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法理学》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随机)第1份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法理学 2015-03-17 12:08:27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一法律规则属于
A. 标准性规则
B. 授权性归则
C. 强行性规则
D. 命令性规则
满分:2 分
2. 根据权利和义务所体现的(),亦即它们在权利义务体系中的地位、功能及社会价值,可划分为基本权利和义务与普通权利和义务。
A. 存在形态
B. 对人们的效力范围
C. 因果联系
D. 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的重要程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从守法者的角度来给法下定义,认为法是
A. 命令
B. 约束行为的规范
C. 法官的判决
D. 工具
满分:2 分
4. ( ) 是违反宪法而应当承担的法定不利后果 。
A. 民事法律责任
B. 行政法律责任
C. 刑事法律责任
D. 违宪责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主体之间的( )关系.
A. 权利和义务
B. 人身
C. 财产
D. 身份
满分:2 分
6. 从权利和义务的( )可划分为应有权利和义务、习惯权利和义务、法定权利和义务、现实权利和义务。
A. 存在形态
B. 内容形式
C. 对人们的效力范围
D. 因果联系
满分:2 分
7. 法学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有关法律的学科体系,它属于
A. 社会学范畴
B. 政治学范畴
C. 历史学范畴
D. 自然科学范畴
满分:2 分
8. ( )是指法的基本成分 , 即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
A. 法的本质
B. 法的性质
C. 法的要素
D. 法的特征
满分:2 分
9. 法是政治活动和实现( )的一种常规形式.
A. 法律目标
B. 共同富裕
C. 社会平衡
D. 政治目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 ) 是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相继、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律制度对新法律制度的影响和新法律制度对旧法律制度的承接和继受。
A. 法律移植
B. 法制改革
C. 法律继承
D. 法律发展
满分:2 分
11. 法的渊源的()和功用是重要的。
A. 形式
B. 价值
C. 意义
D. 表现
满分:2 分
12. ( ) 是在对各国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历史渊源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
A. 法系
B. 判例法
C. 大陆法
D. 法制概况
满分:2 分
13. 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广泛的思潮 ,发轫于
A. 19世纪30年代
B. 19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3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这两位科学巨人合著的( )是马克思主义法学诞生的标志。
A. 《德意志意识形态》
B. 《共产党宣言》
C. 《资本论》
D. 《反杜林论》
满分:2 分
15. ( )是指法的基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
A. 法的本质
B. 法的性质
C. 法的要素
D. 法的特征
满分:2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在我过法律规定和法律实践中,免责的条件和方式主要有 .
A. 时效免责
B. 不诉免责
C. 自首、立功免责
D. 协议免责
E. 自主免责
满分:4 分
2. 根据行为主体性质和特点可将法律行为分为
A. 个人行为与集体行为、国家行为
B. 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C. 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D. 主行为与从行为
E. 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满分:4 分
3. 正当程序的特征包括 .
A. 分化在正当程序中占据重要位置
B. 有意识地思维阻隔
C. 直观的公正
D. 对立意见的交涉
E. 鲜明的形式理性
满分:4 分
4. 法学的基本方法有.
A. 阶级分析法
B. 价值分析法
C. 实证分析法
D. 理论分析法
E. 行为分析法
满分:4 分
5. 社会学主要研究()和()的宏观问题。
A. 社会结构
B. 人类发展
C. 社会进程
D. 法律发展
E. 法学体系
满分:4 分
6. 从层次上,我国的法学教育分为()()()和()。
A. 中等专科教育
B. 高等专科教育
C. 本科教育
D. 研究生教育
E. 专业职业教育
满分:4 分
7. 世界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包括 .
A. 外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B. 内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C. 混合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D. 统一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E. 趋同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满分:4 分
8.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体现在()
A. 法律渊源不同
B. 法律结构不同
C. 法律体系不同
D. 法官权限
E. 诉讼程序不同
满分:4 分
9. 当代中国法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包括()
A. 政法体制改革
B. 法律体系的重构
C. 法律精神的转换
D. 法律制度的完善
E. 立法程序的强化
满分:4 分
10. 法律继承的理由和根据在于 .
A. 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法律继承性的客观存在
B. 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律发展过程的延续性和继承性
C. 法律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共同性决定了法律继承的必要性
D. 法律发展的历史事实也验证了法律的继承性
E. 法律作为人类的社会规则要求法律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满分:4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体系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 ,具有合法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导向,通过程序的时空要素来指引人们的法律行为按照一定的指向和标准在时间上得以延续,在空间上得以进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最近几十年,主流意识形态是法的渊源乃至于法的指导思想 ,但法律学说很少成为法的渊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在当代中国,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法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法律行为可以作为法律事实而存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哲学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和概括。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规则是由权威部门颁行的或社会习俗中包含的关于人们行为的准则 、标准、规定等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现代化是一个连续的概念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责任的 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所谓法律关系的确认,就是指法律规定的机关或个人审查在形式上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意义和效力,并给予法律上的认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当代中国法律制度属于社会主义历史类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法是“被奉为法律 ”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法律发展的历史事实验证了法律的继承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在人治社会里,法律规则具有最高或最终的效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