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7 课程与教学论
1.[单选题]在课程与教学变革模式中,以下属于“情境模式”的特点的是( )。
奥鹏作业答案
A.极为强调专家学者的作用
B.主张教师是积极创造的主体
C.其通则包括非正式的个人接触
D.由“启动、实施、合作”三个阶段构成
2.[单选题]在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中,以下处理方式属于正面激励策略的是( )。
A.强化情感因素
B.慎用批评
C.发现并管理学生的对抗行为
D.常规-奖赏-处罚
3.[单选题]在教学模式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模式被称为( )。
A.“探究式”教学模式
B.“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
D.“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
4.[单选题]( )是指学校范围之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A.校内课程资源
B.校外课程资源
C.自然课程资源
D.社会课程资源
5.[单选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使教学设计方案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整个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开放性
B.多维性
C.系统性
D.基本性
6.[单选题]教学总目标的分项目标一般不包括( )。
A.实质性目标
B.阶段性目标
C.发展性目标
D.教育性目标
7.[单选题]课程与教学研究关注的实质性范畴是指( )。 Q 761 296 021
A.使其目的和手段呈现政治和社会过程
B.课程与教学研究共同要素的本质、特征和价值
C.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领域
D.教学案例等的设计与制作
8.[单选题]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考虑的要素不包括( )。
A.家长的需要
B.课程目标
C.社会发展的需要
D.学生的兴趣
9.[单选题]校本课程开发具有( )的特点。
A.开放性
B.多维性
C.校本性
D.基本性
10.[单选题]课程价值取向以( )为中介对教学目标产生重要影响。
A.教学媒介
B.教师
C.课程体系内诸多要素
D.教学方法
11.[单选题]1896年,( )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把当时的手工训练、新教学方法以及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等因素融在一起。
A.约翰逊
B.杜威
C.帕克赫斯特
D.华虚朋
12.[单选题]以下哪一种观点不能描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
A.大课程观
B.大教学观
C.相互作用观
D.媒体说
13.[单选题]以下属于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课堂教学交流管理的是( )。
A.集体促成纪律的管理
B.课堂外向问题管理
C.管理学生的课堂不良情绪
D.无效交流管理
14.[单选题]在教科书内容设计中,( )指在不同阶段上根据课程目标使教科书内容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重复出现。
A.学科逻辑
B.螺旋式组织
C.直线式组织
D.纵向组织
15.[单选题]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泰勒提出并阐述的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不包括( )。
A.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B.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C.这些目标对学生有什么实际意义?
D.学校应该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
16.[单选题]以下属于课程的外在功能的是( )。
A.课程的文化功能
B.课程的发展功能
C.课程的教育功能
D.课程的完善功能
17.[单选题]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在教学实践领域,苏联的教育学著作大量引介到国内,其中以凯洛夫主编的( )影响最为巨大。
A.《中学暂行规程(草案)》
B.《教育学》
C.《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D.《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18.[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英国学者奥利弗(Oliva.P.F.)在《发展课程》一书中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归纳是( )。
A.二元独立模式
B.同构模式
C.包含模式
D.二元互动模式
19.[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课程领导的特征的是( )。
A.共同参与性
B.民主平等性
C.合作探究性
D.互动对话性
20.[单选题]加涅学习理论的要点不包括( )
A.注意
B.反馈
C.记忆
D.复诵
2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目前学界认同的教学过程本质的特征是( )。
A.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
B.教学过程只是教师的认识与实践过程
C.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D.教学过程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
22.[单选题]根据课程资源的性质差异,来源于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的课程资源通常属于( )。
A.校内课程资源
B.校外课程资源
C.自然课程资源
D.社会课程资源
23.[单选题]地方课程开发具有( )的特点。
A.地域性
B.强制性
C.基础性
D.统一性
24.[单选题]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是孔子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A.《论语》
B.《大学》
C.《中庸》
D.《孟子》
25.[单选题]课程的代表性定义为( )。
A.“计划”说
B.“统一活动”说
C.“资料”说
D.“主体”说
26.[判断题]预防性课堂教学管理是指当正常的课堂行为受到干扰时,教师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A.正确
B.错误
27.[判断题]课程变革的自下而上策略是指课程变革是由国家或地方的教育机构发起,学校中的各种因素应该与变革保持一致,否则变革将难以进行和维持。变革方案由国家、地方或大学、实验室等其他机构提出,并向外传播出去。
A.正确
B.错误
28.[判断题]文献研究法是指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综合与整理的过程,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开展的有关文献的一种方法。
A.正确
B.错误
29.[判断题]班内个别教学是指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发生接触,并辅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互动。
A.正确
B.错误
30.[判断题]学生学业成就的量化评价是指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
A.正确
B.错误
31.[判断题]行动研究法是指身处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研究者、一线教师和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学者密切协作,以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或者独立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去的一种研究方法。
A.正确
B.错误
32.[判断题]课程实施是指通过协调课程实施中的诸多因素,将课程计划纳入到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同层次地落实课程计划的过程。
A.正确
B.错误
33.[判断题]课堂教学管理的中观层面主要是指以国家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宏观把握、规范与导向,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A.正确
B.错误
34.[判断题]情知说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动态体系,由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两部分组成。
A.正确
B.错误
35.[判断题]近代西方课程已完全走出“文雅教育”的象牙塔,注重个人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A.正确
B.错误
36.[判断题]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是零散的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教育的手段主要是口耳相传以及观察模仿。
A.正确
B.错误
37.[判断题]在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囊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以及教学成效等方面的评价。
A.正确
B.错误
38.[判断题]教学的五要素说包括: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和媒体。
A.正确
B.错误
39.[判断题]课程设计是在“无”的背景下展开的活动,即是在尚未确定设置什么课程的背景下,始于“形成什么课程”的问题。
A.正确
B.错误
40.[判断题]秦统一中国时期在文献中出现了“课程”一词。
A.正确
B.错误
41.[判断题]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认为必须从可见的行为出发,通过观察和测量可见行为以及最终的结果来确定输入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A.正确
B.错误
42.[判断题]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四个层面的内容,即对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系统、课堂教学素养的评价。
A.正确
B.错误
43.[判断题]从外部角度来看,课程实施是一个上位概念,包括完成整个课程设计的所有环节;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是课程编制的下位概念。
A.正确
B.错误
44.[判断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才培养受到重视,教育理论争鸣氛围浓厚,各民族教育大融合。
A.正确
B.错误
45.[判断题]范例教学模式主张选取蕴含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范例的研究,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认识到实践理解、掌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原理的模式。
A.正确
B.错误
46.[判断题]癸卯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于1922年颁布,随后逐渐建立起与癸卯学制相适应的各级各类学校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我国近代学校课程模式。
A.正确
B.错误
47.[判断题]校内课程资源指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A.正确
B.错误
48.[判断题]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是指以目标作为课程评价的核心与依据,根据预定的课程目标,通过系统地、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判断实际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课程目标及程度的过程。
A.正确
B.错误
49.[判断题]大教学观是指学者们从教学论的立场出发,将课程作为教学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专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管理等并列。
A.正确
B.错误
50.[判断题]课程变革趋势中的平衡性是指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各个方面不是孤立设计和进行的,而是发挥着整体的合力和功能。
A.正确
B.错误
51.[问答题]简述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
A.
52.[问答题]简述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
A.
53.[问答题]简述叙事研究及其研究程序。
A.
54.[问答题]简述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A.
55.[问答题]简述课程与教学论的常用研究方法。
A.
56.[问答题]简述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原则。
A.
57.[问答题]简述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A.
58.[问答题]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试论述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A.
59.[问答题]举例论述教案编写的基本格式、原则与要求。
A.
60.[问答题]举例阐述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阶段。
A.
附件是答案, Q 76129 6 0 21
1.[单选题]在课程与教学变革模式中,以下属于“情境模式”的特点的是( )。
奥鹏作业答案
A.极为强调专家学者的作用
B.主张教师是积极创造的主体
C.其通则包括非正式的个人接触
D.由“启动、实施、合作”三个阶段构成
2.[单选题]在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中,以下处理方式属于正面激励策略的是( )。
A.强化情感因素
B.慎用批评
C.发现并管理学生的对抗行为
D.常规-奖赏-处罚
3.[单选题]在教学模式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模式被称为( )。
A.“探究式”教学模式
B.“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
D.“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
4.[单选题]( )是指学校范围之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A.校内课程资源
B.校外课程资源
C.自然课程资源
D.社会课程资源
5.[单选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使教学设计方案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整个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开放性
B.多维性
C.系统性
D.基本性
6.[单选题]教学总目标的分项目标一般不包括( )。
A.实质性目标
B.阶段性目标
C.发展性目标
D.教育性目标
7.[单选题]课程与教学研究关注的实质性范畴是指( )。 Q 761 296 021
A.使其目的和手段呈现政治和社会过程
B.课程与教学研究共同要素的本质、特征和价值
C.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领域
D.教学案例等的设计与制作
8.[单选题]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考虑的要素不包括( )。
A.家长的需要
B.课程目标
C.社会发展的需要
D.学生的兴趣
9.[单选题]校本课程开发具有( )的特点。
A.开放性
B.多维性
C.校本性
D.基本性
10.[单选题]课程价值取向以( )为中介对教学目标产生重要影响。
A.教学媒介
B.教师
C.课程体系内诸多要素
D.教学方法
11.[单选题]1896年,( )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把当时的手工训练、新教学方法以及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等因素融在一起。
A.约翰逊
B.杜威
C.帕克赫斯特
D.华虚朋
12.[单选题]以下哪一种观点不能描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
A.大课程观
B.大教学观
C.相互作用观
D.媒体说
13.[单选题]以下属于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课堂教学交流管理的是( )。
A.集体促成纪律的管理
B.课堂外向问题管理
C.管理学生的课堂不良情绪
D.无效交流管理
14.[单选题]在教科书内容设计中,( )指在不同阶段上根据课程目标使教科书内容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重复出现。
A.学科逻辑
B.螺旋式组织
C.直线式组织
D.纵向组织
15.[单选题]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泰勒提出并阐述的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不包括( )。
A.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B.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C.这些目标对学生有什么实际意义?
D.学校应该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
16.[单选题]以下属于课程的外在功能的是( )。
A.课程的文化功能
B.课程的发展功能
C.课程的教育功能
D.课程的完善功能
17.[单选题]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在教学实践领域,苏联的教育学著作大量引介到国内,其中以凯洛夫主编的( )影响最为巨大。
A.《中学暂行规程(草案)》
B.《教育学》
C.《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D.《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18.[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英国学者奥利弗(Oliva.P.F.)在《发展课程》一书中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归纳是( )。
A.二元独立模式
B.同构模式
C.包含模式
D.二元互动模式
19.[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课程领导的特征的是( )。
A.共同参与性
B.民主平等性
C.合作探究性
D.互动对话性
20.[单选题]加涅学习理论的要点不包括( )
A.注意
B.反馈
C.记忆
D.复诵
2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目前学界认同的教学过程本质的特征是( )。
A.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
B.教学过程只是教师的认识与实践过程
C.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D.教学过程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
22.[单选题]根据课程资源的性质差异,来源于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的课程资源通常属于( )。
A.校内课程资源
B.校外课程资源
C.自然课程资源
D.社会课程资源
23.[单选题]地方课程开发具有( )的特点。
A.地域性
B.强制性
C.基础性
D.统一性
24.[单选题]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是孔子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A.《论语》
B.《大学》
C.《中庸》
D.《孟子》
25.[单选题]课程的代表性定义为( )。
A.“计划”说
B.“统一活动”说
C.“资料”说
D.“主体”说
26.[判断题]预防性课堂教学管理是指当正常的课堂行为受到干扰时,教师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A.正确
B.错误
27.[判断题]课程变革的自下而上策略是指课程变革是由国家或地方的教育机构发起,学校中的各种因素应该与变革保持一致,否则变革将难以进行和维持。变革方案由国家、地方或大学、实验室等其他机构提出,并向外传播出去。
A.正确
B.错误
28.[判断题]文献研究法是指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综合与整理的过程,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开展的有关文献的一种方法。
A.正确
B.错误
29.[判断题]班内个别教学是指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发生接触,并辅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互动。
A.正确
B.错误
30.[判断题]学生学业成就的量化评价是指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
A.正确
B.错误
31.[判断题]行动研究法是指身处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研究者、一线教师和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学者密切协作,以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或者独立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去的一种研究方法。
A.正确
B.错误
32.[判断题]课程实施是指通过协调课程实施中的诸多因素,将课程计划纳入到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同层次地落实课程计划的过程。
A.正确
B.错误
33.[判断题]课堂教学管理的中观层面主要是指以国家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宏观把握、规范与导向,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A.正确
B.错误
34.[判断题]情知说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动态体系,由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两部分组成。
A.正确
B.错误
35.[判断题]近代西方课程已完全走出“文雅教育”的象牙塔,注重个人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A.正确
B.错误
36.[判断题]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是零散的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教育的手段主要是口耳相传以及观察模仿。
A.正确
B.错误
37.[判断题]在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囊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以及教学成效等方面的评价。
A.正确
B.错误
38.[判断题]教学的五要素说包括: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和媒体。
A.正确
B.错误
39.[判断题]课程设计是在“无”的背景下展开的活动,即是在尚未确定设置什么课程的背景下,始于“形成什么课程”的问题。
A.正确
B.错误
40.[判断题]秦统一中国时期在文献中出现了“课程”一词。
A.正确
B.错误
41.[判断题]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认为必须从可见的行为出发,通过观察和测量可见行为以及最终的结果来确定输入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A.正确
B.错误
42.[判断题]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四个层面的内容,即对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系统、课堂教学素养的评价。
A.正确
B.错误
43.[判断题]从外部角度来看,课程实施是一个上位概念,包括完成整个课程设计的所有环节;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是课程编制的下位概念。
A.正确
B.错误
44.[判断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才培养受到重视,教育理论争鸣氛围浓厚,各民族教育大融合。
A.正确
B.错误
45.[判断题]范例教学模式主张选取蕴含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范例的研究,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认识到实践理解、掌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原理的模式。
A.正确
B.错误
46.[判断题]癸卯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于1922年颁布,随后逐渐建立起与癸卯学制相适应的各级各类学校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我国近代学校课程模式。
A.正确
B.错误
47.[判断题]校内课程资源指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A.正确
B.错误
48.[判断题]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是指以目标作为课程评价的核心与依据,根据预定的课程目标,通过系统地、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判断实际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课程目标及程度的过程。
A.正确
B.错误
49.[判断题]大教学观是指学者们从教学论的立场出发,将课程作为教学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专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管理等并列。
A.正确
B.错误
50.[判断题]课程变革趋势中的平衡性是指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各个方面不是孤立设计和进行的,而是发挥着整体的合力和功能。
A.正确
B.错误
51.[问答题]简述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
A.
52.[问答题]简述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
A.
53.[问答题]简述叙事研究及其研究程序。
A.
54.[问答题]简述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A.
55.[问答题]简述课程与教学论的常用研究方法。
A.
56.[问答题]简述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原则。
A.
57.[问答题]简述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A.
58.[问答题]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试论述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A.
59.[问答题]举例论述教案编写的基本格式、原则与要求。
A.
60.[问答题]举例阐述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阶段。
A.
附件是答案, Q 76129 6 0 21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140《 药剂学》西南大学20春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