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戏剧性的重要来源:( )
A. 冲突
B. 动作
C. 语言
D. 表情
满分:3 分
2. 下列对阅读先见在阅读活动中的作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先见的存在与否决定着误读现象是否会产生
B. 阅读先见决定着阅读活动中的思维指向
C. 阅读先见影响着阅读活动的进程
D. 阅读先见还影响着阅读活动的结果――阅读效果
满分:3 分
3. 对于诗歌而言,( )是诸种心理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
A. 情感
B. 情节
C. 思维
D. 理想
满分:3 分
4. ( )是以情感为表现目的和表现对象的作品。
A. 叙事性作品
B. 说明性作品
C. 抒情性作品
D. 议论性作品
满分:3 分
5.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行为都是早在最初的文艺论著中就进行的工作。
A. 文学创作
B. 文学分类
C. 文学翻译
D. 文学鉴赏
满分:3 分
6. 阅读活动丰富和多样化的决定因素是( )
A. 阅读心态
B. 阅读身份
C. 阅读期待
D. 阅读立场
满分:3 分
7. 作品中作家为了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是( )
A. 作家本人
B. 抒情主人公
C. 反面人物
D. 现实人物
满分:3 分
8. “文学文本只有当其被阅读时才能起反应”,这句话的作者是( )
A. 姚斯
B. 伊瑟尔
C. 伽达默尔
D. 海德格尔
满分:3 分
9. 小说摹仿以及再现现实生活的手段是:( )
A. 叙事
B. 纪实
C. 抒情
D. 描写
满分:3 分
10. ( )是作家直接面对读者袒露自己个性的文体。
A. 散文
B. 小说
C. 诗歌
D. 戏剧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阅读立场主要包括( )
A. 绝对立场
B. 相对立场
C. 主观立场
D. 客观立场
满分:3 分
2. 语言的节奏是指语音的( )的合乎规律的重复。
A. 高低
B. 强弱
C. 长短
D. 快慢
满分:3 分
3.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文学中都存在着( )的分别。
A. 翻译文学
B. 本土文学
C. 母语文学
D. 异地文学
满分:3 分
4. 悖论和反讽的抒情效果主要表现在( )。
A. 表达多重心理内涵
B. 复杂矛盾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C. 使思想情感表达更鲜明
D. 具有战斗力
满分:3 分
5. 情感的产生以客观世界为基础,但它又与( )有着深刻的联系。
A. 情感态度的道德原则
B. 价值观念
C. 作家的人格
D. 爱憎情感
满分:3 分
6. 通常而言小说三要素是指( )
A. 环境
B. 情节
C. 语言
D. 人物
满分:3 分
7. 戏剧按照表现的质料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
A. 话剧
B. 歌剧
C. 舞剧
D. 喜剧
满分:3 分
8. 诗歌音乐性表现在:( )
A. 节奏
B. 顿
C. 押韵
D. 旋律
满分:3 分
9. 抒情性作品通常包括有( )
A. 抒情诗
B. 抒情戏剧
C. 抒情散文
D. 抒情小品
满分:3 分
10. 文学阅读的基本目的包括( )
A. 知识的需要
B. 审美的需要
C. 评价的需要
D. 娱乐的需要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在摹仿的对象上,“喜剧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作为抒情话语,对比主要不体现在形式上,而重在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者是常常借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来传达内心抽象的思想感情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我国古典的小说理论主要是人物中心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阅读先见作为读者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主观先见和心理定势,在阅读活动中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19世纪以来,小说家们创造了心理分析、客观投射、内心独白、意识流等多种多样的心理描写手段,使小说成为勘探灵魂深度的最有效的武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中国最早的小说形态,是在深厚的史传叙事传统的孕育下兴起于魏晋时期的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对于诗歌而言,情感是多种心理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文学形象体系所蕴含的意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同样会受社会历史变迁等因素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法国“新小说”派曾以“静物写生”的方式写小说,将人从小说中驱逐出去,这不过是个极端的试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阅读活动是指对文学作品的具体阅读阶段,即人们对文学文本的意义进行理解和把握的现实的心理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早期的诗歌和音乐密不可分,后来诗歌和音乐分化开来了,所以音乐的特质就没有保留在诗歌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小说最大的特点恰恰在于它是“假”的,要有虚构,小说才能 写得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用动作和语言当众表演,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在文学体裁中,小说是最讲究真实性的文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在现代文学理论中,人们已经普遍地把文学文本视为一个开放的结构,强调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了文学作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对于诗歌而言,情感是诸种心理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高雅文学直指人生的严肃性,但创作中的功利意识并不淡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即使是在文化相似的群体之间,要想找到严格对应的词汇,也殊非易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对于体裁的分类,雨果认为抒情的、叙事的、戏剧的三种分类应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加以理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戏剧性的重要来源:( )
A. 冲突
B. 动作
C. 语言
D. 表情
满分:3 分
2. 下列对阅读先见在阅读活动中的作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先见的存在与否决定着误读现象是否会产生
B. 阅读先见决定着阅读活动中的思维指向
C. 阅读先见影响着阅读活动的进程
D. 阅读先见还影响着阅读活动的结果――阅读效果
满分:3 分
3. 对于诗歌而言,( )是诸种心理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
A. 情感
B. 情节
C. 思维
D. 理想
满分:3 分
4. ( )是以情感为表现目的和表现对象的作品。
A. 叙事性作品
B. 说明性作品
C. 抒情性作品
D. 议论性作品
满分:3 分
5.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行为都是早在最初的文艺论著中就进行的工作。
A. 文学创作
B. 文学分类
C. 文学翻译
D. 文学鉴赏
满分:3 分
6. 阅读活动丰富和多样化的决定因素是( )
A. 阅读心态
B. 阅读身份
C. 阅读期待
D. 阅读立场
满分:3 分
7. 作品中作家为了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是( )
A. 作家本人
B. 抒情主人公
C. 反面人物
D. 现实人物
满分:3 分
8. “文学文本只有当其被阅读时才能起反应”,这句话的作者是( )
A. 姚斯
B. 伊瑟尔
C. 伽达默尔
D. 海德格尔
满分:3 分
9. 小说摹仿以及再现现实生活的手段是:( )
A. 叙事
B. 纪实
C. 抒情
D. 描写
满分:3 分
10. ( )是作家直接面对读者袒露自己个性的文体。
A. 散文
B. 小说
C. 诗歌
D. 戏剧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阅读立场主要包括( )
A. 绝对立场
B. 相对立场
C. 主观立场
D. 客观立场
满分:3 分
2. 语言的节奏是指语音的( )的合乎规律的重复。
A. 高低
B. 强弱
C. 长短
D. 快慢
满分:3 分
3.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文学中都存在着( )的分别。
A. 翻译文学
B. 本土文学
C. 母语文学
D. 异地文学
满分:3 分
4. 悖论和反讽的抒情效果主要表现在( )。
A. 表达多重心理内涵
B. 复杂矛盾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C. 使思想情感表达更鲜明
D. 具有战斗力
满分:3 分
5. 情感的产生以客观世界为基础,但它又与( )有着深刻的联系。
A. 情感态度的道德原则
B. 价值观念
C. 作家的人格
D. 爱憎情感
满分:3 分
6. 通常而言小说三要素是指( )
A. 环境
B. 情节
C. 语言
D. 人物
满分:3 分
7. 戏剧按照表现的质料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
A. 话剧
B. 歌剧
C. 舞剧
D. 喜剧
满分:3 分
8. 诗歌音乐性表现在:( )
A. 节奏
B. 顿
C. 押韵
D. 旋律
满分:3 分
9. 抒情性作品通常包括有( )
A. 抒情诗
B. 抒情戏剧
C. 抒情散文
D. 抒情小品
满分:3 分
10. 文学阅读的基本目的包括( )
A. 知识的需要
B. 审美的需要
C. 评价的需要
D. 娱乐的需要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在摹仿的对象上,“喜剧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作为抒情话语,对比主要不体现在形式上,而重在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者是常常借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来传达内心抽象的思想感情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我国古典的小说理论主要是人物中心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阅读先见作为读者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主观先见和心理定势,在阅读活动中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19世纪以来,小说家们创造了心理分析、客观投射、内心独白、意识流等多种多样的心理描写手段,使小说成为勘探灵魂深度的最有效的武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中国最早的小说形态,是在深厚的史传叙事传统的孕育下兴起于魏晋时期的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对于诗歌而言,情感是多种心理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文学形象体系所蕴含的意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同样会受社会历史变迁等因素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法国“新小说”派曾以“静物写生”的方式写小说,将人从小说中驱逐出去,这不过是个极端的试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阅读活动是指对文学作品的具体阅读阶段,即人们对文学文本的意义进行理解和把握的现实的心理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早期的诗歌和音乐密不可分,后来诗歌和音乐分化开来了,所以音乐的特质就没有保留在诗歌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小说最大的特点恰恰在于它是“假”的,要有虚构,小说才能 写得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用动作和语言当众表演,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在文学体裁中,小说是最讲究真实性的文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在现代文学理论中,人们已经普遍地把文学文本视为一个开放的结构,强调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了文学作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对于诗歌而言,情感是诸种心理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高雅文学直指人生的严肃性,但创作中的功利意识并不淡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即使是在文化相似的群体之间,要想找到严格对应的词汇,也殊非易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对于体裁的分类,雨果认为抒情的、叙事的、戏剧的三种分类应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加以理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