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发的重要意义在于( )。
A. 适应了21世纪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B. 重申了教育的战略地位
C. 指明了教育未来发展的原则
D. 教育未来改革和发展指明了目标
满分:3 分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原则,即( )。
A. 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
B. 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C. 政府给学校的拨款要逐年增长
D. 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满分:3 分
3. 《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两大战略重点是( )。
A. 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B. 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
C. 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
D. 推进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
满分:3 分
4. 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计算机教室的配备包括( )。
A. 卫星接收系统
B. 多媒体教室
C. DVD播放机
D. 教学光盘播放设备
满分:3 分
5.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 )。
A. 研究性学习
B. 社区服务
C. 劳动技术教育
D. 信息技术教育
满分:3 分
6.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其中省级的权责有( )。
A. 加强教育统筹规划
B. 审定教科书
C. 确定课程设置
D. 安排对下级转移支付资金
满分:3 分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要加快改革( )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
A. 会考
B. 招生考试
C. 评价
D. 课程
满分:3 分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发的重要意义表现在( )。
A. 开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新体系
B. 明确了人才质量规格
C. 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D. 明确了21世纪初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满分:3 分
9.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坚持“三个有利于”,即( )。
A. 有利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B. 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全社会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C.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 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满分:3 分
10.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所指的实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的措施包括( )。
A. 加强产学研合作
B. 发展大型校办科技企业
C. 建立若干个以高校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D.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教育发展战略是以高等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学光盘播放点的配备对象是乡中心小学和村完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深化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分级办学、中央统一管理的体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关于办学体制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缴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我国要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以政府办学为主。(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教育发展战略是以高等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鼓励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教育部提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应当采取“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在落实”的原则,这里所说的“重在落实”,是要明确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在实施《行动计划》过程中相应的权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1985年后,在农村出现了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的体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国家不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而是支持通过学校教育提升国民素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绿色证书”是农民从业的岗位合格证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要有利于改造薄弱学校,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及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发的重要意义在于( )。
A. 适应了21世纪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B. 重申了教育的战略地位
C. 指明了教育未来发展的原则
D. 教育未来改革和发展指明了目标
满分:3 分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原则,即( )。
A. 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
B. 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C. 政府给学校的拨款要逐年增长
D. 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满分:3 分
3. 《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两大战略重点是( )。
A. 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B. 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
C. 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
D. 推进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
满分:3 分
4. 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计算机教室的配备包括( )。
A. 卫星接收系统
B. 多媒体教室
C. DVD播放机
D. 教学光盘播放设备
满分:3 分
5.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 )。
A. 研究性学习
B. 社区服务
C. 劳动技术教育
D. 信息技术教育
满分:3 分
6.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其中省级的权责有( )。
A. 加强教育统筹规划
B. 审定教科书
C. 确定课程设置
D. 安排对下级转移支付资金
满分:3 分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要加快改革( )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
A. 会考
B. 招生考试
C. 评价
D. 课程
满分:3 分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发的重要意义表现在( )。
A. 开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新体系
B. 明确了人才质量规格
C. 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D. 明确了21世纪初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满分:3 分
9.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坚持“三个有利于”,即( )。
A. 有利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B. 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全社会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C.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 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满分:3 分
10.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所指的实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的措施包括( )。
A. 加强产学研合作
B. 发展大型校办科技企业
C. 建立若干个以高校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D.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教育发展战略是以高等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学光盘播放点的配备对象是乡中心小学和村完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深化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分级办学、中央统一管理的体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关于办学体制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缴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我国要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以政府办学为主。(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教育发展战略是以高等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鼓励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教育部提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应当采取“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在落实”的原则,这里所说的“重在落实”,是要明确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在实施《行动计划》过程中相应的权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1985年后,在农村出现了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的体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国家不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而是支持通过学校教育提升国民素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绿色证书”是农民从业的岗位合格证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要有利于改造薄弱学校,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及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