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进行前后测验等组设计模式具体表述为( )
A. R S1(O1-X-O2);R S2(O3- -O4)
B. R S1(X-O1);R S2( O2)
C. R S1(O1-X1-O2);R S2(O3-X2-O4); R S3(O5-X3-O6)
D. R S1(O1-X-O2);R S2(O3- -O4);R S3( X-O5);R S4( O6)
满分:3 分
2. 按教育( )分,可以分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实验,课程内容与结构改革实验,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实验 , 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实验。
A. 实验内容
B. 实验目的
C. 实验条件控制
D. 实验的具体组织形式
满分:3 分
3. 所罗门四组设计的模 式表达 为( )
A. R S1(O1-X-O2);R S2(O3- -O4)
B. R S1(X-O1);R S2( O2)
C. R S1(O1-X1-O2);R S2(O3-X2-O4); R S3(O5-X3-O6)
D. R S1(O1-X-O2);R S2(O3- -O4);R S3( X-O5);R S4( O6)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 )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也称反应变量或输出变量,它是实验自变量作用于实验对象之后所出现的效果变量。实验者所选择的因变量必须具有可变性,可以由自变量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A. 变量
B. 因变量
C. 自变量
D. 无关变量
满分:3 分
5. 进行单组前后测验设计是对一组被试先进行前测验;然后实施实验处理;最后进行后测验。通过比较前后两次测验的成绩来确定实验的效果。具体的设计模式是 ( )
A. S(X-O)
B. S(O1-X-O2)
C. S(O1-X1-O2)-(O3-X2-O4)
D. S1 (X-O) S2 ( O)
满分:3 分
6. ( )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也称反应变量或输出变量,是实验自变量作用于实验对象之后所出现的效果变量。实验者所选择的因变量是必须具有可变 性,可以由自变量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A. 变量
B. 因变量
C. 自变量
D. 无关变量
满分:3 分
7. 只有后测验的等组设计模式是( )
A. R S1(O1-X-O2);R S2(O3- -O4)
B. R S1(X-O1);R S2( O2)
C. R S1(O1-X1-O2);R S2(O3-X2-O4); R S3(O5-X3-O6)
D. R S1(O1-X-O2);R S2(O3- -O4);R S3( X-O5);R S4( O6)
满分:3 分
8. 所罗门四组设计 的模式是( )
A. R S1(O1-X-O2);R S2(O3- -O4)
B. R S1(X-O1);R S2( O2)
C. R S1(O1-X1-O2);R S2(O3-X2-O4); R S3(O5-X3-O6)
D. R S1(O1-X-O2);R S2(O3- -O4);R S3( X-O5);R S4( O6)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为了叙述方便,R在实验设计中表示( )
A. 表示实验被试
B. 表示被试是经过随机选择和分配的
C. 表示一种实验处理,即实验的自变量
D. 表示一次测试或观察,即实验的因变量的测量
满分:3 分
10. 按( )分,可以分为探索性实验、鉴别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A. 实验内容
B. 实验目的
C. 实验条件控制
D. 实验的具体组织形式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定性研究注重( )
A. 哲学思辨
B. 定量分析
C. 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
D. 逻辑推理
满分:3 分
2. 实地观察的记录 方 式 包 括( )
A. 现场记录
B. 事后记录
C. 利用不同的记录方式
D. 记录不同的观察对象
满分:3 分
3. 定性研究是一种注重( )的研究类型
A. 哲学思辨
B. 定量分析
C. 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
D. 逻辑推理
满分:3 分
4. 制定实验方案包括( )。
A. 问题的提出
B. 实验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实验的对象和方法
C. 操纵实验的具体步骤
D. 实验的组织与领导
满分:3 分
5. 教育实验研究控制的意义有( )
A. A、 有效的控制是准确探索变量之间因果关系
B. 可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存在
C. 可以简化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D. 有效的控制是提高实验研究效度的重要基础
满分:3 分
6. 教育实验设计主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有( )
A. 用什么样的设计适合你的研究问题
B. 有利于验证研究假设
C. 怎样能较好地控制无关因素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D. 如何使研究结果得到推广
满分:3 分
7. 下列属于提高 实验效度的主要措施有( )
A. 被试的选择和安排
B. 实验方法的表述
C. 实验教师的确定
D. 实验程序的控制
满分:3 分
8. 提高教育实验效度的措施由( )
A. 被试的选择和安排
B. 实验方法的表述
C. 实验教师的确定
D. 实验程序的控制、测验技术的运用、师生的参与程度和情感倾向
满分:3 分
9. 进行质的研究设计时主 要内容有( )
A. 研究的现象与问题
B. 研究的背景知识
C.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D. 探讨如何检验研究的质量
满分:3 分
10. 影响实验外在效度的因素有( )
A. 对实验程序的描述
B. 样本的代表性
C. 实验者的主观因素
D. 宽慰效应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前后测验环境的改变,主试人员的明显差异,对问题的说明或提问的方式等的方面的差异等因素不会影响实验的内在效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归纳可分为完全归 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实验室实验立足于现实的教育,以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现有的教育环境为条件,探索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下,改变某种教育因素所产生的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研究者要保证实验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更充分地证明实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不需要解决好实验过程中的控制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教育经验总结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教育实践所得到的事实,通过分析综合教育实践材料,提炼出教育理论的一种研究方 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在研究过程中,实验班应严格按照实验所要求的程序进行,对比班则应 按照常规的方式进行教育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在选择被试的过程中,实验组与控制组的被试不对等就可能产生取样偏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办法防止试验方法的扩散与应用,就会直接影响实验的效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规定完成实验研究的时间表,包括实验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等具体的时间安排。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实验所选的样本具有典型性,能代表的总体范围越广,实验结果就越具有普遍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经验总结法所收集的事实材料,应当是教育实践直接的、最初的形态和反映,但不是理性思维活动得以进行的根本素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运用观察法要注意的事项:要有典型性、要有规律性、要有实用性、要有创新性、注意定性和定量结合、注意先进经验的推广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所罗门设计的缺点在于,综合考虑实验处理和前后测验的影响,可以区分出前测是否对后测的结果产生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霍桑做了一项实验,研究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经验总结法所收集的事实材料,应当是教育实践直接的、最初的形态和反应,但不是理性思维活动得以进行的根本素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关于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没有 统一的具体格式和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量化研究注重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的普遍性、代表性以及其普遍指导意义;质的研究则注重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的个别性、特殊性 ,以此发现问题或提出发现问题的新的角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自然实验法是在现实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下进行的实验研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测量手段是验证实验结果的重要工具,但也可能成为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教育科研的一种传统研究方法 , 历史上许多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都十分重视教育经验的总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进行前后测验等组设计模式具体表述为( )
A. R S1(O1-X-O2);R S2(O3- -O4)
B. R S1(X-O1);R S2( O2)
C. R S1(O1-X1-O2);R S2(O3-X2-O4); R S3(O5-X3-O6)
D. R S1(O1-X-O2);R S2(O3- -O4);R S3( X-O5);R S4( O6)
满分:3 分
2. 按教育( )分,可以分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实验,课程内容与结构改革实验,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实验 , 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实验。
A. 实验内容
B. 实验目的
C. 实验条件控制
D. 实验的具体组织形式
满分:3 分
3. 所罗门四组设计的模 式表达 为( )
A. R S1(O1-X-O2);R S2(O3- -O4)
B. R S1(X-O1);R S2( O2)
C. R S1(O1-X1-O2);R S2(O3-X2-O4); R S3(O5-X3-O6)
D. R S1(O1-X-O2);R S2(O3- -O4);R S3( X-O5);R S4( O6)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 )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也称反应变量或输出变量,它是实验自变量作用于实验对象之后所出现的效果变量。实验者所选择的因变量必须具有可变性,可以由自变量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A. 变量
B. 因变量
C. 自变量
D. 无关变量
满分:3 分
5. 进行单组前后测验设计是对一组被试先进行前测验;然后实施实验处理;最后进行后测验。通过比较前后两次测验的成绩来确定实验的效果。具体的设计模式是 ( )
A. S(X-O)
B. S(O1-X-O2)
C. S(O1-X1-O2)-(O3-X2-O4)
D. S1 (X-O) S2 ( O)
满分:3 分
6. ( )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也称反应变量或输出变量,是实验自变量作用于实验对象之后所出现的效果变量。实验者所选择的因变量是必须具有可变 性,可以由自变量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A. 变量
B. 因变量
C. 自变量
D. 无关变量
满分:3 分
7. 只有后测验的等组设计模式是( )
A. R S1(O1-X-O2);R S2(O3- -O4)
B. R S1(X-O1);R S2( O2)
C. R S1(O1-X1-O2);R S2(O3-X2-O4); R S3(O5-X3-O6)
D. R S1(O1-X-O2);R S2(O3- -O4);R S3( X-O5);R S4( O6)
满分:3 分
8. 所罗门四组设计 的模式是( )
A. R S1(O1-X-O2);R S2(O3- -O4)
B. R S1(X-O1);R S2( O2)
C. R S1(O1-X1-O2);R S2(O3-X2-O4); R S3(O5-X3-O6)
D. R S1(O1-X-O2);R S2(O3- -O4);R S3( X-O5);R S4( O6)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为了叙述方便,R在实验设计中表示( )
A. 表示实验被试
B. 表示被试是经过随机选择和分配的
C. 表示一种实验处理,即实验的自变量
D. 表示一次测试或观察,即实验的因变量的测量
满分:3 分
10. 按( )分,可以分为探索性实验、鉴别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A. 实验内容
B. 实验目的
C. 实验条件控制
D. 实验的具体组织形式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定性研究注重( )
A. 哲学思辨
B. 定量分析
C. 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
D. 逻辑推理
满分:3 分
2. 实地观察的记录 方 式 包 括( )
A. 现场记录
B. 事后记录
C. 利用不同的记录方式
D. 记录不同的观察对象
满分:3 分
3. 定性研究是一种注重( )的研究类型
A. 哲学思辨
B. 定量分析
C. 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
D. 逻辑推理
满分:3 分
4. 制定实验方案包括( )。
A. 问题的提出
B. 实验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实验的对象和方法
C. 操纵实验的具体步骤
D. 实验的组织与领导
满分:3 分
5. 教育实验研究控制的意义有( )
A. A、 有效的控制是准确探索变量之间因果关系
B. 可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存在
C. 可以简化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D. 有效的控制是提高实验研究效度的重要基础
满分:3 分
6. 教育实验设计主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有( )
A. 用什么样的设计适合你的研究问题
B. 有利于验证研究假设
C. 怎样能较好地控制无关因素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D. 如何使研究结果得到推广
满分:3 分
7. 下列属于提高 实验效度的主要措施有( )
A. 被试的选择和安排
B. 实验方法的表述
C. 实验教师的确定
D. 实验程序的控制
满分:3 分
8. 提高教育实验效度的措施由( )
A. 被试的选择和安排
B. 实验方法的表述
C. 实验教师的确定
D. 实验程序的控制、测验技术的运用、师生的参与程度和情感倾向
满分:3 分
9. 进行质的研究设计时主 要内容有( )
A. 研究的现象与问题
B. 研究的背景知识
C.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D. 探讨如何检验研究的质量
满分:3 分
10. 影响实验外在效度的因素有( )
A. 对实验程序的描述
B. 样本的代表性
C. 实验者的主观因素
D. 宽慰效应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前后测验环境的改变,主试人员的明显差异,对问题的说明或提问的方式等的方面的差异等因素不会影响实验的内在效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归纳可分为完全归 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实验室实验立足于现实的教育,以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现有的教育环境为条件,探索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下,改变某种教育因素所产生的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研究者要保证实验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更充分地证明实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不需要解决好实验过程中的控制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教育经验总结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教育实践所得到的事实,通过分析综合教育实践材料,提炼出教育理论的一种研究方 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在研究过程中,实验班应严格按照实验所要求的程序进行,对比班则应 按照常规的方式进行教育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在选择被试的过程中,实验组与控制组的被试不对等就可能产生取样偏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办法防止试验方法的扩散与应用,就会直接影响实验的效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规定完成实验研究的时间表,包括实验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等具体的时间安排。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实验所选的样本具有典型性,能代表的总体范围越广,实验结果就越具有普遍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经验总结法所收集的事实材料,应当是教育实践直接的、最初的形态和反映,但不是理性思维活动得以进行的根本素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运用观察法要注意的事项:要有典型性、要有规律性、要有实用性、要有创新性、注意定性和定量结合、注意先进经验的推广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所罗门设计的缺点在于,综合考虑实验处理和前后测验的影响,可以区分出前测是否对后测的结果产生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霍桑做了一项实验,研究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经验总结法所收集的事实材料,应当是教育实践直接的、最初的形态和反应,但不是理性思维活动得以进行的根本素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关于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没有 统一的具体格式和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量化研究注重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的普遍性、代表性以及其普遍指导意义;质的研究则注重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的个别性、特殊性 ,以此发现问题或提出发现问题的新的角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自然实验法是在现实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下进行的实验研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测量手段是验证实验结果的重要工具,但也可能成为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教育科研的一种传统研究方法 , 历史上许多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都十分重视教育经验的总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