事化
D. 细节描写更加性格化
满分:2 分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的是(ABCD )。
A. 提出创作要“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的修养功夫 B. 发展的文学史观
C. 内容是文章的根本,内容确立了,才能用艺术形式来表现
D. 批评时要客观,要对作品作深入研究和分析,要体察作者的用心,避免爱憎片面
满分:2 分
12.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表现在(ABC )。
A. 高才秀士的风采B. 敷张扬厉的说辞
C. 别开生面的寓言文学D. 虚实相生
满分:2 分
13. 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表现在(ABCD )。
A. 叙事性特色
B. 语言朴素生动,常用烘托、侧面描写、比喻、夸张和拟人的手法
C. 形式多样,不固于四言格式,而以杂言为主,并逐渐趋向五言
D.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面向现实的精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满分:2 分
14. 司马迁的《史记》突出人的作用、以人为中心的历史观,可归纳为(BC )。
A. 初步认识到经济与物质利益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本纪、世家、列传三种层次的构成,从不同层面全方位地反映了历史人物的作用 C. 司马迁十分注意写出人物的代表性
D. 关于历史发展变化的法则,司马迁提出了“物盛则衰,时极而转”的论断
满分:2 分
15. 齐梁时期的文学批评家有(AD )。
A. 刘勰B. 干宝C. 陆机D. 钟嵘
满分:2 分
16. 《世说新语》的艺术特点有(ABCD )。
A. 善于抓住典型事件进行概括描写 B. 记言记行紧密结合
C. 记人物语言能传出人物的说话语气和心理活动
D. 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
满分:2 分
17.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包括( ABCD)。
A. 反映劳动人民穷困生活,遭受压迫、迫害。如《东门行》。
B. 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灾难和痛苦。如《十五从军征》。
C. 反映男女爱情和被压迫妇女。如《陌上桑》。
D. 揭露上层社会残暴和腐朽。如《乌生》。
满分:2 分
18. 在《史记》这幅宏伟的历史画卷中,众多的扶义倜傥、特立独行的“奇人”,是司马迁所刻意塑造的人物,下列选项中属“奇人”的是( ABC)。
A. 李广B. 伍子胥C. 田横D. 王
满分:2 分
19. 司马迁写人艺术的新成就表现在(ABCD )。
A. 塑造了一批典型人物形象B. 取材与互见法
C. 情节更加完整、更加故事化D. 细节描写更加性格化
满分:2 分
20. 骈文特点有(BCD )。
A. 创作方面,讲究气势、通畅、古朴
B. 语句方面,讲究对偶,要有工稳的对仗,整齐的节奏
C. 音律方面,讲平仄,有时押韵,增加文章的音韵美
D. 行文方面,讲究用典和藻饰,使文章委婉、典雅、精炼和华美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七子”之称,始见于曹丕《典论•论文》。(B )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2. 婚恋诗,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爱情这一主题,像一条红线,几乎贯穿了历代文学的创作。这一优良传统,正是从《诗经》发源的。( B)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3. 《九歌》在精神实质上与《离骚》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艺术上又独具特色 。(B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4. 《九歌》思想内容中最多最动人的是写人们对天神的热烈礼赞。( A)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5. 曹操的五言诗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是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 A)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6. 《左传》记事,仿《春秋》按鲁国十二公时间次第编年,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始,延续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止。(B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7. 《归田赋》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A)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8.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 “礼”的基本作用就是要维护旧有的等级制度,要讲名分。(A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9. 古文和骈文都讲典丽,在风格上比较接近。(A )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刺世疾邪赋》是赵壹代表作,也是东汉末抒情小赋的代表作。( B)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11. 乐府本是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乐”是音乐,“府”是官府,乐府即官设的音乐机构。(B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12. 阮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是散文史上的名作。( A)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贾谊是西汉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现存仅《吊屈原赋》与《 鸟赋》两篇,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品。(B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班固大赋的作品有《两都赋》,两都是指西都长安,东都洛阳。(B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曹植留传下来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完整的七言诗。(A)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嵇康诗歌成就不如阮籍 ,但就散文成就而论 ,又在阮籍之上。《与山巨源绝交书》是散文史上的名作。( B)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诗品》中对作家的分品,也有不尽妥帖之处,如把陶渊明、鲍照列入中品,曹操列入上品,古今人都不同意。(A )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18. 班固的《二京赋》除了描绘田猎、宫室等,还把商贾游侠、辩士以及街市、百戏等市井万象写入赋中,展示了一幅都市生活全图。(A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论语》通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来展示孔子的思想。(B )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曹操自觉地向汉乐府民歌学习,运用乐府古题来写时事,写新的时代的内容,如《蒿里行》、《薤露行》。(B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