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政府的工作纪律对行政人员提出的禁止性要求,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的募捐、演讲、签名等活动,印制、散发和张贴非法的宣传品
B. 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问题不及时处理,玩忽职守
C. 在执行公务中滥用职权、超越职权、违反规定程序
D. 徇私舞弊,利用职权牟取便利,非法阻碍他人执行公务
满分:3 分
2. 有限责任制是指责任者只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A. 全部
B. 主要
C. 部分
D. 次要
满分:3 分
3. 行政荣誉是社会舆论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做出的()的道德评价以及行政人员的全体或个人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意识。
A. 否定性
B. 肯定性
C. 中性
D. 客观
满分:3 分
4. 无限责任制主要是指责任者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A. 全部
B. 主要
C. 部分
D. 次要
满分:3 分
5. 所谓()是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深入基层,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
A. 官僚主义
B. 行政不作为
C. 卖官鬻爵
D. 权力寻租
满分:3 分
6. 为了防止公务员贪污受贿,国外很多政府规定公务员在任职前后和任职期间,必须向政府指定的有关单位定期申报自己的()。
A. 婚姻状况
B. 政治学习情况
C. 财产及变化情况
D. 工作情况
满分:3 分
7. 从行政纪律的目的来看,它是政府为维护()的需要而制定并专门用于约束和限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规范
A. 政府利益
B. 团体利益
C. 个人利益
D. 公共利益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在西方,()指文官在执行公务活动时必须对政党政治采取公正、超然的态度。
A. 政治中立
B. 公平公正
C. 职务常任
D. 廉洁自律
满分:3 分
9. 行政荣誉按照()来划分,可以分为团体荣誉和个人荣誉。
A. 荣誉主体
B. 产生的原因
C. 内容
D. 形式
满分:3 分
10. 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政府的政治纪律对行政人员提出的禁止性要求,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组织或者参加罢工、怠工及其他破坏生产、工作秩序的活动
B. 组织或者参加违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及违背行政人员职责、义务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C. 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及其活动
D. 拒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违抗上级的决定和命令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制度规范的主要特征是()。
A. 稳定性
B. 强制性
C. 合法性
D. 历史性
满分:3 分
2. 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道德纪律所禁止的行为包括()
A. 违反规定,破坏环境资源,扰乱公民正常生活秩序
B. 扰乱社会秩序,妨碍公共安全
C. 侮辱、诽谤、诬告、栽赃陷害他人
D. 临危退缩,丧失行政人员身份、人格
满分:3 分
3. 行政人员的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占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
A. 自律是道德的基本法则,也是道德的最高准则
B. 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中最基本、最深刻的内在根据
C. 制度的主体首先必须具有自律精神的内在涵养,才能保障制度本身具有伦理的前提
D. 实现行政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是行政伦理他律机制建设的最终目的
满分:3 分
4. 行政伦理监督的特点主要包括()
A. 监督的互动性和规范性
B. 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C. 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D. 监督内容的广泛性
满分:3 分
5. 确立严格的行政纪律的意义主要包括()
A. 有利于形成一支优化、廉洁、稳定、高效的国家公务人员队伍
B. 有利于提高行政人员自觉守法的意识
C. 有利于实现行政人员管理的规范化
D. 有利于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
满分:3 分
6. 法律规范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A. 反映国家意志
B. 具有强制性的规范性
C. 具有同一性
D. 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满分:3 分
7. 行政伦理评价标准的特性主要包括()
A. 必须具有客观性
B. 必须具有确定性
C. 应当是普遍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D. 应当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满分:3 分
8. 行政伦理监督按照过程划分可分为()
A. 事前监督
B. 事后监督
C. 舆论监督
D. 事中监督
满分:3 分
9. 行政荣誉对行政人员个体具有作用( )。
A. 道德评价
B. 道德激励
C. 利益激励
D. 内外监督
满分:3 分
10. 在我国,外部行政伦理监督体系主要包括()
A. 权力机关的监督
B. 政党监督
C. 社会团体的监督
D. 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制度规范与历史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生活以及历史舞台的变化发展,制度规范也在不断完善、变更与发展,就算这种变化会较慢、缓和,但总的来说,还是以反映经济基础变化的形式而发生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行政伦理监督是人民群众广泛参政、议政、监政,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实现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在这样一个高度开放、高度流动的社会环境下,行政伦理监督的优越性就体现在它是日常性的,每时每刻地与行政人员相伴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这是我过政府的根本宗旨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行政荣誉具有职业荣誉、道德荣誉和行为荣誉相统一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行政组织和公务员个人获得行政荣誉,直接的受益者是社会公众,体现出来的结果是社会问题的妥善解决,是公共利益的增进,是社会公正的实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制度规范是指明确规定社会宏观整体及其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或维护的规则、程序或体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制度环境为行政伦理原则的纪律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努力加强行政伦理监督有利于及时发现道德失范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有利于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及时纠正不当行政行为,使国家行政机关沿着法制化轨道正确地行使人民交给的权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政府只有通过机构改革和实现职能转变, 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福利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才能提高政府的认可度和美誉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行政责任是开展行政管理活动的基础和维护社会公正的有力武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行政责任与行政权力交互式的关系,构成了行政管理实践中行政责任的多样性内容。它们之间既有相互生成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行政伦理监督的对象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更确切地讲,是指行政人员的公务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行为荣誉仅仅是因为别人的赞誉和认同,而不是因为工作本身,不是因为出色完成了某一任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实现人员队伍的优化、廉洁、稳定、高效,必须加强以伦理道德要求为核心的行政纪律建设,使伦理道德要求制度化、纪律化,从而促使行政人员的行为发挥普遍的、有效的约束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责任与行政荣誉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也又有着密切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组织规范制约的对象是组织本身的构成制度及职能运转,包含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静态的组织是指组织自身,相对应的组织规范就是指组织自身建设、发展、变革的基本准则。动态的组织则是指组织行为,是指它的组织过程,相对应的组织规范就是对组织及其成员的活动和行为的制度化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制度的主体具有自律精神的内在涵养是保障制度本身具有伦理的前提。制度都是人为的,在相同制度规范背景中,公共权力的运行会因为行政主体自律境界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行为习惯是评价行政人员行为善恶的重要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强化“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磨炼。只有通过不断的“自重”“自省”,行政伦理规范才真正内化为行政人员的道德行为习惯,只有通过“自警”“自励”的磨练,行政官员才能将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理念深化为从政的道德行为准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政府的工作纪律对行政人员提出的禁止性要求,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的募捐、演讲、签名等活动,印制、散发和张贴非法的宣传品
B. 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问题不及时处理,玩忽职守
C. 在执行公务中滥用职权、超越职权、违反规定程序
D. 徇私舞弊,利用职权牟取便利,非法阻碍他人执行公务
满分:3 分
2. 有限责任制是指责任者只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A. 全部
B. 主要
C. 部分
D. 次要
满分:3 分
3. 行政荣誉是社会舆论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做出的()的道德评价以及行政人员的全体或个人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意识。
A. 否定性
B. 肯定性
C. 中性
D. 客观
满分:3 分
4. 无限责任制主要是指责任者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A. 全部
B. 主要
C. 部分
D. 次要
满分:3 分
5. 所谓()是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深入基层,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
A. 官僚主义
B. 行政不作为
C. 卖官鬻爵
D. 权力寻租
满分:3 分
6. 为了防止公务员贪污受贿,国外很多政府规定公务员在任职前后和任职期间,必须向政府指定的有关单位定期申报自己的()。
A. 婚姻状况
B. 政治学习情况
C. 财产及变化情况
D. 工作情况
满分:3 分
7. 从行政纪律的目的来看,它是政府为维护()的需要而制定并专门用于约束和限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规范
A. 政府利益
B. 团体利益
C. 个人利益
D. 公共利益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在西方,()指文官在执行公务活动时必须对政党政治采取公正、超然的态度。
A. 政治中立
B. 公平公正
C. 职务常任
D. 廉洁自律
满分:3 分
9. 行政荣誉按照()来划分,可以分为团体荣誉和个人荣誉。
A. 荣誉主体
B. 产生的原因
C. 内容
D. 形式
满分:3 分
10. 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政府的政治纪律对行政人员提出的禁止性要求,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组织或者参加罢工、怠工及其他破坏生产、工作秩序的活动
B. 组织或者参加违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及违背行政人员职责、义务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C. 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及其活动
D. 拒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违抗上级的决定和命令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制度规范的主要特征是()。
A. 稳定性
B. 强制性
C. 合法性
D. 历史性
满分:3 分
2. 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道德纪律所禁止的行为包括()
A. 违反规定,破坏环境资源,扰乱公民正常生活秩序
B. 扰乱社会秩序,妨碍公共安全
C. 侮辱、诽谤、诬告、栽赃陷害他人
D. 临危退缩,丧失行政人员身份、人格
满分:3 分
3. 行政人员的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占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
A. 自律是道德的基本法则,也是道德的最高准则
B. 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中最基本、最深刻的内在根据
C. 制度的主体首先必须具有自律精神的内在涵养,才能保障制度本身具有伦理的前提
D. 实现行政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是行政伦理他律机制建设的最终目的
满分:3 分
4. 行政伦理监督的特点主要包括()
A. 监督的互动性和规范性
B. 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C. 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D. 监督内容的广泛性
满分:3 分
5. 确立严格的行政纪律的意义主要包括()
A. 有利于形成一支优化、廉洁、稳定、高效的国家公务人员队伍
B. 有利于提高行政人员自觉守法的意识
C. 有利于实现行政人员管理的规范化
D. 有利于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
满分:3 分
6. 法律规范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A. 反映国家意志
B. 具有强制性的规范性
C. 具有同一性
D. 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满分:3 分
7. 行政伦理评价标准的特性主要包括()
A. 必须具有客观性
B. 必须具有确定性
C. 应当是普遍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D. 应当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满分:3 分
8. 行政伦理监督按照过程划分可分为()
A. 事前监督
B. 事后监督
C. 舆论监督
D. 事中监督
满分:3 分
9. 行政荣誉对行政人员个体具有作用( )。
A. 道德评价
B. 道德激励
C. 利益激励
D. 内外监督
满分:3 分
10. 在我国,外部行政伦理监督体系主要包括()
A. 权力机关的监督
B. 政党监督
C. 社会团体的监督
D. 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制度规范与历史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生活以及历史舞台的变化发展,制度规范也在不断完善、变更与发展,就算这种变化会较慢、缓和,但总的来说,还是以反映经济基础变化的形式而发生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行政伦理监督是人民群众广泛参政、议政、监政,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实现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在这样一个高度开放、高度流动的社会环境下,行政伦理监督的优越性就体现在它是日常性的,每时每刻地与行政人员相伴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这是我过政府的根本宗旨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行政荣誉具有职业荣誉、道德荣誉和行为荣誉相统一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行政组织和公务员个人获得行政荣誉,直接的受益者是社会公众,体现出来的结果是社会问题的妥善解决,是公共利益的增进,是社会公正的实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制度规范是指明确规定社会宏观整体及其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或维护的规则、程序或体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制度环境为行政伦理原则的纪律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努力加强行政伦理监督有利于及时发现道德失范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有利于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及时纠正不当行政行为,使国家行政机关沿着法制化轨道正确地行使人民交给的权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政府只有通过机构改革和实现职能转变, 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福利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才能提高政府的认可度和美誉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行政责任是开展行政管理活动的基础和维护社会公正的有力武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行政责任与行政权力交互式的关系,构成了行政管理实践中行政责任的多样性内容。它们之间既有相互生成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行政伦理监督的对象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更确切地讲,是指行政人员的公务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行为荣誉仅仅是因为别人的赞誉和认同,而不是因为工作本身,不是因为出色完成了某一任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实现人员队伍的优化、廉洁、稳定、高效,必须加强以伦理道德要求为核心的行政纪律建设,使伦理道德要求制度化、纪律化,从而促使行政人员的行为发挥普遍的、有效的约束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责任与行政荣誉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也又有着密切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组织规范制约的对象是组织本身的构成制度及职能运转,包含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静态的组织是指组织自身,相对应的组织规范就是指组织自身建设、发展、变革的基本准则。动态的组织则是指组织行为,是指它的组织过程,相对应的组织规范就是对组织及其成员的活动和行为的制度化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制度的主体具有自律精神的内在涵养是保障制度本身具有伦理的前提。制度都是人为的,在相同制度规范背景中,公共权力的运行会因为行政主体自律境界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行为习惯是评价行政人员行为善恶的重要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强化“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磨炼。只有通过不断的“自重”“自省”,行政伦理规范才真正内化为行政人员的道德行为习惯,只有通过“自警”“自励”的磨练,行政官员才能将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理念深化为从政的道德行为准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