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中国教育管理史》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随机)第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中国教育管理史 2015-03-17 12:20:27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国民政府时期颁布的学校管理规章中,明确了教师有进行教学和教育的双重任务的是()。
A. 《中学校令》
B. 《学校管理章程》
C. 《大学令》
D. 《中学校令施行规则》
满分:3 分
2. 西周的选贤贡士制度,包括以下哪两种方式()。 ①升学选士②乡里选举 ③诸侯贡士④任官贡士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下面哪一句是《白鹿洞学规》里的内容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三人行必有我师”
C.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D.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满分:3 分
4. 隋唐时期政府实施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
A. 树立皇帝的威信
B. 选拔门第不高而有才能的人参政
C. 加强对教育的管理
D. 禁止贵族做官
满分:3 分
5. 唐代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是()。
A. 国子寺
B. 国子监
C. 国子学
D. 太常
满分:3 分
6. 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下设()。
A. 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B. 艺术教育
C. 社会教育
D. 以上都是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清末设立的全国教育行政机构的名称是()。
A. 教育部
B. 学部
C. 提学使司
D. 劝学所
满分:3 分
8. 元代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机构为()。
A. 礼部
B. 国子寺
C. 集贤院
D. 国子监
满分:3 分
9. 宋代掌管地方州、县教育的机构是()。
A. 提举学事司
B. 提学使司
C. 社学
D. 提学官
满分:3 分
10. 民国初年女子师范学校的特色是()。
A. 附设中学或小学
B. 附设小学教员讲习所
C. 设有保姆讲习所
D. 以培养教员为目标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教育视导指上级教育行政机构对下级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的工作进行( )。
A. 视察
B. 检查
C. 监督
D. 引导和辅导
满分:3 分
2. 抗战时期根据地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为自筹自管,来源主要有()。
A. 群众或团体捐款
B. 学田收入
C. 文教合作社收入
D. 政府拨款
满分:3 分
3. 关于制定学制的依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B.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
C.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
D.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E.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必考虑人口状况。
满分:3 分
4. 关于壬戌学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922年颁布
B. 即通称的“六三三制”
C. 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
D. 是中国实行近代学校制度的开始。
满分:3 分
5. 书院的主持人的称谓有()。
A. 洞主
B. 院长
C. 山长
D. 教授
E. 堂长
F. 班长
满分:3 分
6. 书院的主要教学方法有()
A. 高足弟子代教的方法
B. 辅导的方法
C. 讲授的方法
D. 互相讨论或争辩的方法
E. 留作业的方法
F. 自学为主的方法。
满分:3 分
7. “癸卯学制”对各级各类学堂的课程设置有较严格的规定,并制订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基本上分为()。
A. 传统课程
B. 西方式的现代课程
C. 德育课程
D. 知识技能课程
满分:3 分
8. 壬戌学制又称()。
A. 六三三学制
B. 新学制
C. 钦定学堂章程
D. 奏定学堂章程
满分:3 分
9. 关于学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各级各类学校的入学条件是学制的规定内容之一
B. 各级各类学校的修业年限是学制的规定内容之一
C. 学制包括少年宫
D. 学制不包括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
E. 学制包括儿童校外教育机构。
满分:3 分
10. 察举制度对当时的教育主要产生了以下哪些影响()。
A. 完善了人才考核的办法
B. 促进了“独尊儒术”政策的实行
C. 促进了私学的发展
D. 察举制度公平公正,选拔了大量人才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科举制从产生到废止历经1300多年,促进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抗战时期各根据地规定,各类小学校长必须在本校任课,各小学可根据情况设校董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学部是清政府的11个行政部门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壬戌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明初书院出现沉寂状态,其原因是朱元璋只重视人才的推荐和官学的兴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因为环境的残酷,师范学校教育一直没有形成严密的、上下衔接的教育体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壬戌学制也称六三三学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清末时,对于教师的学历和资格已有了明确规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1946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共最早建立的大区政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北魏时期不仅普遍设置州郡学,而且建立了州郡学校教育制度。这是我国正式实行地方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明代著名的书院是紫阳书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科举制最早产生于唐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学制不包括儿童校外教育机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士是春秋战国时期人才的基本来源和主要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国子学的创办,是中国封建社会贵族与平民教育,即“双轨制”学制实施之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洋务派所聘外国教习为终身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京师同文馆在北京的设立,标志着近代学校的诞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宗教对书院的产生没有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汉代全国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为国子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茂才是汉代察举最有代表性的典型科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