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以及法所定型化的权利和义务及其界限,归根结底是由这一阶级的( )决定的。
A. 生产力
B. 物质生活条件
C. 阶级构成
D. 政权属性
满分:3 分
2. ()是在对各国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历史渊源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
A. 法系
B. 判例法
C. 大陆法
D. 法制概况
满分:3 分
3. 从法的历史类型发生更替的方式上看,新历史类型的法取代就历史类型的法都是在( ) 的过程中实现的。
A. 社会革命
B. 民族战争
C. 历史变革
D. 阶级演变
满分:3 分
4. ( )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根据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判断、认定归结和执行法律责任的活动。
A. 归责
B. 宣判
C. 结案
D. 执行
满分:3 分
5. 法是调整( )的社会规范。
A. 社会关系
B. 国家运转
C. 人的行为
D. 政治关系
满分:3 分
6. ( )是法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A. 法的现象
B. 法的本质
C. 法的形式
D. 法的体系
满分:3 分
7.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 , 具有
A. 政治性
B. 制裁性
C. 历史性
D. 合法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法律关系是体现( ) 的特种社会关系 .
A. 意志性
B. 阶级性
C. 合法性
D. 历史性
满分:3 分
9.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和法律理论丰富了()宝库。
A. 社会主义政治
B.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C. 马克思主义法学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满分:3 分
10. 社会学主要研究( )的宏观问题。
A. 社会结构和社会进程
B. 人类群体和人类发展
C. 社会规则和社会生产力
D. 法律发展和法学体系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特征有 .
A. 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B. 国家意志与客观规律的统一
C. 权利确认与权利保障的统一
D. 强制实施与自觉遵守的统一
E. 一国与两制的统一
满分:3 分
2. 在十九世纪前期法学基本上是( )和 ( )的法学。
A. 统治者
B. 哲学家
C. 政治学家
D. 历史学家
E. 公民
满分:3 分
3. 法律移植要注意本国法与外国法之间的
A. 原则性
B. 同构性
C. 兼容性
D. 排斥性
E. 吸收性
满分:3 分
4. 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出现意味着一种与中世纪神权世界观相对立的法权世界观的出现这一世界观的核心是()()()和()。
A. 自由
B. 平等
C. 人权
D. 法制
E. 人民主权
满分:3 分
5. 实证分析法的具体形态包括 .
A. 社会调查法
B. 历史考察法
C. 比较的方法
D. 逻辑分析的方法
E. 语义分析方法
满分:3 分
6. 按照法律规则的内容,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
A. 授权性规则
B. 义务性规则
C. 权义复合规则
D. 强制性规则
E. 标准性规则
满分:3 分
7. 法学的基本方法有.
A. 阶级分析法
B. 价值分析法
C. 实证分析法
D. 理论分析法
E. 行为分析法
满分:3 分
8. 21 世纪的中国法理学将呈现出哪些基本的发展趋势。
A. 科学形象的确立
B. 实践功的曾强
C. 学术流派的多样化
D. 科技互动更加深入
E. 国际化趋势更为明显
满分:3 分
9. 世界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包括 .
A. 外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B. 内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C. 混合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D. 统一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E. 趋同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满分:3 分
10.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包括 :
A. 责任法定原则
B. 因果联系原则
C. 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
D. 责任自负原则
E. 上诉不加刑原则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法理学的理论对法学研究具有方法论价值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争取法律主权的斗争往往成为外发型法制现代化国家从事法制变革运动的重要目标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古罗马法律制度是古代西方世界法律制度发展的顶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及其规律和规则的科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在某种意义上,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精神文明以法治文明为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责任的 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到了20世纪初,所有权的滥用开始受到限制,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现代法制区别于近代法制的重要标志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封建社会的惩罚方式带有任意性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由于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必然产生法,国家与法都是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这是法产生的根本原因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因果关系是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调整因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在人治社会里,法律规则具有最高或最终的效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根据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内容要求,可以分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法制完善是法律继承和法律移植的前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 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行为认知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意义和后果的认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一定社会、地域或国度的法律发展,总有其自身特定的价值系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在法律史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首次出现在1789 年的《法国人权宣言》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以及法所定型化的权利和义务及其界限,归根结底是由这一阶级的( )决定的。
A. 生产力
B. 物质生活条件
C. 阶级构成
D. 政权属性
满分:3 分
2. ()是在对各国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历史渊源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
A. 法系
B. 判例法
C. 大陆法
D. 法制概况
满分:3 分
3. 从法的历史类型发生更替的方式上看,新历史类型的法取代就历史类型的法都是在( ) 的过程中实现的。
A. 社会革命
B. 民族战争
C. 历史变革
D. 阶级演变
满分:3 分
4. ( )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根据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判断、认定归结和执行法律责任的活动。
A. 归责
B. 宣判
C. 结案
D. 执行
满分:3 分
5. 法是调整( )的社会规范。
A. 社会关系
B. 国家运转
C. 人的行为
D. 政治关系
满分:3 分
6. ( )是法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A. 法的现象
B. 法的本质
C. 法的形式
D. 法的体系
满分:3 分
7.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 , 具有
A. 政治性
B. 制裁性
C. 历史性
D. 合法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法律关系是体现( ) 的特种社会关系 .
A. 意志性
B. 阶级性
C. 合法性
D. 历史性
满分:3 分
9.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和法律理论丰富了()宝库。
A. 社会主义政治
B.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C. 马克思主义法学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满分:3 分
10. 社会学主要研究( )的宏观问题。
A. 社会结构和社会进程
B. 人类群体和人类发展
C. 社会规则和社会生产力
D. 法律发展和法学体系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特征有 .
A. 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B. 国家意志与客观规律的统一
C. 权利确认与权利保障的统一
D. 强制实施与自觉遵守的统一
E. 一国与两制的统一
满分:3 分
2. 在十九世纪前期法学基本上是( )和 ( )的法学。
A. 统治者
B. 哲学家
C. 政治学家
D. 历史学家
E. 公民
满分:3 分
3. 法律移植要注意本国法与外国法之间的
A. 原则性
B. 同构性
C. 兼容性
D. 排斥性
E. 吸收性
满分:3 分
4. 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出现意味着一种与中世纪神权世界观相对立的法权世界观的出现这一世界观的核心是()()()和()。
A. 自由
B. 平等
C. 人权
D. 法制
E. 人民主权
满分:3 分
5. 实证分析法的具体形态包括 .
A. 社会调查法
B. 历史考察法
C. 比较的方法
D. 逻辑分析的方法
E. 语义分析方法
满分:3 分
6. 按照法律规则的内容,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
A. 授权性规则
B. 义务性规则
C. 权义复合规则
D. 强制性规则
E. 标准性规则
满分:3 分
7. 法学的基本方法有.
A. 阶级分析法
B. 价值分析法
C. 实证分析法
D. 理论分析法
E. 行为分析法
满分:3 分
8. 21 世纪的中国法理学将呈现出哪些基本的发展趋势。
A. 科学形象的确立
B. 实践功的曾强
C. 学术流派的多样化
D. 科技互动更加深入
E. 国际化趋势更为明显
满分:3 分
9. 世界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包括 .
A. 外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B. 内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C. 混合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D. 统一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E. 趋同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满分:3 分
10.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包括 :
A. 责任法定原则
B. 因果联系原则
C. 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
D. 责任自负原则
E. 上诉不加刑原则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法理学的理论对法学研究具有方法论价值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争取法律主权的斗争往往成为外发型法制现代化国家从事法制变革运动的重要目标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古罗马法律制度是古代西方世界法律制度发展的顶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及其规律和规则的科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在某种意义上,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精神文明以法治文明为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责任的 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到了20世纪初,所有权的滥用开始受到限制,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现代法制区别于近代法制的重要标志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封建社会的惩罚方式带有任意性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由于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必然产生法,国家与法都是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这是法产生的根本原因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因果关系是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调整因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在人治社会里,法律规则具有最高或最终的效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根据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内容要求,可以分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法制完善是法律继承和法律移植的前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 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行为认知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意义和后果的认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一定社会、地域或国度的法律发展,总有其自身特定的价值系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在法律史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首次出现在1789 年的《法国人权宣言》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