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三)》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三) 2015-03-17 12:20:46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太阳下的风景》一文叙写的主要人物是( )
A. 巴金
B. 曹禺
C. 金岳霖
D. 沈从文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以一把雨伞贯穿始终的作品是()
A. 《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B. 《陈奂生上城》
C.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D. 《鲁鲁》
满分:3 分
3. 在散文叙述视角上,采取外视点,即以阔大的视野,在一定的审美距离下表现客观外在世界,表现富有文化积淀的民族生存状态的文章是( )
A. 《社稷坛抒情》
B. 《我与地坛》
C. 《秦腔》
D. 《太阳下的风景》
满分:3 分
4. 运用一系列意象来象征性地表达作品意蕴,如以灰烬的余烟、凋落的葡萄、凝露的枯藤象征理想崩溃、希望破灭,以天边的排浪、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的曙光体现希望之光:这一诗篇是()
A. 《有赠》
B. 《相信未来》
C. 《冬》
D. 《岁月》
满分:3 分
5. 莫言的小说是( )
A. 《女房东》
B. 《透明的红萝卜》
C. 《百合花》
D. 《在山区收购站》
满分:3 分
6. 小说《受戒》描写了和尚娶妻生子、杀猪吃荤、赌钱等行为,以及小和尚明子和小英子的爱情故事,作品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
A. 对违背佛门清规的出格行为的批判
B. 超脱世俗欲求的虔诚信仰的赞美
C. 把出家做和尚看作是一种谋生职业的否定
D. 对原始淳朴的民间日常生活的肯定与赞美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小说《哦,香雪》的作者是( )
A. 宗璞
B. 海子
C. 铁凝
D. 严歌苓
满分:3 分
8. 《山民》一诗表现的思想是( )
A. 赞美山民的勤劳纯朴
B. 同情山民的苦难悲惨生活
C. 肯定山民勇于创新的精神
D. 批判山民固守乡土,缺乏冲破传统的开拓意识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的作者是()
A. 王蒙
B. 张贤亮
C. 冯骥才
D. 史铁生
满分:3 分
10. 具有勤劳淳厚的品性,善于自譬自解、自我陶醉,身上有着阿Q影子的农民形象是( )
A. 严志和
B. 高晓声
C. 陈奂生
D. 陈老汉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包括()
A. 《鸡窝洼人家》
B. 《满月儿》
C. 《腊月•正月》
D. 《古堡》
E. 《废都》
满分:3 分
2. 《人到中年》的人物形象有()
A. 钟雨
B. 郑子云
C. 陆文婷
D. 傅家杰
E. 秦波
满分:3 分
3. 朦胧诗派代表诗人有()
A. 舒婷
B. 顾城
C. 曾卓
D. 梁小斌
E. 北岛
满分:3 分
4. “陈奂生系列”小说是指()
A. 《“漏斗户“主》
B. 《陈奂生上城》
C. 《陈奂生转业》
D. 《陈奂生包产》
E. 《陈奂生出国》
满分:3 分
5. 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纪实文学有()
A. 《公共汽车咏叹调》
B. 《5•19长镜头》
C. 《北京人》
D. 《北方的河》
E. 《迷人的海》
满分:3 分
6. 余秋雨的《夜航船》中写到:“夜航船终于慢吞吞地走到了现代,吾乡的水路有了一点好的征兆:几位大师上船了。……这些现代中国的航船虽然还是比较平缓、狭小,却终 于有了明代所不可能有的色泽和气氛。”这几位大师是 ( )
A. 鲁迅
B. 茅盾
C. 郁达夫
D. 周作人
E. 丰子恺
满分:3 分
7. 下列人物属于《美食家》的有()
A. 岳之峰
B. 朱源达
C. 朱自冶
D. 孔碧霞
E. 高小庭
满分:3 分
8. 王朔的“顽主”系列小说有()
A. 《千万别把我当人》
B. 《玩的就是心跳》
C. 《空中小姐》
D. 《一点正经也没有》
E.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满分:3 分
9. 属于“开拓者家族”的人物形象有()
A. 乔光朴
B. 车篷宽
C. 高盛五
D. 牛宏
E. 宫开宇
满分:3 分
10. 寻根小说中对传统文化持肯定态度的是()
A. 《神鞭》
B. 《棋王》
C. 《烟壶》
D. 《那五》
E. 《女女女》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人物形象明海和英子出自于《大淖纪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被称为“童话诗人”的是舒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1985年和1986年被人们习惯称之为“方法年”、“观念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人到中年》的作者是王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探求者》文学社的主张是“运用文学这一战斗武器,打破教条束缚,大胆干预生活,严肃探讨人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减去十岁》是谌容以荒诞手法结构全篇的中篇小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苏童的代表作是《拉萨河女神》、《我的帝王生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是刘心武的《班主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开“改革文学”先河的是《乔厂长上任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糖醋现实主义”指的是高晓声的幽默风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张承志的《心灵史》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佳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张贤亮和张承志的代表作分别是《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班主任》揭露的是文革对青少年一代心灵的毒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人到中年》的主要人物是陆文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文学的“根”》一文的作者是郑万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才子落难,佳人搭救”的情节模式和哲理语言的滥用是张贤亮小说的明显局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林斤澜小说的主旨是揭露畸形社会残害健康人性的本质,寻觅美好人性复归的可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西线轶事》的作者是莫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伤痕文学”得名于刘心武的短篇小说《伤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开始的标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