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春《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二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语言学概论 2015-03-17 11:45:33
 

一 简答 
1人们说话有自己的自由,但能说“月亮吃月饼”,“不桌子”吗?为什么?
答:虽然人们说话有自己的自由,可是却不可以这样说。这是由于,首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思维和音译结合的符号系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其次,“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个均质的系统。再次,如果说“月亮吃月饼”,“不桌子”那么这仅是指“言语”,很难找到内在一致的规律,人们也没有办法听得明白。因而,不可以说“月亮吃月饼”,“不桌子”。

2“友爱”的“友”实际调值是多少?这是属于语音的什么现象?试再举出几例说明。 答:友爱”的“友”实际调值是 35.这是属于语音的连续变调现象。如“不去”和“不会”中的不。

3汉语各方言的差别较大,所以国外有些语言学家把汉语方言看成是不同的语言,这种划分对不对?为什么?
答:这种划分是不正确的。首先,要弄清楚方言是如何产生的。方言是随着社会的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其次,方言从属语言。汉语是一种语言,不是方言。是汉民族识别与其民族的重要标志。再次,方言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其次是词汇词义和语法语序上。可是,不同的汉语方言都是从汉语里分化出来的。第四,语言又会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因而会产生共同语,而汉语中的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就是“民族标准语”。因此,国外有些语言学家把汉语方言看成是不同的语言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二 论述
如何理解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实际上这个特点应具体地,分阶段地看待:
1符号在创制过程中带有任意性和强制性。语言开头用这个声音代表这个意义时是任意的,如现代汉语的hua•代表“花”这个义,“ren”代表“人”这个义,为什么用这个符号代表这个意义,•不能不带有某种任意性或偶然性。与征候不同,如前所述。“粉笔”、“黑板”、“公路”似乎可从组合知义,但“粉”、“笔”等创制时是任意的。汉语的量词丰富,但人用“个”,“马”、“牛”用“匹”、“头”也说不出什么道理,只能是约定俗成。 当然任意是就单个的符号最初产生时候的情况之来说的。一旦已经约定俗成,那就不是任意的了。如花已经是"花",任何人就不能任意改变,除非得到全社会的承认。而这在实际生活中是办不到的。如有些是国际性的,“SOS󰀂”是国际紧急呼救信号,语言中的国际术语通用于全世界。任何人企图改变语言的发展方向,改变整个语言的基本规律,哪怕是改变一个字的意义和用法,也是办不到的。语言符号被非语言符号所代替,它也具有约定俗成的道理。 2、在使用过程中带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需要有稳定的成分。但稳定并不等于排除语言的发展变化,约定与变动可以说是一对辩证的统一。在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有些符号的意义或用法有了改变,这一改变又有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于是又成为规范的用法。例:意义--帅呆了,酷毙了。组合--吃食堂,救火,打扫卫生,恢复疲劳。您们。出现了规范与突破的抗衡,谁胜谁负,看最后的约定俗成。
此外,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符号有时突破了约定俗成的使用规律,产生一种临时用法。如文学语言: 
①等绕到丹桂商场,老李自己种在书摊面前。老舍《离婚》
②„„只见一皮鞭抽下去,屁股上陡然暴起两道红印!国杀猪一般叫着,哭得鲜艳而热烈!李佩甫《无边无际的早晨》③小村没有绿色邮亭,她喜欢缘小路,去投寄羞涩。 冯静辉《邮亭》
④滚圆的月亮,滚圆的诱惑,滚圆的温馨,滚圆的欢乐,中流《滚圆的诱惑》 有人将此称为“文学的狂欢节”。
这种语言的狂欢不但表现在文学语言中,而且表现在网络语言中。有人说,网络是一个没有过滤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语言的变异表现得无以复加。如“gg哥哥”、“mm妹妹”(读上声),以隐身的面目出现在聊天室的网虫们,为自己起了一个个能吸引人上前攀谈的网络名字,如四海为家的面条,大尾巴狼等等。这种变异现象在英美早已出现。英美一些青少年在用移动电话传递讯息时用了一些稀奇古怪、去头截尾的文字,早已形成风气。如RUOK(are you OK--你还好吗?) CULE(see you later--再见)。对这些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关系的变异,能指符号形式的变异,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这是语言污染,有损祖国语言的纯洁,是语言的危机。有人则认为这是一种社会方言,是语言发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把这种现象看成语言的危机是神经衰弱的表现。  歌词例: 《牵手》、《很受伤》、《你王菲所以我王菲》
此外,在广告用字中也常见超常规的变异,如:咳不容缓,随心所浴,衣衣不舍,信誓蛋蛋,一触而就,一网打尽,痔者必得等等。这些用法有表达效果还是有负面作用,值得探讨。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