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5-03-17 11:45:10
试卷总分:100测试时间:--试卷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得分:40
1.()是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A.校园的物质文化
B.校园的精神文化
C.校园的文化活动
D.校园的舆论环境
答案:B
2.以下属于会谈中正确的非言语行为的是()
A.微笑示意
B.始终直视对方
C.语调平平
D.面对面而坐
答案:A
3.()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A.个性
B.气质
C.性格
D.智力
答案:B
4.在多数情况下,()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首选课堂管理模式。
A.权威型
B.人际关系型
C.民主型
D.放任型
答案:C
5.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模式应该是:()。
A.主要是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
B.家校共同研究
C.家校共同探索
D.除常规的联系方式外,家校应共同研究、共同探索
答案:D
6.在咨询中,咨询者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理解和同情当事人的心情,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振,这称为()。
A.理解
B.尊重
C.共情
D.真诚
答案:C
7.情绪辅导,又称()。
A.情感教学
B.情感教育
C.情绪教育
D.情感训练
答案:B
8.2002年,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所下发的文件是()。
A.《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B.《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答案:C
9.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体现的一种功能是()。
A.全面性
B.集体性
C.大教育
D.建设性
答案:C
1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
A.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B.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C.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D.以上皆是
答案:A
1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确定首先要注意(  )与防治性目标的统一
A.发展性目标
B.基本目标
C.基础目标
D.终极目标
答案:A
12.神经症:()。
A.是一种由于生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病
B.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基本能力都丧失
C.是一组非器质性的轻型大脑功能失调的心理疾病总和
D.是突发性的
答案:C
13.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由()课程和融合型课程综合而成
A.隐性课程
B.选修课程
C.独立型课程
D.必修课程
答案:C
14.()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包括与之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经历过程。
A.职业角色
B.职业生涯
C.职业经历
D.职业劳动
答案:B
15.神经症是()。
A.一种由于生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病
B.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基本能力都丧失
C.一组非器质性的轻型大脑功能失调的心理疾病总和
D.是突发性的
答案:C
16.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特点:()
A.无生涯性
B.强示范性
C.合作性
D.时空相对无限性
答案:C
17.()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他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
A.个性
B.气质
C.性格
D.智力
答案:A
18.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一般包括()。
A.五个阶段
B.六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七个阶段
答案:B
19.勒温提出的三类领导方式包括民主型、专制型与()领导方式
A.权威型
B.放任型
C.训导型
D.恐吓型
答案:B
20.素质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
A.禀赋
B.天资
C.资质
D.天赋
答案:A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得分:201.尊重性原则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承认学生是社会的一员,承认学生在人格上有和教育者一样的地位。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2.情绪辅导有两个目标,一是调控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二是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焦虑,通常表现为情绪的衰竭,长期的精神不振或疲乏,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对学生淡漠等等。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4.人的心理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所以我们应当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5.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即品德、智力、身体、心理品质以及审美能力等的整合。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6.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素质教育理想的实践模式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7.智力发展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是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8.心理辅导的含义是指在良好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当事人进行帮助,以消除和缓解当事人的较严重心理问题和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恢复其心理健康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9.适应性心理咨询主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咨询为学生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应能力。因此,适应性心理咨询对应的是矫治性功能。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10.心理测验结果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心理状况,结果是绝对的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三、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得分:401.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有____
A.要讲究深度渗透
B.要讲究有机渗透
C.要讲究适度渗透
D.要讲究灵活渗透
答案:BCD
2.生涯辅导具有下列特性____
A.发展性
B.广泛性
C.科学性
D.综合性
答案:ABD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贯彻主体性原则,必须做到()
A.要以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B.平等对待学生,创造条件,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接受教育的机会
C.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维护学生的尊严
D.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替代学生解决一切事情
答案:AD
4.学校生涯教育的阶段____
A.生涯认知阶段
B.生涯探索阶段
C.生涯定向阶段
D.生涯准备阶段
E.生涯安置阶段
答案:ABCDE
5.当前中小学生主要心理问题有____
A.学习困难
B.人际关系障碍
C.自我意识偏颇
D.行为障碍
答案:ABCD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主要内容有____
A.学生的自然情况
B.学生的家庭情况
C.学生各学期的学习成绩
D.学生心理测验的基本情况
答案:ABCD
7.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有____
A.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B.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C.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D.满足家长的要求
答案:ABC
8.学校应坚持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有()。
A.以学生为主的策略
B.以家长为主的策略
C.以学校为主的策略
D.中立性策略
E.客观性策略
答案:DE
9.具体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有()
A.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B.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C.形成学生良好人格
D.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答案:ABCD
10.学习困难的表现是()
A.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阅读,表达,计算,写作,会话能力的缺陷
B.自信心不足
C.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D.学习态度不端正
答案:ABCD
11.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A.调查呼吁阶段
B.尝试推行阶段
C.尝试起步阶段
D.发展推进阶段
答案:ACD
12.当前判断心理健康标准理论依据有____
A.统计学标准
B.社会学标准
C.医学标准
D.年龄阶段标准
答案:ABCD
1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的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A.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次级目标”或称为“副目标”、“辅目标”
B.符合学科及其教材的内在规定性
C.目标设定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具有客观针对性
D.目标设定应尽量避免过于“线性化”
答案:ABCD
14.家长和家庭在实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目标和任务包括()
A.防治性目标和任
B.家长认清角色,强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
C.发展性目标和任务
D.家长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答案:AC
1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级、高级功能分别对应的具体功能是()。
A.预防心理疾病
B.提高心理素质
C.消除心理疾患
D.进行职业辅导
答案:ABC
1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方法有()
A.观察法
B.访谈法
C.问卷法
D.测验法
答案:ACD
17.行为主义的理论来源有()
A.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B.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C.斯金纳的社会学习理论
D.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ABD
18.根据在校学生活动的范围,可将学生的活动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A.学习活动
B.人际交往活动
C.家庭活动
D.社会适应
E.与自我有关的活动
答案:ABCD
19.具体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有____
A.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B.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C.形成学生良好人格
D.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答案:ABCD
20.理性情绪治疗理论咨询者通常采用哪两种技术进行具体的咨询与治疗操作()。
A.质问
B.教导
C.驳斥
D.释疑
答案:BC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