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线作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03-17 11:46:09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V1.就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A)。
A.副目标
B.首级目标
C.主目标
D.第一级目标
满分:2分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A)
A.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B.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C.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D.以上皆是
满分:2分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D)。
A.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B.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
C.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
D.问题──经验──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
满分:2分
4.从心理素质结构的层面来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C)。
A.认知、情感、意志、品德
B.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C.认知、情感、意志、个性
D.认知、情感、意志、记忆
满分:2分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
A.心理咨询
B.心理辅导
C.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D.全面渗透
满分:2分
6.已知有一项关于学生的注意、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心理测验,则这项测验属于(A)
A.智力测验
B.个性测验
C.气质测验
D.性格测验
满分:2分
7.下列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途径的是(D)
A.全面渗透
B.学科渗透
C.校园文化渗透
D.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满分:2分
8.素质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A)。
A.禀赋
B.天资
C.资质
D.天赋
满分:2分
9.(B)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A.个性
B.气质
C.性格
D.智力
满分:2分
10.2002年,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所下发的文件是(C)。
A.《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B.《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满分:2分
11.神经症是(C)。
A.一种由于生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病
B.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基本能力都丧失
C.一组非器质性的轻型大脑功能失调的心理疾病总和
D.是突发性的
满分:2分
12.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B)把人的个性类型划分为现实型(R型)、研究型(I型)、艺术型(A型)、社会型(S型)、企业型(E型)和常规型(C型)
A.卡特尔
B.霍兰德
C.埃里克森
D.詹姆士
满分:2分
13.合理选择职业应做到(A)。
A.了解自己、职业和社会
B.了解专业和职业的关系
C.了解自己跟职业的关系
D.了解社会的需求
满分:2分
14.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特点(C)
A.无生涯性
B.强示范性
C.合作性
D.时空相对无限性
满分:2分
15.(A)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他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
A.个性
B.气质
C.性格
D.智力
满分:2分
16.勒温提出的三类领导方式包括民主型、专制型与(B)领导方式
A.权威型
B.放任型
C.训导型
D.恐吓型
满分:2分
17.(B)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和维持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非认知因素。
A.学习目标
B.学习动机
C.学习热情
D.学习策略
满分:2分
18.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体现的一种功能是(C)。
A.全面性
B.集体性
C.大教育
D.建设性
满分:2分
19.(C)是指促进学习活动的一些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如画线、做笔记、写提要、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等。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学习策略
C.支持性学习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满分:2分
20.下列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说法,错误的是(D)。
A.职业倦怠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
B.职业倦怠源于个体对付出和回报之间显著不平衡的知觉
C.职业倦怠受个体、组织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D.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出的反应有:过于自信、高估自己、骄傲自满
满分:2分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V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2.想象能力是智力的核心。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3.心理咨询侧重学生心理疾病的消除和情感活动等的重建;心理治疗主要重在预防,防治性的功能较突出;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在于学生心理调整技能的获得和心理潜能的开发。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4.人的心理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所以我们应当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5.情绪辅导有两个目标,一是调控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二是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6.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即品德、智力、身体、心理品质以及审美能力等的整合。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7.焦虑,通常表现为情绪的衰竭,长期的精神不振或疲乏,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对学生淡漠等等。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8.教师角色的认同,指对自己的行为很满意。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9.行为主义咨询者主张直接关注来访者存在的问题和症状,抛弃了精神分析学派所说的无意识,从而消除了咨询过程的神秘化色彩。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0.人的心理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某个人某一时刻的心理状态判断其心理是否健康。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三、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V1.具体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有(ABCD)
A.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B.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C.形成学生良好人格
D.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满分:2分
2.从教育效应的层面来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BCD)
A.普及目标
B.基础目标
C.基本目标
D.终极目标
满分:2分
3.教师职业角色特点有(ABCD)
A.教师角色责任的弥散性
B.教师角色期望的严格性
C.教师角色的易混性
D.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满分:2分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有(ACE)。
A.开发学生的智能
B.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C.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D.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E.使学生改善学习品质
满分:2分
5.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有(ABC)
A.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B.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C.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D.满足家长的要求
满分:2分
6.非言语技术有(ABCDE)
A.目光注视
B.形体动作
C.声音特征
D.距离和角度
E.沉默
满分:2分
7.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有(BCD)
A.要讲究深度渗透
B.要讲究有机渗透
C.要讲究适度渗透
D.要讲究灵活渗透
满分:2分
8.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布置要体现(ABCD)
A.温馨性
B.隐秘性
C.安静性
D.宣传性
满分:2分
9.休闲辅导的内容包括(ABC)
A.认识休闲的功能
B.学会休闲活动的选择
C.懂得休闲的伦理
D.学会选择休闲方式
满分:2分
10.学习困难的表现是(ABCD)
A.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阅读,表达,计算,写作,会话能力的缺陷
B.自信心不足
C.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D.学习态度不端正
满分:2分
11.行为主义的理论来源有(ACD)
A.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B.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C.斯金纳的社会学习理论
D.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满分:2分
12.心理咨询与辅导中的会谈技术有(ABC)
A.倾听的技术
B.影响的技术
C.非言语技术
D.注视的技术
满分:2分
13.家长在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倾向有(ABCD)
A.依赖心理
B.应付心理
C.合作心理
D.目标心理
满分:2分
14.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ACD)
A.调查呼吁阶段
B.尝试推行阶段
C.尝试起步阶段
D.发展推进阶段
满分:2分
15.迄今为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主要有(ABC)理论取向
A.行为取向
B.认知取向
C.人格取向
D.人本取向
满分:2分
16.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具备现实适应的良好和未来发展的潜力两个维度。具体而言,应该表现在以下(ABCDE)方面。
A.智力正常
B.保持良好的情绪
C.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标准
D.意志标准
E.行为反应协调
满分:2分
17.发展性学习辅导实际上是解决学生(ACD)等问题。
A.能不能学
B.想不想学
C.爱不爱学
D.会不会学
满分:2分
18.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ABCDEF)
A.生理因素
B.家庭因素
C.学校因素
D.社会因素
E.个人心理因素
F.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
满分:2分
19.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是(ABCD)
A.无生涯性和高独立性
B.工作对象的强同质性和高差异性
C.与工作对象的年龄差距呈增大趋势
D.强示范性和时空相对无限性
满分:2分
20.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BCD)标志。
A.不生病
B.平衡
C.有序
D.和谐
满分:2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