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压力容器爆炸时,爆破能量向外释放的主要形式为( A)。
A、冲击波能量B、碎片能量C、容器残余变形能量
第2题 对事故现场划分警戒线的重危区范围一般是 ( D)。
A、40米B、100米C、200米D、50米
第3题 黄磷着火时,应用 ( B) 扑灭。
A、高压直流水B、低压水C、泡沫D、干砂
第4题 扑救遇湿易燃物品如金属钠数量较多时,可以采用哪种物品(D )。
A、水B、泡沫C、干粉D、水泥
第5题 常温常压下,液体泄漏后如果遇点火源会发生 ( C)。
A、闪燃火B、火球C、池火灾D、喷射火
第6题 计算喷射火的热辐射强度时,假设沿喷射中心线上有( A)个点热源组成,每个点热源的热辐射通量相等。
A、5B、4C、3D、6
判断题
第7题 1、锅炉超压爆炸是纯粹的物理爆炸。介质化学性质不变,状态参数改变。A正确错误
第8题 2、运用专家系统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富有较强的安全感。A正确错误
第9题 3、专家系统能记录和传播珍贵的专家经验,克服人的生理局限,但是少数人类专家拥有的专门知识仍然受时间限制。B正确错误
第10题 4、超声波检测可用于检测构件表面缺陷。B正确错误
第11题 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小组组长必须由企业法人担任。A正确错误
第12题 6、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总目标是将紧急事故局部化,尽可能予以消除,尽量缩小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A正确错误
第13题 7、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负责人可以不在场。B正确错误
第14题 8、发生事故时,抢救危险区内人员是救援中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A正确错误
第15题 9、发生化学事故后对污染区域的洗消可以采用大量水清洗或用汽油、酒精、煤油灯溶剂浸泡方式将毒害物溶解擦除。A正确错误
第16题 10、小面积液体火灾,可用雾状水扑灭,泡沫、干粉、CO2灭火更有效。A正确错误
第17题 11、扑救毒害品和腐蚀品火灾时灭火人员可以不穿防护服及佩戴防护面具。B正确错误
第18题 12、压力容器爆炸时,爆破能量向外释放的主要形式为容器残余变形能量。B正确错误
第19题 13、安全培训只需对新进人员进行就可以了。B正确错误
第20题 14、无论发生哪种火灾,都可以用水扑灭。B正确错误
第21题 1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且要具有权威性。A正确错误
第22题 16、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应具有通用性,适用于不同部门。B正确错误
第23题 17、扑救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时,如果是输气管道泄漏着火,先找到气源阀门,储罐或管道泄漏关阀无效时,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堵漏材料。A正确错误
第24题 18、扑救危险品火灾的总要求是先控制后消灭,找到合适的灭火剂和方法。A正确错误
第25题 19、事故应急预案要定期演习和复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修正。A正确错误
第26题 20、核爆炸不属于爆炸的范畴。B正确错误
多项选择题
第27题 事故原因与过程分析的基本方法有( ABCD)。
A、剩余法B、归纳法C、演绎法D、排除法
第28题 易燃易爆介质泄漏过程中遇到点火源,发生火灾的形式有(ABCD )。
A、池火B、喷射火C、火球D、突发火
第29题 可燃气体泄漏后果的表现形式有(AB )。
A、立即起火B、滞后起火C、火球
第30题 专家系统的组成包括( BC)。
A、计算机B、软件C、硬件D、网络设备
第31题 涡流检测的原理是(AC ),缺点是( )。
A、电磁感应B、电流分布不均C、集肤效应D、反射
第32题 对化学事故事实处置是的指导思想是( AB)。
A、先控制后处置B、救人第一C、先处置后控制D、处置第一
第33题 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包括(ABC )。
A、安全生产思想教育B、安全生产知识教育C、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教育D、安全培训
第34题 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包括( ABCD)。
A、救援组织B、功能C、救援行动训练D、演习
第35题 易燃气体泄漏后如果发生蒸气云爆炸,可以利用(AB )进行定量分析失效后果。
A、TNT 方法B、TNO方法C、冲量准则D、超压准则
第36题 根据事故现场特点,事故性质分为( ABC)。
A、纵火B、失火C、C自然起火D、雷击
第37题 爆炸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爆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分为(ABC )。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核爆炸D、粉尘爆炸
第38题 雷电效应包括(ABC )。
A、热效应B、机械效应C、静电效应D、冲击效应
第39题 压力容器和设备发生泄漏的原因一般有( ABCD)。
A、设计失误B、管理原因C、设备原因D、人为失误
第40题 发生化学事故后,洗消污染区域的化学方法有(ABC )。
A、中和法B、水解法C、氧化法D、吸附法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