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甲在一豪宅院外将一个正在玩耍的男孩(3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甲怕时间长了被发现,于是将孩子带到异地以 4000元卖掉。对甲应当如何处理?
A. 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的牵连犯从一重处断
B. 以绑架罪一罪处罚
C. 以拐卖儿童罪一罪处罚
D. 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并罚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
B. 主观方面为过失
C. 只要实施了挪用救灾抢险、防汛、扶贫等款物行为就构成本罪
D. 不以情节严重为要件
满分:2 分
3. 某甲在一胡同口抢劫一妇女背包。抢劫到背包后,忽然发现被害人是自己小学的一个同学,遂将背包还给被害人,并称自己在开玩笑。某甲的行为构成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抢劫罪侵犯的客体 是
A. 一般客体
B. 简单客体
C. 同类客体
D. 复杂客体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甲一看是熟人遂说 “开玩笑”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 ?
A. 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 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 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 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甲男欲强奸乙女,先将乙女关在室内,然后实施强奸,甲的犯罪行为构成
A. 继续犯
B. 牵连犯
C. 结合犯
D. 连续犯
满分:2 分
7.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本质是 :
A. 危害国家国防利益
B. 危害社会主义政权
C. 危害国家军事利益
D.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满分:2 分
8. 甲欲杀害乙 ,对象认识错误杀害了丙,甲的行为属于
A. 故意杀人罪
B. 过失致人死亡罪
C. 交通肇事罪
D.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满分:2 分
9. 甲某是人事局局长,因为急于酬集购房款,遂对乙某、丙某谎称能安排工作。乙某、丙某等人立即表示“ 心意 ”,送上财物价值50万余元。
A. 甲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B. 甲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C. 甲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D. 甲某没有利用职务之便,所以不构成犯罪
满分:2 分
10. 脚痛肇事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 .
A. 过失
B. 故意
C. 直接故意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满分:2 分
11. 甲是某搬运场司机,在搬运场驾车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不慎将另一职工轧死。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 按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理
B. 按交通肇事罪处理
C. 按重大责任事故罪处理
D. 按意外事件处理
满分:2 分
12.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 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 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 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 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抢劫过程中,为了灭口而杀害被害人 ,属于
A. 结果加重犯
B. 想象竞合犯
C. 法规竞合犯
D. 转化犯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甲某原是某公司董事长,先后利用其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共透支银行款60万元。之后,先后归还透支款35余元。尚差25万余元没有归还。至发案时止,甲某仍无法归还透支款。
A. 甲某构成诈骗罪
B. 甲某构成恶意透支罪
C. 甲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 甲某行为不构成犯罪,属于借贷纠纷
满分:2 分
15. 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人死亡 。甲驾车逃离 。甲的行为构成 :
A. 故意杀人罪
B. 交通肇事罪
C. 破坏交通工具罪
D.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
满分:2 分
16. 甲是某国有企业的厂长,乙是甲的秘书,甲先后接受送来的贿赂20万多元,其中有10万元是通过乙介绍来的人送的,甲将其中2万元送给乙作酬劳费。乙后来赌钱欠别人一大笔赌债,于是找到甲,说:“给我点钱花,否则我就告你。”甲很害怕,于是给了又给了乙2万元。后乙又找甲要钱,乙要求甲将后勤经费借给自己先用一用,1个月后保证偿还,甲就把自己保管的后勤经费2万元给了张某,1个月后,甲被告发。 甲接受贿赂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A. 受贿罪
B. 职务侵占罪
C. 单位受贿罪
D. 贪污罪
满分:2 分
17. 居住在上海的林某伪造了大量的人民币,偷运至外地出售牟利 。林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
A. 伪造货币罪
B. 运输伪造货币罪
C. 出售伪造货币罪
D. 伪造货币罪、运输伪造的货币罪、出售伪造的货币罪
满分:2 分
18. 某甲在乙房间正欲举刀杀乙,忽听有人敲门,甲急忙跳窗逃走。某甲的行为属于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表示
满分:2 分
19. 某甲欲杀害某丙,找到好友某乙要毒药,并讲明毒药的用途是“我要杀害某丙”。某丙劝某甲不要感情用事,忍耐一下,但最后还是送给某甲一瓶毒药。某甲借得毒药后,正往某丙的水杯中灌注毒药时被旁人发现制止。甲、乙二人的行为性质是
A. 甲是犯罪预备、乙是犯罪未遂
B. 甲是犯罪未遂、乙是犯罪预备
C. 甲、乙均是犯罪未遂
D. 甲成立犯罪未遂、乙无罪
满分:2 分
20. 李某欲杀害妻子朱某之念。某日晨,李在给朱某做饭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李某为防止其 6 岁的儿子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朱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饭。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李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 李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 李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D. 李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满分:2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甲某与乙某(女)恋爱中发生性关系,致乙某怀孕。甲某提出分手,并要乙某做流产手术。乙某坚决不同意,几次欲跳楼自杀。某日中午,甲某与乙某在甲某家中又发生争吵,争吵中,甲某还用打火机扔打乙某。乙某感到绝望,走到走廊里,喝下了事先准备好的一瓶农药,又走进了甲某房间。此时,甲某不但没有及时去救人,反而一走了之,临走时怕被人知道还将房门锁上。甲某走后很长时间,乙某才被人发现送往医院,但因救治无效死亡。关于本案:
A. 如果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结论是正确的,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B. 如果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结论是正确的,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C. 如果甲某构成遗弃罪的结论是正确的,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D. 甲某不可能构成遗弃罪,因为甲某与乙某不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关系。
满分:3 分
2. 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
B.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
C.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
D.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
满分:3 分
3. 某化妆品厂在所生产的婴儿护肤产品重增加添加剂。结果生产出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劣质产品,销售金额达50万元。消费者使用后程度不同地引起过敏、脱皮等不良反应。在如何确定犯罪主体性质及定罪的罪名上 ,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
C. 单位犯罪
D. 自然人犯罪
满分:3 分
4.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相似与区别是 :
A. 二者均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B. 二者均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C. 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持放任的态度,因此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D. 过于自信过失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因此考虑到危害结果不发生
满分:3 分
5. 甲某(男,1984年10月1日出生)与乙某(女,1986年9月5日出生)系同学,二人从2000年5月起开始恋爱。2000年7月至8月间,甲某与乙某先后在乙某家多次发生两性关系。甲某的行为 :
A. 责令家长严加管教;
B. 构成强奸罪
C. 构成奸淫幼女罪;
D.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罪 。
满分:3 分
6. 甲某是某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人员。起先,出于交情,给一些有毒瘾的朋友提供一些麻醉药品吸食注射。时间长了以后,甲某就拒绝提供了。一些有毒瘾的朋友开始给他送钱送物,求其搞点毒品。甲某则视所送钱物的价值大小,相应提供一定数量的麻醉品。经查证,甲某因此而收受的钱财价值达到30余万元 。甲某的行为构成 :
A. 贩卖毒品罪
B. 受贿罪
C.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D.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
满分:3 分
7. 甲某将乙某(女)强奸后刚刚离去。乙某坐地哭泣时,恰逢丙某路过,问乙某为何而哭泣,乙某将刚才被强奸一事相告。丙某顿起歹念,也将乙强奸。强奸完毕,丙某还以借用为由,将乙某的手机拿走。对于此案,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甲某和丙某构成强奸共犯
B. 丙某具有轮轩情节
C. 丙某构成诈骗罪和强奸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D. 丙某构成抢劫罪和强奸罪,应当数罪并罚
满分:3 分
8. 某主妇夜晚回家发现家中一片狼藉,意识到家中被盗,便到派出所报警。派出所派甲、乙二位便衣警察迅速到现场查看。恰逢男主人丙某在此之前到家,见到家中被盗的景象,又闻门外有脚步声,以为是窃贼返回。便拿起一根大棒藏在门后,待甲乙二人进门,举棒便打。甲某遭到棒击后,以为是窃贼袭击,拔枪射击,致丙某重伤。甲某也因为遭棒击受轻伤 。
A. 丙某和甲某均属于假想的防卫
B. 丙某和甲某均不构成犯罪
C. 丙某构成犯罪,但甲某不构成犯罪
D. 甲某构成犯罪,但丙某不构成犯罪
满分:3 分
9.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包括 .
A. 动产
B. 不动产
C. 生产资料
D. 生活资料
满分:3 分
10. 甲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办事,给你乙3万元,乙办事不成功,将3万元退回甲。时候,甲到公安机关交代了上述事实?
A. 对甲的行为应以行贿罪论处
B. 对丙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受贿中止
C. 对甲应当适用刑法总则关于自首的处罚规定
D. 对甲可以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满分:3 分
11. 甲某出于交情,给一些有毒瘾的朋友提供一些麻醉药品吸食注射。时间长了以后,甲某就拒绝提供了。一些有毒瘾的朋友开始给他送钱送物,求其搞点毒品。甲某则视所送钱物的价值大小,相应提供一定数量的麻醉品。经查证,甲某因此而收受的钱财价值达到30余万元 。甲某的行为构成 :
A. 贩卖毒品罪
B. 受贿罪
C.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D.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
满分:3 分
12. 紧急避险不适用 :
A. 职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
B. 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
C. 警察
D. 未满18周岁的人
满分:3 分
13. 甲以出卖为目的,将乙女拐骗至外地后关押于一地下室,并曾强奸乙女。甲在寻找买主的过程中因形迹可疑被他人告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前往解救时,甲的朋友丙却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解救行为。对本案应如柯处理 ?
A. 对甲的行为以拐卖妇女罪论处
B. 由于甲尚未出卖乞女;对铝卖妇女罪应认定为犯罪未遂
C. 对丙应以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论处
D. 对丙应以拐卖妇女罪的共犯论处
满分:3 分
14. 甲让乙帮助杀死丙,并允诺事成后给5万元好处。期间甲乙二人多次预谋,甲还带乙窥伺作案地点,辨认丙。某日乙按甲授意,到丙家伺机作案,后因不忍下手而离去。几天后,乙因盗窃案被审查期间 ,供述了上述事实 。
A. 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共犯
B. 乙没有犯甲所教唆的罪,甲属于教唆的未遂,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C. 某是教唆犯,在此案中应当作为主犯处罚
D. 乙属于犯罪中止,应当免除处罚。同时具有自首的法定情节
满分:3 分
15. 侵占罪的对象是 :
A. 代他人保管的财务
B. 他人的遗忘物
C. 他人的埋藏物
D. 无主物
满分:3 分
16. 甲晚上打猎,看树林中黑影,以为是动物,开枪,结果黑影是乙,甲的行为属于
A. 不构成犯罪
B. 构成犯罪
C. 意外事件
D. 过失致人死亡罪
满分:3 分
17. 派出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 7 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 7 名人员,但仍有 5 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 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B. 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C. 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D. 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满分:3 分
18.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有
A. 刑讯逼供罪
B. 强迫职工劳动罪
C. 暴力取证罪
D. 非法拘禁罪
满分:3 分
19.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有 .
A. 刑讯逼供罪
B. 强迫职工劳动罪
C. 暴力取证罪
D. 非法拘禁罪
满分:3 分
20. 虐待罪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主体为特殊主体
B. 主体为一般主体
C. 主观方面为故意
D. 客观表现为经常性的对被害人进行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与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
满分:3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甲在一豪宅院外将一个正在玩耍的男孩(3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甲怕时间长了被发现,于是将孩子带到异地以 4000元卖掉。对甲应当如何处理?
A. 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的牵连犯从一重处断
B. 以绑架罪一罪处罚
C. 以拐卖儿童罪一罪处罚
D. 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并罚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
B. 主观方面为过失
C. 只要实施了挪用救灾抢险、防汛、扶贫等款物行为就构成本罪
D. 不以情节严重为要件
满分:2 分
3. 某甲在一胡同口抢劫一妇女背包。抢劫到背包后,忽然发现被害人是自己小学的一个同学,遂将背包还给被害人,并称自己在开玩笑。某甲的行为构成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抢劫罪侵犯的客体 是
A. 一般客体
B. 简单客体
C. 同类客体
D. 复杂客体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甲一看是熟人遂说 “开玩笑”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 ?
A. 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 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 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 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甲男欲强奸乙女,先将乙女关在室内,然后实施强奸,甲的犯罪行为构成
A. 继续犯
B. 牵连犯
C. 结合犯
D. 连续犯
满分:2 分
7.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本质是 :
A. 危害国家国防利益
B. 危害社会主义政权
C. 危害国家军事利益
D.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满分:2 分
8. 甲欲杀害乙 ,对象认识错误杀害了丙,甲的行为属于
A. 故意杀人罪
B. 过失致人死亡罪
C. 交通肇事罪
D.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满分:2 分
9. 甲某是人事局局长,因为急于酬集购房款,遂对乙某、丙某谎称能安排工作。乙某、丙某等人立即表示“ 心意 ”,送上财物价值50万余元。
A. 甲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B. 甲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C. 甲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D. 甲某没有利用职务之便,所以不构成犯罪
满分:2 分
10. 脚痛肇事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 .
A. 过失
B. 故意
C. 直接故意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满分:2 分
11. 甲是某搬运场司机,在搬运场驾车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不慎将另一职工轧死。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 按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理
B. 按交通肇事罪处理
C. 按重大责任事故罪处理
D. 按意外事件处理
满分:2 分
12.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 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 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 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 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抢劫过程中,为了灭口而杀害被害人 ,属于
A. 结果加重犯
B. 想象竞合犯
C. 法规竞合犯
D. 转化犯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甲某原是某公司董事长,先后利用其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共透支银行款60万元。之后,先后归还透支款35余元。尚差25万余元没有归还。至发案时止,甲某仍无法归还透支款。
A. 甲某构成诈骗罪
B. 甲某构成恶意透支罪
C. 甲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 甲某行为不构成犯罪,属于借贷纠纷
满分:2 分
15. 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人死亡 。甲驾车逃离 。甲的行为构成 :
A. 故意杀人罪
B. 交通肇事罪
C. 破坏交通工具罪
D.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
满分:2 分
16. 甲是某国有企业的厂长,乙是甲的秘书,甲先后接受送来的贿赂20万多元,其中有10万元是通过乙介绍来的人送的,甲将其中2万元送给乙作酬劳费。乙后来赌钱欠别人一大笔赌债,于是找到甲,说:“给我点钱花,否则我就告你。”甲很害怕,于是给了又给了乙2万元。后乙又找甲要钱,乙要求甲将后勤经费借给自己先用一用,1个月后保证偿还,甲就把自己保管的后勤经费2万元给了张某,1个月后,甲被告发。 甲接受贿赂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A. 受贿罪
B. 职务侵占罪
C. 单位受贿罪
D. 贪污罪
满分:2 分
17. 居住在上海的林某伪造了大量的人民币,偷运至外地出售牟利 。林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
A. 伪造货币罪
B. 运输伪造货币罪
C. 出售伪造货币罪
D. 伪造货币罪、运输伪造的货币罪、出售伪造的货币罪
满分:2 分
18. 某甲在乙房间正欲举刀杀乙,忽听有人敲门,甲急忙跳窗逃走。某甲的行为属于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表示
满分:2 分
19. 某甲欲杀害某丙,找到好友某乙要毒药,并讲明毒药的用途是“我要杀害某丙”。某丙劝某甲不要感情用事,忍耐一下,但最后还是送给某甲一瓶毒药。某甲借得毒药后,正往某丙的水杯中灌注毒药时被旁人发现制止。甲、乙二人的行为性质是
A. 甲是犯罪预备、乙是犯罪未遂
B. 甲是犯罪未遂、乙是犯罪预备
C. 甲、乙均是犯罪未遂
D. 甲成立犯罪未遂、乙无罪
满分:2 分
20. 李某欲杀害妻子朱某之念。某日晨,李在给朱某做饭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李某为防止其 6 岁的儿子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朱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饭。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李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 李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 李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D. 李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满分:2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甲某与乙某(女)恋爱中发生性关系,致乙某怀孕。甲某提出分手,并要乙某做流产手术。乙某坚决不同意,几次欲跳楼自杀。某日中午,甲某与乙某在甲某家中又发生争吵,争吵中,甲某还用打火机扔打乙某。乙某感到绝望,走到走廊里,喝下了事先准备好的一瓶农药,又走进了甲某房间。此时,甲某不但没有及时去救人,反而一走了之,临走时怕被人知道还将房门锁上。甲某走后很长时间,乙某才被人发现送往医院,但因救治无效死亡。关于本案:
A. 如果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结论是正确的,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B. 如果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结论是正确的,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C. 如果甲某构成遗弃罪的结论是正确的,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D. 甲某不可能构成遗弃罪,因为甲某与乙某不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关系。
满分:3 分
2. 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
B.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
C.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
D.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
满分:3 分
3. 某化妆品厂在所生产的婴儿护肤产品重增加添加剂。结果生产出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劣质产品,销售金额达50万元。消费者使用后程度不同地引起过敏、脱皮等不良反应。在如何确定犯罪主体性质及定罪的罪名上 ,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
C. 单位犯罪
D. 自然人犯罪
满分:3 分
4.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相似与区别是 :
A. 二者均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B. 二者均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C. 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持放任的态度,因此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D. 过于自信过失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因此考虑到危害结果不发生
满分:3 分
5. 甲某(男,1984年10月1日出生)与乙某(女,1986年9月5日出生)系同学,二人从2000年5月起开始恋爱。2000年7月至8月间,甲某与乙某先后在乙某家多次发生两性关系。甲某的行为 :
A. 责令家长严加管教;
B. 构成强奸罪
C. 构成奸淫幼女罪;
D.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罪 。
满分:3 分
6. 甲某是某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人员。起先,出于交情,给一些有毒瘾的朋友提供一些麻醉药品吸食注射。时间长了以后,甲某就拒绝提供了。一些有毒瘾的朋友开始给他送钱送物,求其搞点毒品。甲某则视所送钱物的价值大小,相应提供一定数量的麻醉品。经查证,甲某因此而收受的钱财价值达到30余万元 。甲某的行为构成 :
A. 贩卖毒品罪
B. 受贿罪
C.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D.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
满分:3 分
7. 甲某将乙某(女)强奸后刚刚离去。乙某坐地哭泣时,恰逢丙某路过,问乙某为何而哭泣,乙某将刚才被强奸一事相告。丙某顿起歹念,也将乙强奸。强奸完毕,丙某还以借用为由,将乙某的手机拿走。对于此案,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甲某和丙某构成强奸共犯
B. 丙某具有轮轩情节
C. 丙某构成诈骗罪和强奸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D. 丙某构成抢劫罪和强奸罪,应当数罪并罚
满分:3 分
8. 某主妇夜晚回家发现家中一片狼藉,意识到家中被盗,便到派出所报警。派出所派甲、乙二位便衣警察迅速到现场查看。恰逢男主人丙某在此之前到家,见到家中被盗的景象,又闻门外有脚步声,以为是窃贼返回。便拿起一根大棒藏在门后,待甲乙二人进门,举棒便打。甲某遭到棒击后,以为是窃贼袭击,拔枪射击,致丙某重伤。甲某也因为遭棒击受轻伤 。
A. 丙某和甲某均属于假想的防卫
B. 丙某和甲某均不构成犯罪
C. 丙某构成犯罪,但甲某不构成犯罪
D. 甲某构成犯罪,但丙某不构成犯罪
满分:3 分
9.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包括 .
A. 动产
B. 不动产
C. 生产资料
D. 生活资料
满分:3 分
10. 甲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办事,给你乙3万元,乙办事不成功,将3万元退回甲。时候,甲到公安机关交代了上述事实?
A. 对甲的行为应以行贿罪论处
B. 对丙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受贿中止
C. 对甲应当适用刑法总则关于自首的处罚规定
D. 对甲可以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满分:3 分
11. 甲某出于交情,给一些有毒瘾的朋友提供一些麻醉药品吸食注射。时间长了以后,甲某就拒绝提供了。一些有毒瘾的朋友开始给他送钱送物,求其搞点毒品。甲某则视所送钱物的价值大小,相应提供一定数量的麻醉品。经查证,甲某因此而收受的钱财价值达到30余万元 。甲某的行为构成 :
A. 贩卖毒品罪
B. 受贿罪
C.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D.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
满分:3 分
12. 紧急避险不适用 :
A. 职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
B. 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
C. 警察
D. 未满18周岁的人
满分:3 分
13. 甲以出卖为目的,将乙女拐骗至外地后关押于一地下室,并曾强奸乙女。甲在寻找买主的过程中因形迹可疑被他人告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前往解救时,甲的朋友丙却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解救行为。对本案应如柯处理 ?
A. 对甲的行为以拐卖妇女罪论处
B. 由于甲尚未出卖乞女;对铝卖妇女罪应认定为犯罪未遂
C. 对丙应以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论处
D. 对丙应以拐卖妇女罪的共犯论处
满分:3 分
14. 甲让乙帮助杀死丙,并允诺事成后给5万元好处。期间甲乙二人多次预谋,甲还带乙窥伺作案地点,辨认丙。某日乙按甲授意,到丙家伺机作案,后因不忍下手而离去。几天后,乙因盗窃案被审查期间 ,供述了上述事实 。
A. 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共犯
B. 乙没有犯甲所教唆的罪,甲属于教唆的未遂,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C. 某是教唆犯,在此案中应当作为主犯处罚
D. 乙属于犯罪中止,应当免除处罚。同时具有自首的法定情节
满分:3 分
15. 侵占罪的对象是 :
A. 代他人保管的财务
B. 他人的遗忘物
C. 他人的埋藏物
D. 无主物
满分:3 分
16. 甲晚上打猎,看树林中黑影,以为是动物,开枪,结果黑影是乙,甲的行为属于
A. 不构成犯罪
B. 构成犯罪
C. 意外事件
D. 过失致人死亡罪
满分:3 分
17. 派出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 7 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 7 名人员,但仍有 5 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 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B. 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C. 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D. 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满分:3 分
18.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有
A. 刑讯逼供罪
B. 强迫职工劳动罪
C. 暴力取证罪
D. 非法拘禁罪
满分:3 分
19.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有 .
A. 刑讯逼供罪
B. 强迫职工劳动罪
C. 暴力取证罪
D. 非法拘禁罪
满分:3 分
20. 虐待罪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主体为特殊主体
B. 主体为一般主体
C. 主观方面为故意
D. 客观表现为经常性的对被害人进行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与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