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实 践是
A. 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
B. 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C. 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D. 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
满分:3 分
2. 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A. 质和量的统一
B. 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
C.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D. 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满分:3 分
3. 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标志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B.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提出
C. 建党建军原则的提出
D. 土地革命路线的提出
满分:3 分
4. 下列属于规律客观性表现的有
A. 规律既可以创造,也可以消灭
B. 人们只能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
C. 人的意志可以改变某些规律
D. 人们认识到了规律,规律就会存在
满分:3 分
5.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
A. 资产阶级专政
B. 产阶级专政
C. 农民主专政
D. 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静止和运动的关系是
A. 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的
B. 静止和运动都是绝对的
C. 静止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 静止表示事物存在,运动不表示存在
满分:3 分
7.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这是
A. 折衷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观点
C. 辩证法观点
D. 诡辩论观点
满分:3 分
8.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人口因素
B. 地理环境
C. 社会基本矛盾
D. 科学技术
满分:3 分
9. 实事求是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A. 世界统一性理论
B. 世界物质统一性理论
C. 世界多元性理论
D. 实用主义
满分:3 分
10. 事物的质变是指
A. 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B. 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
C. 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 事物性质的变化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有
A. 本质上是错误的
B. 机械性
C. 形而上学性
D. 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E. 唯物主义不彻底性
满分:3 分
2. 物质是
A. 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B.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C.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D.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E. 某些物质我们不能认识
满分:3 分
3.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需要用
A. 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证明
B. 具体科学的长期和持续发展来证明
C. 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来证明
D. 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
E. 世界运动的规律性来证明
满分:3 分
4. 真理的客观性 表现在
A. 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C. 真理的内容虽然是主观的,但是也有客观性
D. 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E. 一切真理都具有客观性
满分:3 分
5.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思想之所以是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根据,是因为这个思想指明了:
A. 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B. 统一战线的广泛性
C. 统一战线的长期性
D. 统一战线的复杂性
E. 统一战线的目标性
满分:3 分
6. 物质 是
A. 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B.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C.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D.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E. 某些物质我们不能认识
满分:3 分
7. 关于运动,论述正确的有
A. 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的固有的属性
C. 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
D. 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E. 一切运动都有物质作为它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满分:3 分
8.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 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处于矛盾统一体中,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 矛盾双方互不联系
C. 矛盾双方互相对立
D.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E.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满分:3 分
9. 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
A. 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 无论人们认识它与否、承认它与否,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着并起着作用
C. 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人为地消灭
D. 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按照规律办事
E. 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满分:3 分
10. 世界观是
A.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B. 人们对人生的根本观点
C. 人们对社会的根本观点
D. 多种多样的
E. 可变的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世界统一于存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规律是事物或现象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相对静止是是理解运动、度量运动的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规律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现 实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实现的事物的自我否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认识事务的量是 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规律可以创造,也可以消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科学性、实用性、超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人们认识到规律,规律就会发生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质和事物的存在 是直接同一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只有认识质,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 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联系是指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道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实 践是
A. 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
B. 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C. 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D. 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
满分:3 分
2. 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A. 质和量的统一
B. 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
C.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D. 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满分:3 分
3. 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标志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B.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提出
C. 建党建军原则的提出
D. 土地革命路线的提出
满分:3 分
4. 下列属于规律客观性表现的有
A. 规律既可以创造,也可以消灭
B. 人们只能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
C. 人的意志可以改变某些规律
D. 人们认识到了规律,规律就会存在
满分:3 分
5.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
A. 资产阶级专政
B. 产阶级专政
C. 农民主专政
D. 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静止和运动的关系是
A. 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的
B. 静止和运动都是绝对的
C. 静止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 静止表示事物存在,运动不表示存在
满分:3 分
7.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这是
A. 折衷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观点
C. 辩证法观点
D. 诡辩论观点
满分:3 分
8.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人口因素
B. 地理环境
C. 社会基本矛盾
D. 科学技术
满分:3 分
9. 实事求是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A. 世界统一性理论
B. 世界物质统一性理论
C. 世界多元性理论
D. 实用主义
满分:3 分
10. 事物的质变是指
A. 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B. 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
C. 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 事物性质的变化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有
A. 本质上是错误的
B. 机械性
C. 形而上学性
D. 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E. 唯物主义不彻底性
满分:3 分
2. 物质是
A. 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B.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C.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D.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E. 某些物质我们不能认识
满分:3 分
3.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需要用
A. 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证明
B. 具体科学的长期和持续发展来证明
C. 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来证明
D. 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
E. 世界运动的规律性来证明
满分:3 分
4. 真理的客观性 表现在
A. 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C. 真理的内容虽然是主观的,但是也有客观性
D. 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E. 一切真理都具有客观性
满分:3 分
5.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思想之所以是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根据,是因为这个思想指明了:
A. 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B. 统一战线的广泛性
C. 统一战线的长期性
D. 统一战线的复杂性
E. 统一战线的目标性
满分:3 分
6. 物质 是
A. 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B.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C.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D.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E. 某些物质我们不能认识
满分:3 分
7. 关于运动,论述正确的有
A. 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的固有的属性
C. 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
D. 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E. 一切运动都有物质作为它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满分:3 分
8.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 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处于矛盾统一体中,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 矛盾双方互不联系
C. 矛盾双方互相对立
D.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E.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满分:3 分
9. 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
A. 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 无论人们认识它与否、承认它与否,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着并起着作用
C. 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人为地消灭
D. 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按照规律办事
E. 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满分:3 分
10. 世界观是
A.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B. 人们对人生的根本观点
C. 人们对社会的根本观点
D. 多种多样的
E. 可变的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世界统一于存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规律是事物或现象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相对静止是是理解运动、度量运动的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规律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现 实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实现的事物的自我否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认识事务的量是 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规律可以创造,也可以消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科学性、实用性、超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人们认识到规律,规律就会发生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质和事物的存在 是直接同一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只有认识质,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 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联系是指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道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