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8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广义的法律指( )。 ( A )
A. 法律的整体
B. 全国人大制定的法
C.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D. 均不对
2. 法律上规定的用以进行法律推理的准则是( )。 ( A )
A. 法律规则
B. 法律概念
C. 法律原则
D. 法律传统
3. 现代西方法学的纯粹法学的首创人( )。( A )
A. 凯尔森
B. 卢梭
C. 洛克
D. 德沃金
4. 法的产生经历了由习惯演变到习惯法,再发展到( )的过程。
( A )
A. 成文法
B. 衡平法
C. 公法
D. 私法
5. 将正义分为社会正义和个人正义,以及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的是( )。 ( B )
A. 亚里士多德
B. 罗尔斯
C. 柏拉图
D. 庞德
6. 大陆法系法的渊源主要是( )。 ( A )
A. 制定法
B. 条约
C. 习惯
D. 判例
7. 最先提出公私法的划分是( )。 ( C )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乌尔比安
D. 奥斯丁
8. 以下属于英美法系的国家( )。 ( D )
A. 中国
B. 法国
C. 德国
D. 英国
9. 以下无权制定法律的机关是( )。 ( D )
A. 全国人大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国务院
D. 派出所
10. 在我国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 )。 ( B )
A. 最高人民法院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中共中央
D. 国务院
11. 古罗马第一部以原习惯法为基础形成的成文法是( )。 ( A )
A. 《十二铜表法》
B. 《石柱法》
C. 《查士丁尼国法大会》
D. 《德国民法典》
12. 成文法和习惯法是依据( )来划分的。 ( A )
A. 创制和表达方式
B. 内容
C. 调整范围
D. 制定和实施主体
13. 指法律对什么样的行为有效力,适用于那些事项属于( )。 ( B )
A. 法律对人的效力
B. 法律对事的效力
C. 法律对空间的效力
D. 都不对
14. 以下不属于法律关系的( )。 ( C )
A. 购买物品
B. 银行存款
C. 谈恋爱
D. 借钱给朋友
15. 权利义务指向的对像属于法律关系的( )。 ( B )
A. 主体
B. 客体
C. 内容
D. 都不对
16. 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事实是( )。 ( C )
A. 法律责任
B. 法律制裁
C. 法律事实
D. 都不对
17. 以下属于法律责任的免除是( )。 ( C )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时效免责
D. 正当的执行职务
18.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 )。 ( A )
A. 法律监督机关
B. 行政机关
C. 审判机关
D. 侦查机关
19. 根据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进行监督的时间为标准来划分,可以将法律监督分为( )。( C )
A. 国家性的监督和非国家性的监督
B.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C. 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
D. 以上均不对
20. 全国人大常委会所进行的解释是( )。 ( B )
A. 行政解释
B. 立法解释
C. 司法解释
D. 无效解释
21. 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具有( )。 ( C )
A. 阶级性
B. 社会性
C. 国家意志性
D. 规范性
22. 认为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 ( )学派的基本观点之一。 ( C )
A. 古典自然法学
B. 分析实证法学
C. 历史法学
D. 社会法学
23. 归根到底,法是由其赖以存在的 ( )所决定的。 ( A )
A. 物质生活条件
B. 历史传统
C. 民族素质和精神
D. 统治阶级的意志
24. 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中,( )是正式渊源之一。 ( A )
A. 国际条约
B. 法院判例
C. 社会公德
D. 执政党党章
25.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由 ( )制定。( B )
A. 全国人大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D. 最高司法机关
26. 以法的创制形式和表现方法为标准,可以将法分为 ( )。 ( A )
A.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 实体法和程序法
C. 公法和私法
D. 国内法和国际法
27. 《教育法》、《海关法》应该归属于( )部门。 ( A )
A. 行政法
B. 经济法
C. 诉讼法
D. 民商法
28. 在如何理解权利和义务关系时,西方法律思想中倾向于认为 ( )。 ( B )
A. 义务为本位
B. 权利为本位
C. 权利义务辩证统一
D. 权利义务互不相关
29. 以下各项中,不是法律关系的是 ( )。 ( D )
A. 所有权
B. 继承权
C. 去饭馆用餐
D. 与朋友约会
30. 以下各项中,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 )。 ( A )
A. 判决书
B. 入学通知书
C. 《公司法》
D. 《刑事诉讼法》
3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的根本任务是( ) ( D )
A. 打击敌人,处罚犯罪
B. 加强阶级斗争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纠纷
D. 保障和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
32. 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 ) ( A )
A. 法律理论
B. 法律观点法律心理
C. 法律知识
33. 法的本质是指( ) ( D )
A. 法的规范性
B. 法的表现形式
C. 法的强制性
D. 法的内在联系
34. 广义的违法一般还包括( ) ( B )
A. 违宪行为
B. 犯罪行为
C. 违反道德的行为
D. 违纪行为
35. 建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兴环节是( )。 ( B )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36. 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 ) ( A )
A. 《法经》
B. 《秦律》
C. 《九章律》
D. 《北齐律》
37. 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 ) ( D )
A. 有法可依
B. 干部带头守法
C. 群众自觉遵守法律
D. 依照社会主义法律的规定建立起来的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社会生活秩序
38. 委任状属于( ) ( B )
A. 规范性法律文件
B.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证据
C. 司法机关文书
39. 古人云:“徒法不足以自行”,这说明( ) ( D )
A. 法律可有可无
B. 法律万能
C. 要人治不要法治
D. 法律作用有局限性
40. 法律事实除了法律行为外,还包括( ) ( A )
A. 事件
B. 思想物
C. 精神财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2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法律部门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 ) ( ABD )
A. 遵循历史原则
B. 逻辑与实用兼顾
C. 愈多愈善原则
D. 粗细得当
2. 我国的立法程序包括: ( ) ( ABCD )
A. 立法议案的提出
B. 法律草案的审议
C. 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
D. 法律的公布
3. 党的政策和法律的区别有: ( ) ( BD )
A. 意志的属性不同
B. 实施的方式不同
C. 法律的稳定性不及政策的稳定性
D. 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
4.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责任: ( ) ( ABCD )
A. 民事责任
B. 刑事责任
C. 行政责任
D. 违宪责任
5. 法的三要素有:( ) ( ACD )
A. 法律规则
B. 法律条文
C. 法律概念
D. 法律原则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