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所谓强化程序是指在强化频率和可预见性上的各种模式。强化程序可以分为( )两大类。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连续强化
D. 间歇强化
满分:2.5 分
2. 创设问题情境是通过“设疑”引起认知矛盾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
A. 问题要小而具体;
B. 问题要新颖有趣;
C. 要有适当的难度;
D. 要富有启发性。
满分:2.5 分
3. 教师的威信有:
A. 权力威信;
B. 信服威信
C. 知识威信
D. 人品威信
满分:2.5 分
4. 有效的讲授教学需要运用以下技巧()
A. 提供先行组织者
B. 提供信息加工时间
C. 提供总结
D. 组织讨论
满分:2.5 分
5. 资源管理策略包括( )
A. 时间管理策略
B. 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C. 努力管理策略
D. 寻求支持策略
满分:2.5 分
6. 弗拉维尔认为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因素有( )
A. 可用性缺陷
B. 产生性缺陷
C. 认知结构
D. 能力倾向
满分:2.5 分
7. 能倾与教学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可以概括如下()
A. 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
B. 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
C. 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倾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D. 对于能倾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预先训练,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先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倾水平。
满分:2.5 分
8.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哪些影响:( )
A. 影响活动的选择
B. 影响努力的程度
C.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D. 影响任务的完成
满分:2.5 分
9. 维纳(1974)认为,在某些成就任务上成功和失败时,人们倾向于把结果归因于以下几个原因:( )。
A. 能力
B. 努力
C. 任务难度
D. 运气
满分:2.5 分
10. 为了使成绩报告能起到加强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作用,教师在向学生及其家长报告测验成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分数报告力术准确、全面和( )
A. 要对评分的标准或分数的含义作出适当的解释。
B. 要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分数或等第通常不具有绝对的价值,只代表一种相对的意义。
C. 鼓励学生本人参与对测验分数的解释,并用非测验因素如测验时的主观状态、平时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对取得的学习成绩加以补充说明或归因
D. 从保护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的角度,成绩的报告不要采取公开的形式,而应采用一对一的形式。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认知策略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认知策略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由于他人同时参加而使个人有意“偷懒”,从而降低个人人活动效率的现象叫做社会阻抑或叫社会干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负强化也叫消极强化是指当某一刺激出现时所产生的行为减弱的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负强化是使某一行为出现的频率减少而不是增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准备性评价是指在教学之前为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制订计划和自我调节学习就属于元认和策略的范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如果没有对别人评价的关心,即使他人在场,也不会发生社会助长或干扰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能力倾向,简称能倾,是指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稳定的特质性因素,如能力、认知类型、性格、动机等,能倾是学习准备的一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越强 ,学习效率就越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成正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外部强化能提高动机水平 ,所以是万能的,应在实践中极力推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所谓强化程序是指在强化频率和可预见性上的各种模式。强化程序可以分为( )两大类。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连续强化
D. 间歇强化
满分:2.5 分
2. 创设问题情境是通过“设疑”引起认知矛盾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
A. 问题要小而具体;
B. 问题要新颖有趣;
C. 要有适当的难度;
D. 要富有启发性。
满分:2.5 分
3. 教师的威信有:
A. 权力威信;
B. 信服威信
C. 知识威信
D. 人品威信
满分:2.5 分
4. 有效的讲授教学需要运用以下技巧()
A. 提供先行组织者
B. 提供信息加工时间
C. 提供总结
D. 组织讨论
满分:2.5 分
5. 资源管理策略包括( )
A. 时间管理策略
B. 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C. 努力管理策略
D. 寻求支持策略
满分:2.5 分
6. 弗拉维尔认为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因素有( )
A. 可用性缺陷
B. 产生性缺陷
C. 认知结构
D. 能力倾向
满分:2.5 分
7. 能倾与教学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可以概括如下()
A. 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
B. 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
C. 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倾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D. 对于能倾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预先训练,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先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倾水平。
满分:2.5 分
8.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哪些影响:( )
A. 影响活动的选择
B. 影响努力的程度
C.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D. 影响任务的完成
满分:2.5 分
9. 维纳(1974)认为,在某些成就任务上成功和失败时,人们倾向于把结果归因于以下几个原因:( )。
A. 能力
B. 努力
C. 任务难度
D. 运气
满分:2.5 分
10. 为了使成绩报告能起到加强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作用,教师在向学生及其家长报告测验成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分数报告力术准确、全面和( )
A. 要对评分的标准或分数的含义作出适当的解释。
B. 要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分数或等第通常不具有绝对的价值,只代表一种相对的意义。
C. 鼓励学生本人参与对测验分数的解释,并用非测验因素如测验时的主观状态、平时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对取得的学习成绩加以补充说明或归因
D. 从保护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的角度,成绩的报告不要采取公开的形式,而应采用一对一的形式。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认知策略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认知策略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由于他人同时参加而使个人有意“偷懒”,从而降低个人人活动效率的现象叫做社会阻抑或叫社会干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负强化也叫消极强化是指当某一刺激出现时所产生的行为减弱的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负强化是使某一行为出现的频率减少而不是增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准备性评价是指在教学之前为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制订计划和自我调节学习就属于元认和策略的范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如果没有对别人评价的关心,即使他人在场,也不会发生社会助长或干扰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能力倾向,简称能倾,是指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稳定的特质性因素,如能力、认知类型、性格、动机等,能倾是学习准备的一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越强 ,学习效率就越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成正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外部强化能提高动机水平 ,所以是万能的,应在实践中极力推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