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V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A)
A.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B.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C.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D.以上皆是
满分:2分
2.社交辅导,又称(A)。
A.人际交往教育
B.交往培训
C.人际关系学
D.社交教育
满分:2分
3.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即(B)
A.显性课程
B.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C.隐性课程
D.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满分:2分
4.学生心理健康有两个维度:一是现实适应良好,二是(D)。
A.情绪情感的良好调控
B.正确的自我意识
C.远大理想的确立
D.未来发展的潜力
满分:2分
5.(C)是通过采用心理量表,通过干预前测和后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作出评估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D.问卷法
满分:2分
6.(B)是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A.校园的物质文化
B.校园的精神文化
C.校园的文化活动
D.校园的舆论环境
满分:2分
7.下列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说法,错误的是(D)。
A.职业倦怠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
B.职业倦怠源于个体对付出和回报之间显著不平衡的知觉
C.职业倦怠受个体、组织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D.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出的反应有:过于自信、高估自己、骄傲自满
满分:2分
8.(C)是指促进学习活动的一些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如画线、做笔记、写提要、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等。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学习策略
C.支持性学习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满分:2分
9.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B)把人的个性类型划分为现实型(R型)、研究型(I型)、艺术型(A型)、社会型(S型)、企业型(E型)和常规型(C型)
A.卡特尔
B.霍兰德
C.埃里克森
D.詹姆士
满分:2分
10.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D)。
A.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B.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
C.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
D.问题──经验──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
满分:2分
1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确定首先要注意(A)与防治性目标的统一
A.发展性目标
B.基本目标
C.基础目标
D.终极目标
满分:2分
12.勒温提出的三类领导方式包括民主型、专制型与(B)领导方式
A.权威型
B.放任型
C.训导型
D.恐吓型
满分:2分
1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
A.心理咨询
B.心理辅导
C.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D.全面渗透
满分:2分
14.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一般包括(B)。
A.五个阶段
B.六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七个阶段
满分:2分
15.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将精神教育之理想归纳为三个字(B)。
A.才、智、德
B.真、善、美
C.真、智、德
D.知、情、意
满分:2分
16.已知有一项关于学生的注意、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心理测验,则这项测验属于(A)
A.智力测验
B.个性测验
C.气质测验
D.性格测验
满分:2分
17.(B)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包括与之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经历过程。
A.职业角色
B.职业生涯
C.职业经历
D.职业劳动
满分:2分
18.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仅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更要把握学生的过去,很好地预测学生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指的是(B)
A.尊重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活动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满分:2分
19.(C)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瓶颈”。
A.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
B.校内各部门的紧密配合
C.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的缺乏
D.理论研究滞后
满分:2分
20.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C)。
A.完善状态
B.完整状态
C.健全状态
D.完美状态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V
1.教师角色的认同,指对自己的行为很满意。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2.智商是一个人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多种能力的集中体现,智力(IQ)是评价智力水平的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指标。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活动本位的课程。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4.焦虑,通常表现为情绪的衰竭,长期的精神不振或疲乏,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对学生淡漠等等。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5.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是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是用一种动力说的观点来看待人的本质,即认为在个体的人格内部存在着能量转换和交换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6.兴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7.想象能力是智力的核心。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8.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即品德、智力、身体、心理品质以及审美能力等的整合。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9.心理健康的终极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0.观察法即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观察,然后根据观察结果作出判断和评价的方法。B
A.错误
B.正确
三、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V1.休闲辅导的内容包括(ABC)
A.认识休闲的功能
B.学会休闲活动的选择
C.懂得休闲的伦理
D.学会选择休闲方式
满分:2分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级、高级功能分别对应的具体功能是(ABC)。
A.预防心理疾病
B.提高心理素质
C.消除心理疾患
D.进行职业辅导
满分:2分
3.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是(ABCD)
A.无生涯性和高独立性
B.工作对象的强同质性和高差异性
C.与工作对象的年龄差距呈增大趋势
D.强示范性和时空相对无限性
满分:2分
4.学校生涯教育的阶段(ABCDE)
A.生涯认知阶段
B.生涯探索阶段
C.生涯定向阶段
D.生涯准备阶段
E.生涯安置阶段
满分:2分
5.根据行为障碍的不同表现方式,将其分类如下(ABCD)
A.不良动作习惯
B.退缩性行为
C.攻击性行为
D.特殊行为问题
满分:2分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主要内容有(ABCD)
A.学生的自然情况
B.学生的家庭情况
C.学生各学期的学习成绩
D.学生心理测验的基本情况
满分:2分
7.根据理性情绪治疗理论,咨询者通常采用哪两种技术进行具体的咨询与治疗操作(BC)。
A.质问
B.教导
C.驳斥
D.释疑
满分:2分
8.迄今为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主要有(ABC)理论取向
A.行为取向
B.认知取向
C.人格取向
D.人本取向
满分:2分
9.有人根据在校学生活动的范围,从以下四个方面(ABDE)制订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A.学习方面
B.人际交往
C.家庭活动
D.社会适应
E.与自我有关的活动
满分:2分
10.教师职业角色特点有(ABCD)
A.教师角色责任的弥散性
B.教师角色期望的严格性
C.教师角色的易混性
D.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满分:2分
11.情绪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E)
A.情绪认识
B.情绪识别
C.情绪沟通
D.情绪控制
E.情绪熏陶
满分:2分
12.生涯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BCD)
A.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能力的辅导
B.了解自我状况和澄清个人价值观的辅导
C.升学和就业的辅导
D.开发自我潜能的辅导
满分:2分
1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有(ABC)
A.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B.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C.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D.满足家长的要求
满分:2分
14.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主要有(ABCD)
A.直接咨询与辅导
B.书面咨询与辅导
C.集体咨询与辅导
D.报栏咨询与辅导
满分:2分
15.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具备现实适应的良好和未来发展的潜力两个维度。具体而言,应该表现在以下(ABCDE)方面。
A.智力正常
B.保持良好的情绪
C.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标准
D.意志标准
E.行为反应协调
满分:2分
1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贯彻主体性原则,必须做到(AD)
A.要以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B.平等对待学生,创造条件,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接受教育的机会
C.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维护学生的尊严
D.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替代学生解决一切事情
满分:2分
17.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作为主要实施者的家长,则应坚持以下原则(ABCD)
A.全面发展的原则
B.权威与尊重并重的原则
C.科学性和疏导性原则
D.预防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满分:2分
18.家长在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倾向有(ABCD)
A.依赖心理
B.应付心理
C.合作心理
D.目标心理
满分:2分
19.具体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有(ABCD)
A.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B.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C.形成学生良好人格
D.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满分:2分
20.心理咨询与辅导中的会谈技术有(ABC)
A.倾听的技术
B.影响的技术
C.非言语技术
D.注视的技术
A.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B.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C.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D.以上皆是
满分:2分
2.社交辅导,又称(A)。
A.人际交往教育
B.交往培训
C.人际关系学
D.社交教育
满分:2分
3.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即(B)
A.显性课程
B.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C.隐性课程
D.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满分:2分
4.学生心理健康有两个维度:一是现实适应良好,二是(D)。
A.情绪情感的良好调控
B.正确的自我意识
C.远大理想的确立
D.未来发展的潜力
满分:2分
5.(C)是通过采用心理量表,通过干预前测和后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作出评估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D.问卷法
满分:2分
6.(B)是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A.校园的物质文化
B.校园的精神文化
C.校园的文化活动
D.校园的舆论环境
满分:2分
7.下列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说法,错误的是(D)。
A.职业倦怠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
B.职业倦怠源于个体对付出和回报之间显著不平衡的知觉
C.职业倦怠受个体、组织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D.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出的反应有:过于自信、高估自己、骄傲自满
满分:2分
8.(C)是指促进学习活动的一些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如画线、做笔记、写提要、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等。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学习策略
C.支持性学习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满分:2分
9.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B)把人的个性类型划分为现实型(R型)、研究型(I型)、艺术型(A型)、社会型(S型)、企业型(E型)和常规型(C型)
A.卡特尔
B.霍兰德
C.埃里克森
D.詹姆士
满分:2分
10.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D)。
A.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B.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
C.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
D.问题──经验──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
满分:2分
1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确定首先要注意(A)与防治性目标的统一
A.发展性目标
B.基本目标
C.基础目标
D.终极目标
满分:2分
12.勒温提出的三类领导方式包括民主型、专制型与(B)领导方式
A.权威型
B.放任型
C.训导型
D.恐吓型
满分:2分
1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
A.心理咨询
B.心理辅导
C.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D.全面渗透
满分:2分
14.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一般包括(B)。
A.五个阶段
B.六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七个阶段
满分:2分
15.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将精神教育之理想归纳为三个字(B)。
A.才、智、德
B.真、善、美
C.真、智、德
D.知、情、意
满分:2分
16.已知有一项关于学生的注意、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心理测验,则这项测验属于(A)
A.智力测验
B.个性测验
C.气质测验
D.性格测验
满分:2分
17.(B)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包括与之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经历过程。
A.职业角色
B.职业生涯
C.职业经历
D.职业劳动
满分:2分
18.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仅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更要把握学生的过去,很好地预测学生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指的是(B)
A.尊重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活动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满分:2分
19.(C)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瓶颈”。
A.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
B.校内各部门的紧密配合
C.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的缺乏
D.理论研究滞后
满分:2分
20.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C)。
A.完善状态
B.完整状态
C.健全状态
D.完美状态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V
1.教师角色的认同,指对自己的行为很满意。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2.智商是一个人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多种能力的集中体现,智力(IQ)是评价智力水平的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指标。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活动本位的课程。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4.焦虑,通常表现为情绪的衰竭,长期的精神不振或疲乏,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对学生淡漠等等。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5.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是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是用一种动力说的观点来看待人的本质,即认为在个体的人格内部存在着能量转换和交换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6.兴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7.想象能力是智力的核心。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8.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即品德、智力、身体、心理品质以及审美能力等的整合。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9.心理健康的终极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0.观察法即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观察,然后根据观察结果作出判断和评价的方法。B
A.错误
B.正确
三、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V1.休闲辅导的内容包括(ABC)
A.认识休闲的功能
B.学会休闲活动的选择
C.懂得休闲的伦理
D.学会选择休闲方式
满分:2分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级、高级功能分别对应的具体功能是(ABC)。
A.预防心理疾病
B.提高心理素质
C.消除心理疾患
D.进行职业辅导
满分:2分
3.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是(ABCD)
A.无生涯性和高独立性
B.工作对象的强同质性和高差异性
C.与工作对象的年龄差距呈增大趋势
D.强示范性和时空相对无限性
满分:2分
4.学校生涯教育的阶段(ABCDE)
A.生涯认知阶段
B.生涯探索阶段
C.生涯定向阶段
D.生涯准备阶段
E.生涯安置阶段
满分:2分
5.根据行为障碍的不同表现方式,将其分类如下(ABCD)
A.不良动作习惯
B.退缩性行为
C.攻击性行为
D.特殊行为问题
满分:2分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主要内容有(ABCD)
A.学生的自然情况
B.学生的家庭情况
C.学生各学期的学习成绩
D.学生心理测验的基本情况
满分:2分
7.根据理性情绪治疗理论,咨询者通常采用哪两种技术进行具体的咨询与治疗操作(BC)。
A.质问
B.教导
C.驳斥
D.释疑
满分:2分
8.迄今为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主要有(ABC)理论取向
A.行为取向
B.认知取向
C.人格取向
D.人本取向
满分:2分
9.有人根据在校学生活动的范围,从以下四个方面(ABDE)制订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A.学习方面
B.人际交往
C.家庭活动
D.社会适应
E.与自我有关的活动
满分:2分
10.教师职业角色特点有(ABCD)
A.教师角色责任的弥散性
B.教师角色期望的严格性
C.教师角色的易混性
D.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满分:2分
11.情绪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E)
A.情绪认识
B.情绪识别
C.情绪沟通
D.情绪控制
E.情绪熏陶
满分:2分
12.生涯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BCD)
A.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能力的辅导
B.了解自我状况和澄清个人价值观的辅导
C.升学和就业的辅导
D.开发自我潜能的辅导
满分:2分
1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有(ABC)
A.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B.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C.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D.满足家长的要求
满分:2分
14.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主要有(ABCD)
A.直接咨询与辅导
B.书面咨询与辅导
C.集体咨询与辅导
D.报栏咨询与辅导
满分:2分
15.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具备现实适应的良好和未来发展的潜力两个维度。具体而言,应该表现在以下(ABCDE)方面。
A.智力正常
B.保持良好的情绪
C.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标准
D.意志标准
E.行为反应协调
满分:2分
1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贯彻主体性原则,必须做到(AD)
A.要以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B.平等对待学生,创造条件,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接受教育的机会
C.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维护学生的尊严
D.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替代学生解决一切事情
满分:2分
17.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作为主要实施者的家长,则应坚持以下原则(ABCD)
A.全面发展的原则
B.权威与尊重并重的原则
C.科学性和疏导性原则
D.预防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满分:2分
18.家长在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倾向有(ABCD)
A.依赖心理
B.应付心理
C.合作心理
D.目标心理
满分:2分
19.具体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有(ABCD)
A.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B.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C.形成学生良好人格
D.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满分:2分
20.心理咨询与辅导中的会谈技术有(ABC)
A.倾听的技术
B.影响的技术
C.非言语技术
D.注视的技术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