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A. 人口出生率
B. 产值利润率
C. 恩格尔系数
D. 工农业产值比
满分:2 分
2. 时间数列的项数是9,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有()个。
A. 8
B. 9
C. 10
D. 7
满分:2 分
3. 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A. 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满分:2 分
4. 依据报告期销售额和个体价格指数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是()。
A. 综合指数
B. 算术平均数指数
C. 可变指数
D. 调和平均数指数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若要观察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展现出来的总态势,需要测定现象的() 。
A. 季节变动
B. 循环变动
C. 长期趋势
D. 不规则变动
满分:2 分
6. 众数的计算()。
A. 只适合变量数列
B. 只适合品质数列
C. 既适合变量数列又适合品质数列
D. 两者都不适合
满分:2 分
7. 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5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A. 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 普查
满分:2 分
8. 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头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
A. 简单平均法
B. 几何平均法
C. 加权序时平均法
D. 首尾折半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某市居民以同样多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
A. 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 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C. 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
D. 单相关还是复相关
满分:2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某商业企业今年与去年相比,各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为117.5%,这一结果说明 ()
A. 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上涨17.5%
B. 商品零售额上涨17.5%
C. 由于价格提高使零售额增长17.5%
D. 由于价格提高使零售额减少17.5%
E. 商品零售额增长17.5%
满分:2 分
2.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 国民生产总值
B. 人口密度
C. 全国人口总数
D. 投资效果系数
E. 工程成本降低率
满分:2 分
3. 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A.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B. 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 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
D.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
E.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或100%)
满分:2 分
4. 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的就业情况,那么()
A. 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 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 成个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 某人的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E. “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满分:2 分
5. 众数是()
A. 位置平均数
B. 总体中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C.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D. 适用于总体单位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
满分:2 分
6. 编制综合法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 平衡作用
B. 同度量作用
C. 权数作用
D. 平均作用
E. 比较作用
满分:2 分
7.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 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
A. 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
B. 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
C. 199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
D. 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
E. 199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儿
满分:2 分
8.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有()
A. 数量性
B. 总体性
C. 同质性
D. 变异性
E. 客观性
满分:2 分
9. 指出下列各总体哪些是可相加总体()
A. 全部工业企业总体
B. 人口总体
C. 固定资产总体
D. 产品产量总体
E. 企业职工人数总体
满分:2 分
10. 时期数列的特点有()
A.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B.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C. 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
D. 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E. 数列中的指标数值通常通过间断登记取得
满分:2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根据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变动特征,可供选择的分组方式有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两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集中趋势的测度主要包括众数,中位数,四分位数,数值平均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简单几何平均数适用于计算分组数列的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众数只能适用于测度定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集中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加权几何平均数适用于计算未分组数列的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直方图不用于定量数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众数都落在数据集合的中间区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简单分组只说明社会现象某一方面的分配状况或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变量值未分组情况下,如果总体单位数n是奇数,则居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是唯一确定的,这个位置的变量值就是中位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1. 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2. 离散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3. 有些数列如果分布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或最高峰点,众数也可能不存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4. 品质标志不能转变为统计指标数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5. 相对指标数列是由一系列同类平均指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时间数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6. 在组距分配数列中众数所在组为分配数列次数最多的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7.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的算术平均数都是通过具体数值计算,反映整体的一般水平,两者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8. 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的离差之和等于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9. 中位数是指对样本数据由小到大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0. 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等于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A. 人口出生率
B. 产值利润率
C. 恩格尔系数
D. 工农业产值比
满分:2 分
2. 时间数列的项数是9,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有()个。
A. 8
B. 9
C. 10
D. 7
满分:2 分
3. 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A. 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满分:2 分
4. 依据报告期销售额和个体价格指数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是()。
A. 综合指数
B. 算术平均数指数
C. 可变指数
D. 调和平均数指数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若要观察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展现出来的总态势,需要测定现象的() 。
A. 季节变动
B. 循环变动
C. 长期趋势
D. 不规则变动
满分:2 分
6. 众数的计算()。
A. 只适合变量数列
B. 只适合品质数列
C. 既适合变量数列又适合品质数列
D. 两者都不适合
满分:2 分
7. 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5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A. 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 普查
满分:2 分
8. 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头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
A. 简单平均法
B. 几何平均法
C. 加权序时平均法
D. 首尾折半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某市居民以同样多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
A. 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 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C. 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
D. 单相关还是复相关
满分:2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某商业企业今年与去年相比,各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为117.5%,这一结果说明 ()
A. 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上涨17.5%
B. 商品零售额上涨17.5%
C. 由于价格提高使零售额增长17.5%
D. 由于价格提高使零售额减少17.5%
E. 商品零售额增长17.5%
满分:2 分
2.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 国民生产总值
B. 人口密度
C. 全国人口总数
D. 投资效果系数
E. 工程成本降低率
满分:2 分
3. 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A.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B. 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 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
D.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
E.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或100%)
满分:2 分
4. 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的就业情况,那么()
A. 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 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 成个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 某人的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E. “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满分:2 分
5. 众数是()
A. 位置平均数
B. 总体中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C.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D. 适用于总体单位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
满分:2 分
6. 编制综合法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 平衡作用
B. 同度量作用
C. 权数作用
D. 平均作用
E. 比较作用
满分:2 分
7.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 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
A. 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
B. 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
C. 199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
D. 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
E. 199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儿
满分:2 分
8.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有()
A. 数量性
B. 总体性
C. 同质性
D. 变异性
E. 客观性
满分:2 分
9. 指出下列各总体哪些是可相加总体()
A. 全部工业企业总体
B. 人口总体
C. 固定资产总体
D. 产品产量总体
E. 企业职工人数总体
满分:2 分
10. 时期数列的特点有()
A.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B.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C. 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
D. 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E. 数列中的指标数值通常通过间断登记取得
满分:2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根据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变动特征,可供选择的分组方式有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两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集中趋势的测度主要包括众数,中位数,四分位数,数值平均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简单几何平均数适用于计算分组数列的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众数只能适用于测度定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集中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加权几何平均数适用于计算未分组数列的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直方图不用于定量数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众数都落在数据集合的中间区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简单分组只说明社会现象某一方面的分配状况或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变量值未分组情况下,如果总体单位数n是奇数,则居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是唯一确定的,这个位置的变量值就是中位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1. 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2. 离散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3. 有些数列如果分布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或最高峰点,众数也可能不存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4. 品质标志不能转变为统计指标数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5. 相对指标数列是由一系列同类平均指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时间数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6. 在组距分配数列中众数所在组为分配数列次数最多的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7.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的算术平均数都是通过具体数值计算,反映整体的一般水平,两者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8. 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的离差之和等于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9. 中位数是指对样本数据由小到大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0. 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等于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