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世界古代史(下)》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随机)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世界古代史(下) 2015-03-17 12:17:21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元朝在中央设置的宣政院主管哪个地区的事务()。
A. 台湾
B. 云南
C. 澎湖
D. 西藏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应仁之乱”发生后日本进入了()。
A. 室町幕府
B. 战国时代
C. 镰仓幕府
D. 奈良时代
满分:3 分
3. 1392年,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的是()。
A. 赵浚
B. 李成桂
C. 崔莹
D. 郑道传
满分:3 分
4. 幕府制定的有关武士的成文法规是()。
A. 《贞永式目》
B. 《三世一身法》
C. 《大宝律令》
D. 《近江令》
满分:3 分
5. 没有参加1592――1598年地壬辰卫国战争的有()。
A. 日本
B. 朝鲜
C. 高丽
D. 明朝
满分:3 分
6. 下列关于佛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佛教发源于南亚次大陆
B. 佛教的流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
C. 南传佛教是坚持原初教义,主张普度众生
D. 北传佛教坚持自我修行的自利与普度众生的利他相并重
满分:3 分
7. 公元4、5世纪的时候,居住在阿拉伯半岛北部的主要居民是()。
A. 赛白人
B. 希米亚人
C. 贝杜因人
D. 也门人
满分:3 分
8. 灭亡唐朝的农民大起义是()。
A. 安史之乱
B. 黄巢农民大起义
C. 红巾军起义
D. 瓦岗寨起义
满分:3 分
9. 9世纪初阿拉伯“大翻译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 为正统教派寻找理论知识
B. 保存古典文化
C. 对外国文化的崇拜
D. 统治阶层文化建设需要
满分:3 分
10. 由于蒙古的军事征服,造成了人口的巨大流动和变迁,其中新形成的民族是()。
A. 维吾尔族
B. 回族
C. 藏族
D. 满族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御家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负有以军役为主的义务
B. 战时率兵应招参战
C. 平时参加警卫和执勤
D. 有一定的领地
满分:3 分
2. 印度的种姓制度在社会的变革中存留了下来,但也有所发展和衍变,主要发生变化的阶层是()。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首陀罗
D. 吠舍
满分:3 分
3. 《古兰经》的主要内容有()。
A.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功课
B. 对阿拉伯半岛社会的种种主张和理论规范
C. 与多神教、基督教徒论辩的记述
D. 宗教公社确立的宗教、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法律制度
满分:3 分
4. 伊斯兰教的产生是当时阿拉伯半岛各部落要求实现政治统一的愿望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反映了阿拉伯社会在两个社会之间的过渡()。
A. 原始社会
B. 阶级社会
C. 封建社会
D. 奴隶社会
满分:3 分
5. 德里素丹国家采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神权政体,信奉伊斯兰教的军事贵族阶层是素丹政权的社会基础和巩固力量,主要来自()。
A. 突厥人
B. 阿富汗人
C. 波斯人
D. 印度人
满分:3 分
6. 对于宋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分析正确的是()。
A. 以地主制经济为核心的封建小生产
B. 以皇权专制为依托的官僚政治
C. 以程朱理学为基调的儒家文化
D. 一直延续积极对外开放的交流模式
满分:3 分
7. 阿拉伯帝国早期对外扩张的主要对象和地区有()。
A. 拜占庭
B. 波斯
C. 耶路撒冷
D. 埃及
满分:3 分
8. 公元前后,朝鲜半岛上的主要国家政权有()。
A. 百济
B. 新罗
C. 高句丽
D. 三韩部落
满分:3 分
9. 阿拉伯的哈里发帝国走向没落的原因有()。
A. 不同的民族和信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和矛盾
B. 广大人民群众与贵族官僚、富商阶级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
C. 穆斯林内部因复杂的矛盾而四分五裂
D. 帝国内部的离异势力
满分:3 分
10. 在成吉思汗称霸之前,蒙古高原存在的势力集团有()。
A. 塔塔儿
B. 蒙古
C. 古烈
D. 乃蛮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镰仓幕府时期,天皇实际上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到宋朝时,中国在西太平洋区域的海上贸易中已占据主导地位。宋朝把市舶司的设置从一地扩到杭州、明州、泉州等地,并在秀州、温州等设市舶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摄关政治的实质是寡头贵族的统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随着班田制的瓦解,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力量也越来越弱,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激烈,武士成为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中古时期的朝鲜和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都受到中国的影响。在中国的影响下,朝鲜和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到北宋时期,地主租佃制经济已获得巨大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经济的主要成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的商业中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庄园出现后,日本社会产生了不同于西欧封建骑士的武士阶层,但国家政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622年9月的一天,穆罕默德偕同少数信徒逃亡麦加以北的雅特里布,这就是伊斯兰教历史上的有名的“希吉拉”,它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史上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广大下层人民的反抗斗争是造成阿拉伯帝国统治根基动摇的主要原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德里素丹时期印度形成了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并存和对峙的二元文化角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日本僧人鉴真不仅从中国带回佛教经典,在日本建立密宗教派,而且还研究中国文学,文字学,并编纂了日本第一部字典()。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穆斯林是伊斯兰信徒的通称。原意为“顺从者”,即顺服哈里发旨意的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哈里发意为“继承者”、“代理人”,伊斯兰教和伊斯兰国家领袖的称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班田收授法是日本大化改新时期仿效唐代均田制而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隋唐时期中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就封建经济的本质特征而言,已达到顶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摒弃神而独崇安拉,信其为创造宇宙万物、主宰一切、无所不在、永恒唯一的真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圣德太子期间的改革措施中,建立了与中国宋朝对等的直接联系,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为日后日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御用家人指的是与将军结成主从关系的武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7世纪初圣德太子的改革拉开了日本社会大变革的序幕,触及部民制度,对消除当时各种社会积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