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项选择题
1.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把职业类型和人格类型分为六种,其中不属于这个分类的是( )。(5.0 分)
利己型和利他型
艺术型和社会型
企业型和常规型
现实型和调研型
知识点: 2.2 个性心理与工作安排
用户解答: 利己型和利他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知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知觉反应,是人们对社会客体特征的整体性的( )。(5.0 分)
客体反应
主体反应
有意识的反应
无意识的反应
知识点: 3.1 群体基本概念
用户解答: 主体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社会态度的功能,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5.0 分)
具有自我防卫的心理功能
具有自我控制的心理功能
具有适应的心理功能
具有自我表现的心理功能
知识点: 3.2 群体动力
用户解答: 具有自我控制的心理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是指被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对成员的态度、认识发生重大影响的非所属群体。(5.0 分)
参照群体
所属群体
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
知识点: 4.1 人际关系概述
用户解答: 参照群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去个性化的特点的是( )。(5.0 分)
群体成员的匿名性
群体成员的公开性
凸显了个人行动
责任的明确性
知识点: 4.2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用户解答: 群体成员的匿名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领导方格理论中的5.5型领导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类的领导方式?( )(5.0 分)
俱乐部型领导
任务第一型领导
中间型领导
调型领导
知识点: 5.2 领导行为理论
用户解答: 中间型领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又叫轮式沟通,属于控制型网络,其中有一个成员是各种信息的汇聚点与传递中心。(5.0 分)
链式沟通网络
星式沟通网络
圈式沟通网络
全通道式沟通网络
知识点: 5.3 领导者的现代性与领导行为
用户解答: 星式沟通网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管理周期理论认为,随着下属由不成熟走向成熟,领导行为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变化,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5.0 分)
专制型
参与型
说服型
命令型
知识点: 6.2 内容型激励理论
用户解答: 专制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个体表现出某种行为后,没有得到奖励或所希望的结果,而使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减少的现象称为( )。(5.0 分)
积极强化
消极强化
惩罚
消退
知识点: 6.3 过程型激励理论
用户解答: 消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目标的( )是指能精确观察和测量的程度。(5.0 分)
实用性
可接受性
具体性
难度
知识点: 7.3 组织变革
用户解答: 具体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是指物质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5.0 分)
结构
组织
联系
态度
知识点: 7.1 组织结构与设计
用户解答: 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不属于组织文化层面的是( )。(5.0 分)
文化层
物质层
制度层
精神层
知识点: 7.2 组织文化
用户解答: 文化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关于个性的特点论述错误的是( )。(5.0 分)
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共同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知识点: 2.2 个性心理与工作安排
用户解答: 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多项选择题
1.若想有效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动机,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具体包括( )。(5.0 分)
领导与员工的关系
期望与现实的关系
工作成绩与奖酬的关系
奖酬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期望与现实的关系 | 工作成绩与奖酬的关系 | 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够影响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致性的因素是( )。(5.0 分)
态度对象和个人的关系
环境压力和态度形成的方式
某人对一件事的态度的强度与他对另一件相关事件的态度强度的差距
个体所持的态度内部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一致程度
个人自身的个性因素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环境压力和态度形成的方式 | 某人对一件事的态度的强度与他对另一件相关事件的态度强度的差距 | 个体所持的态度内部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一致程度 | 个人自身的个性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各种形式的沟通网络中,轮式(星式)沟通的特点表现为( )。(5.0 分)
沟通渠道少
组织成员满意度低
士气低落容易造成混乱,且又费时,影响工作效率
信息经层层筛选、传递过程中容易失真
集中化程度高,解决问题速度快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沟通渠道少 | 组织成员满意度低 | 集中化程度高,解决问题速度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对群体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表现在以下( )方面。(5.0 分)
有利于形成群体意识
增加群体成员沟通机会
增强群体成员的满意感
提高生产效率
对改革形成阻力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有利于形成群体意识 | 增加群体成员沟通机会 | 增强群体成员的满意感 | 对改革形成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组成领导权力影响力的因素有( )。(5.0 分)
职位因素
资历因素
才能因素
品格因素
传统因素
知识点:
用户解答: 职位因素 | 资历因素 | 传统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ERG理论与马斯洛理论比较,不同的之处在于( )。(5.0 分)
提出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当高一级需要受挫后,会产生倒退现象
提出了优势需要概念
不强调层次顺序,满足程度越低的需要越为人们所渴望
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往往会增强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当高一级需要受挫后,会产生倒退现象 | 不强调层次顺序,满足程度越低的需要越为人们所渴望 | 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往往会增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关于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5.0 分)
个体的一种行为同时受到多种动机的支配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动机和行为的后果不一致
动机和行为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动机和行为的起因不一样
知识点:
用户解答: 个体的一种行为同时受到多种动机的支配 | 动机和行为的后果不一致 | 动机和行为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1.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把职业类型和人格类型分为六种,其中不属于这个分类的是( )。(5.0 分)
利己型和利他型
艺术型和社会型
企业型和常规型
现实型和调研型
知识点: 2.2 个性心理与工作安排
用户解答: 利己型和利他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知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知觉反应,是人们对社会客体特征的整体性的( )。(5.0 分)
客体反应
主体反应
有意识的反应
无意识的反应
知识点: 3.1 群体基本概念
用户解答: 主体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社会态度的功能,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5.0 分)
具有自我防卫的心理功能
具有自我控制的心理功能
具有适应的心理功能
具有自我表现的心理功能
知识点: 3.2 群体动力
用户解答: 具有自我控制的心理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是指被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对成员的态度、认识发生重大影响的非所属群体。(5.0 分)
参照群体
所属群体
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
知识点: 4.1 人际关系概述
用户解答: 参照群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去个性化的特点的是( )。(5.0 分)
群体成员的匿名性
群体成员的公开性
凸显了个人行动
责任的明确性
知识点: 4.2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用户解答: 群体成员的匿名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领导方格理论中的5.5型领导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类的领导方式?( )(5.0 分)
俱乐部型领导
任务第一型领导
中间型领导
调型领导
知识点: 5.2 领导行为理论
用户解答: 中间型领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又叫轮式沟通,属于控制型网络,其中有一个成员是各种信息的汇聚点与传递中心。(5.0 分)
链式沟通网络
星式沟通网络
圈式沟通网络
全通道式沟通网络
知识点: 5.3 领导者的现代性与领导行为
用户解答: 星式沟通网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管理周期理论认为,随着下属由不成熟走向成熟,领导行为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变化,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5.0 分)
专制型
参与型
说服型
命令型
知识点: 6.2 内容型激励理论
用户解答: 专制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个体表现出某种行为后,没有得到奖励或所希望的结果,而使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减少的现象称为( )。(5.0 分)
积极强化
消极强化
惩罚
消退
知识点: 6.3 过程型激励理论
用户解答: 消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目标的( )是指能精确观察和测量的程度。(5.0 分)
实用性
可接受性
具体性
难度
知识点: 7.3 组织变革
用户解答: 具体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是指物质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5.0 分)
结构
组织
联系
态度
知识点: 7.1 组织结构与设计
用户解答: 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不属于组织文化层面的是( )。(5.0 分)
文化层
物质层
制度层
精神层
知识点: 7.2 组织文化
用户解答: 文化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关于个性的特点论述错误的是( )。(5.0 分)
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共同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知识点: 2.2 个性心理与工作安排
用户解答: 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多项选择题
1.若想有效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动机,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具体包括( )。(5.0 分)
领导与员工的关系
期望与现实的关系
工作成绩与奖酬的关系
奖酬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期望与现实的关系 | 工作成绩与奖酬的关系 | 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够影响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致性的因素是( )。(5.0 分)
态度对象和个人的关系
环境压力和态度形成的方式
某人对一件事的态度的强度与他对另一件相关事件的态度强度的差距
个体所持的态度内部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一致程度
个人自身的个性因素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环境压力和态度形成的方式 | 某人对一件事的态度的强度与他对另一件相关事件的态度强度的差距 | 个体所持的态度内部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一致程度 | 个人自身的个性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各种形式的沟通网络中,轮式(星式)沟通的特点表现为( )。(5.0 分)
沟通渠道少
组织成员满意度低
士气低落容易造成混乱,且又费时,影响工作效率
信息经层层筛选、传递过程中容易失真
集中化程度高,解决问题速度快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沟通渠道少 | 组织成员满意度低 | 集中化程度高,解决问题速度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对群体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表现在以下( )方面。(5.0 分)
有利于形成群体意识
增加群体成员沟通机会
增强群体成员的满意感
提高生产效率
对改革形成阻力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有利于形成群体意识 | 增加群体成员沟通机会 | 增强群体成员的满意感 | 对改革形成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组成领导权力影响力的因素有( )。(5.0 分)
职位因素
资历因素
才能因素
品格因素
传统因素
知识点:
用户解答: 职位因素 | 资历因素 | 传统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ERG理论与马斯洛理论比较,不同的之处在于( )。(5.0 分)
提出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当高一级需要受挫后,会产生倒退现象
提出了优势需要概念
不强调层次顺序,满足程度越低的需要越为人们所渴望
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往往会增强
知识点:
用户解答: 当高一级需要受挫后,会产生倒退现象 | 不强调层次顺序,满足程度越低的需要越为人们所渴望 | 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往往会增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关于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5.0 分)
个体的一种行为同时受到多种动机的支配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动机和行为的后果不一致
动机和行为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动机和行为的起因不一样
知识点:
用户解答: 个体的一种行为同时受到多种动机的支配 | 动机和行为的后果不一致 | 动机和行为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