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德育论 2015-03-17 11:43:45
一、单选题
1.  现代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分水岭是(   )
A. 认知—发展性
B. 主体—发展性
C. 客体—发展性
D. 客体—认知性
正确答案:B
2.  ( )是衡量和评价德育工作的唯一尺度。
A. 德育目标
B. 德育方法
C. 德育原则
D. 德育内容
正确答案:A
3.  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集中体现在 ()
A. 保持或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B. 促进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 为什么人服务
D. 为人民服务
正确答案:C
4.  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B. 家长委员会
C.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D. 学校德育
正确答案:D
5.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全员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自主体性的管理活动,这体现现代德育管理的那一原则( )
A. 整体性
B. 教育性
C. 民主性
D. 方向性
正确答案:C
6.  哪一种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
A. 社会实践活动
B.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C.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D. 各科教学
正确答案:B
7.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 群众性活动
B. 小组活动
C. 个人活动
D. 集体活动
正确答案:B
8.  对德育的现实状况连续不断地、及时地作出评价,根据及时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行动,以使德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是一种( )
A. 诊断性评价
B. 总结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正确答案:D
9.  德育管理者要实现预定的目标,光靠一般号召是不行的,他必须制定一个周密可行的实施计划,提出若干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德育管理目标的实现,这是肯定德育管理过程哪一环节的意义( )
A. 确定德育目标
B. 制定德育计划
C. 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D. 检查和总结
正确答案:B
10.  哪一个社会历史阶段品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鼓吹金钱万能(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D
11.  现代德育性质研究的起点(   )
A. 德育存在
B. 德育发展
C. 德育发生
D. 德育约束
正确答案:C
12.  现代学校德育管理与现代经济管理和其他非学校管理的区别在于(   )
A. 客观性
B. 主观性
C. 教育性
D. 实践性
正确答案:C
13.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是(   )
A. 实践性
B. 独立性
C. 客观性
D. 主观性
正确答案:A
14.  在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中,(   )思想占主导地位。
A. 儒家
B. 道家
C. 庄家
D. 老家
正确答案:A
15.  下面不属于班集体德育工作基本要求的是()。
A. 全面负责、全面安排
B. 面向全班,照顾个别
C. 善始善终,循序渐进
D. 评定学生操行
正确答案:D
16.  那一个教育家的道德教育理论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强调社会是道德教育的最后根据( )
A. 涂尔干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裴斯泰洛齐
正确答案:A
17.  (   )认为儿童道德推理的发展与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互相对应、平行发展的关系。
A. 柯尔伯格
B. 皮亚杰
C. 莱士特
D. 包若维奇
正确答案:B
18.  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
A. 集体主义教育
B.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C. 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D. 科学人生观教育
正确答案:C
19.  区别社会主义德育原则和一切剥削阶级德育原则的根本标志是( )。
A. 提高认识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原则
B.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C. 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D.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正确答案:C
20.  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在于(   )
A. 寓教于乐
B. 育德性
C. 授业
D. 解惑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1.  家庭德育的基本要求是:
A. 家长要有教育子女的义务感、责任感,要有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B. 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
C. 严爱结合,要求统一
D. 尊重和信任孩子
正确答案:ABCD
2.  社会主义道德必须植根于民族的传统道德之中。下列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有()
A. 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B. 符.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道德
C. 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正确答案:ABCD
6.  关于品德与社会意识、社会规范的关系,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
A.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 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又受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制约
C. 社会意识、社会规范是个体品德的基础
D. 品德是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和表现
正确答案:ABCD
4.  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A. 德育场所
B. 教育者
C. 受教育者
D. 德育影响或手段
正确答案:BCD
5.  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   )
A. 实施德育的准备
B. 德育实施
C. 德育评价
D. 综合调控
正确答案:ABCD
6.  如何做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A. 要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B. 严格要求学生
C.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激发其上进心
D. 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正确答案:CD
14.  以下属于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的是(   )
A. 陶冶功能
B. 导向功能
C. 激励功能
D. 规范、约束功能
正确答案:ABCD
3.  德育目标对德育活动的作用有:
A. 选择作用
B. 协调作用
C. 控制和评价功能
D. 导向作用
正确答案:ABCD
9.  以下属于社会公德教育基本内容的有()
A. 教育学生重视文明生活,养成现代文明礼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
B. 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纪律,维护公共秩序
C. 教育学生热心公益设施
D. 教育学生注意公共卫生,维护公共场所的清洁
正确答案:ABCD
10.  为什么说社会意识对德育有制约影响作用?
A. 政治思想制约影响德育的目标和实施内容
B. 哲学思想制约影响德育的根本观点和方法
C. 社会意识制约影响德育内容
D. 社会意识关系有着巨大的德育功能
正确答案:ABCD
11.  思想教育包括:
A. 爱国主义教育
B. 科学人生观教育
C. 现代意识的培养
D. 社会公德教育
正确答案:BC
12.  实现理想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艰苦奋斗的精神表现在( )
A. 乐天安命,顺其自然,回避社会和人生矛盾,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
B.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地去完成各项任务
C. 艰苦朴素,勤劳节俭,抵制和反对剥削阶级腐朽生活作风的侵蚀
D. 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专业知识
正确答案:BCD
13.  学生品德是在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学校应当有效地组织好教育性活动和交往:
A. 要明确活动和交往的目的性
B. 活动与交往的公益性
C. 活动与交往的集体性
D. 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ABCD
14.  榜样的种类有:
A. 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
B. 家长和教师
C. 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
D. 时尚明星
正确答案:ABC
1.  贯彻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要求包括( )
A. 要正面说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
B. 要树立先进典型,用正面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前进
C. 要以表扬为主,批评、处分为辅,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向上的心理,鼓励他们不断前进,抑制不良思想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D. 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并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把耐心细致的说理疏导和必要的严格的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  德育论研究的重点在“德”字。(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2.  青年初期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开始形成、 世界观开始萌芽的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3.  青少年本身认识水平和生活经历的局限,导致了他们认识上的局限性。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4.  从德育评价所依据的参照标准来区分,可分为决策性德育评价,诊断性德育评价、形成性德育评价和总结性德育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5.  德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活动有其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所以它能够离开社会大系统单独存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6.  现代德育是以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德育。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7.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所理解的德育的本质,认为德育的本质上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需要,并满足这种需要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8.  德育评价是整个德育过程必不可少的反馈阶段。德育评价的核心是品德评价,但并不仅仅是品德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9.  奖励是优良品行的结果,也应是学生追求的目的;惩罚是教育学生的是目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0.  人格感化是指通过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1.  现代德育是由个别教育者实施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2.  检验、评价一个人品德发展程度的标准,主要看其内在思想情感和动机。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3.  现代德育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的德育。创造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4.  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5.  自我教育能力是指个人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自觉提高道德认识,进行行为训练的能力,也就是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