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

所属学校:北京邮电大学 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015-03-17 11:54:34
北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满分:4 分
2. 实践是指 ( )
A. 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B. 生活
C. 精神观念活动
D. 生产
满分:4 分
3.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
A. 人的社会属性
B. 人的生理结构
C. 人的心理状况
D. 人的自然属性
满分:4 分
4. 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是因为( )
A. 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B. 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
C. 理性认识是抽象的,感性认识是具体的
D. 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5.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满分:4 分
6. 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 )
A.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 产品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加大
D. 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满分:4 分
7. “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 )
A. 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B.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C. 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是因人而异的
D. 真理本身是没有自己确定内涵的
满分:4 分
8.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 机械决定论观点
C. 历史宿命论观点
D. 历史循环论观点
满分:4 分
9.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问题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问题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问题
D.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关系的问题
满分:4 分
10. “社会形态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 )
A. 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
D. 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选择无关
满分:4 分
北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同一性表现的有( )
A. 真理和谬论相比较而存在
B. 离开内容没有形式,离开形式没有内容
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 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E.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满分:6 分
2. 下列表述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 )
A. 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
B. 实践是物质性的客观活动
C. 实践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
D. 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E. 实践是人的消极适应环境的活动
满分:6 分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 )
A. 上层建筑不能先于经济基础而建立
B. 上层建筑的变化引起经济基础的变化
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
D.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为它服务
E. 经济基础必须在上层建筑的保护下才能产生
满分:6 分
4. “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 )
A. 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B. 科学与价值的矛盾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E. 质与量的矛盾
满分:6 分
5.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E.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满分:6 分
6. 生产力的特征即( )
A. 生产力具有属人性
B. 生产力具有客观性
C. 生产力具有社会性
D. 生产力具有历史性
E. 生产力具有主观性
满分:6 分
7.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
A.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B. 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D. 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E. 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满分:6 分
8. 在对社会现象进行阶级分析时( )
A. 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
B. 区分基本阶级与非基本阶级
C. 区分阶级对立与阶级差别
D. 区分不同的阶级与不同的阶层
E. 区分国际上的阶级斗争与国内阶级斗争
满分:6 分
9. 社会的基本结构是指( )的辩证统一
A. 经济结构
B. 政治结构
C. 观念结构
D. 生产力结构
E. 生产关系结构
满分:6 分
10. 国家消亡( )
A. 必须以阶级的完全消灭为前提
B. 指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消亡
C. 指必须去推翻国家
D. 指自行消亡
E. 是被迫实行的过程
满分:6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