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现存的各党派,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的主要依据是()。
A. 孙中山领导国民党坚持反帝反封斗争
B. 国民党建立了根据地和军队
C. 其领袖孙中山站在了无产阶级立场上
D. 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满分:3 分
2. ()战役拉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A. 济南战役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满分:3 分
3.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 国民党一大
满分:3 分
4. 中国共产党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是()。
A. 文家市会议
B. 三湾改编
C. 八七会议
D. 中共二大
满分:3 分
5.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被派到湖南领导()起义。
A. 秋收
B. 南昌
C. 武昌
D. 黄巾
满分:3 分
6. 毛泽东的()文章提出了关于工业化道路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设想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联合政府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满分:3 分
7. 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事件是()。
A. 中山舰事件
B. 整理党务案
C. “四一二”政变
D. “七一五”政变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发动的事变是()。
A. 福建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五卅惨案
满分:3 分
9. 第一次将反封建旧道德的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作品是()。
A. 孔子改制考
B. 孔乙己
C. 狂人日记
D. 文学革命论
满分:3 分
10.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会议()。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洛川会议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相互促进的事例有()。
A. 省港大罢工
B. 湘、赣总工会成立
C.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D. 湘、鄂、赣成立省农民协会
满分:3 分
2. 第四次反“围剿”的军事指挥者是()。
A. 毛泽东
B. 朱德
C. 周恩来
D. 陈毅
满分:3 分
3. 抗战时期,国共虽然合作抗战,但摩擦不断,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
A. 国共 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
B. 国共所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C.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D. 日本侵略方针的改变
E. 国民党认为日本的对手是盟国
满分:3 分
4. 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C. 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 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
满分:3 分
5.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从1951年12月开始在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进行“三反”运动。三反是指()
A. 反官僚主义
B. 反贪污
C. 反个人崇拜
D. 反浪费
满分:3 分
6.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 统一战线
B. 党的领导
C. 武装斗争
D. 党的建设
满分:3 分
7.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正确解决这一问题的方针有()
A. 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 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C. 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E. 对外关系上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满分:3 分
8.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会议是()
A. 瓦窑堡会议
B. 洛川会议
C. 中共七大
D. 北平和谈
E. 西安事变和平谈判
满分:3 分
9. 20世纪30年代,之所以说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其依据是()。
A. 形成了正确的马列主义领导核心
B. 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则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C. 形成了全党的空前团结和统一
D. 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满分:3 分
10.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经过的由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有()
A. 委托加工、计划定货
B. 统购经销、委托包销代销
C.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D. 全行业公私合营
E. 增加税收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建国初期的土改彻底废除了存在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确定在广州、深圳、珠海、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十三届四中全会形成了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单纯解放生产力的路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国民政府统治确立后,中国社会仍存在革命条件并成为唯一选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十月革命道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有分裂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日本逐步发动华北事变,唆使汉奸殷汝耕在1935年11月25日成立了“晋东防共自治委员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1984年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在皖事变中,新四军军长叶挺被国民党军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突围中阵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新三民主义是在中共成立后,大革命时期,面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中国共产党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三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西山会议派是中国国民党内的一个反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派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国民政府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抗日战争是自1840年以来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汪精卫在上海发动了“七一五”政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北伐期间,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先后制造了“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和“南京惨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新文化运动中的“赛先生”主要是指社会科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我国实现了除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和香港、澳门外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大团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现存的各党派,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的主要依据是()。
A. 孙中山领导国民党坚持反帝反封斗争
B. 国民党建立了根据地和军队
C. 其领袖孙中山站在了无产阶级立场上
D. 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满分:3 分
2. ()战役拉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A. 济南战役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满分:3 分
3.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 国民党一大
满分:3 分
4. 中国共产党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是()。
A. 文家市会议
B. 三湾改编
C. 八七会议
D. 中共二大
满分:3 分
5.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被派到湖南领导()起义。
A. 秋收
B. 南昌
C. 武昌
D. 黄巾
满分:3 分
6. 毛泽东的()文章提出了关于工业化道路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设想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联合政府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满分:3 分
7. 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事件是()。
A. 中山舰事件
B. 整理党务案
C. “四一二”政变
D. “七一五”政变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发动的事变是()。
A. 福建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五卅惨案
满分:3 分
9. 第一次将反封建旧道德的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作品是()。
A. 孔子改制考
B. 孔乙己
C. 狂人日记
D. 文学革命论
满分:3 分
10.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会议()。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洛川会议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相互促进的事例有()。
A. 省港大罢工
B. 湘、赣总工会成立
C.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D. 湘、鄂、赣成立省农民协会
满分:3 分
2. 第四次反“围剿”的军事指挥者是()。
A. 毛泽东
B. 朱德
C. 周恩来
D. 陈毅
满分:3 分
3. 抗战时期,国共虽然合作抗战,但摩擦不断,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
A. 国共 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
B. 国共所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C.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D. 日本侵略方针的改变
E. 国民党认为日本的对手是盟国
满分:3 分
4. 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C. 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 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
满分:3 分
5.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从1951年12月开始在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进行“三反”运动。三反是指()
A. 反官僚主义
B. 反贪污
C. 反个人崇拜
D. 反浪费
满分:3 分
6.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 统一战线
B. 党的领导
C. 武装斗争
D. 党的建设
满分:3 分
7.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正确解决这一问题的方针有()
A. 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 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C. 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E. 对外关系上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满分:3 分
8.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会议是()
A. 瓦窑堡会议
B. 洛川会议
C. 中共七大
D. 北平和谈
E. 西安事变和平谈判
满分:3 分
9. 20世纪30年代,之所以说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其依据是()。
A. 形成了正确的马列主义领导核心
B. 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则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C. 形成了全党的空前团结和统一
D. 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满分:3 分
10.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经过的由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有()
A. 委托加工、计划定货
B. 统购经销、委托包销代销
C.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D. 全行业公私合营
E. 增加税收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建国初期的土改彻底废除了存在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确定在广州、深圳、珠海、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十三届四中全会形成了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单纯解放生产力的路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国民政府统治确立后,中国社会仍存在革命条件并成为唯一选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十月革命道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有分裂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日本逐步发动华北事变,唆使汉奸殷汝耕在1935年11月25日成立了“晋东防共自治委员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1984年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在皖事变中,新四军军长叶挺被国民党军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突围中阵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新三民主义是在中共成立后,大革命时期,面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中国共产党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三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西山会议派是中国国民党内的一个反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派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国民政府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抗日战争是自1840年以来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汪精卫在上海发动了“七一五”政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北伐期间,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先后制造了“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和“南京惨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新文化运动中的“赛先生”主要是指社会科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我国实现了除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和香港、澳门外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大团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