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随机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2015-03-17 12:22:25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数学建模”、“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体现了
A. 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B. 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C. 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D. 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随着2002年《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颁布,2004年秋季,四个省份作为试点首批成为高中新课程改革试验区,在这四个省份中不包括
A. 广东
B. 山东
C. 宁夏
D. 北京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数学在当今各学科中的用途急剧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数学能简明的表达和交流思想,《课程标准》也对数学交流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数学交流范畴的是
A. 数学思想的表达
B. 数学思想的理解
C. 数学思想的接收
D. 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
满分:3 分
4. 布鲁纳认为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符号化与变换的思想
B. 归纳与猜想的思想
C. 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
D. 集合与对应的思想
满分:3 分
5. 要证明命题“ 不是无理数”,最好的证明方法是
A. 综合法
B. 分析法
C. 反证法
D. 同一法
满分:3 分
6. 世界各国的数学课程目标都不尽相同。下列哪个国家的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更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
A. 前苏联
B. 英国
C. 日本
D. 瑞士
满分:3 分
7. 将数学看作一门概念性和系统性很强的理论学科教给学生,而不很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国家是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瑞士
满分:3 分
8. 在中学数学中,观察可以用来
A. 获得大量感性材料
B. 引导数学发现
C. 判断数学性质或结果的真实性
D. 启迪解题思路
满分:3 分
9. 反证法、数学归纳法、极限的方法、微积分的方法等,都是重要的数学方法,都充满了抽象性,这说明
A. 数学的抽象可以达到人们感知所不能达到的领域
B. 数学的抽象性是逐层递进的
C. 数学的方法是高度抽象的
D. 数学的表现形式是高度抽象的
满分:3 分
10. 数学每一次向更高层次的抽象必须在前一次抽象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一层层的数学抽象说明了
A. 数学的抽象可以达到人们感知所不能达到的领域
B. 数学的抽象性是逐层递进的
C. 数学的方法是高度抽象的
D. 数学的表现形式是高度抽象的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列命题中,属于性质命题的是
A. x + y > z
B. 任何一个圆都不是直线形
C. a = b
D. 有些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满分:3 分
2. 基本的逻辑连接词有
A. 或
B. 但
C. 且
D. 非
满分:3 分
3. 中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取、组织和安排,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要考虑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
A. 社会的需要
B. 科学技术的发展
C. 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
D. 学生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
满分:3 分
4. 如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国际教育界日益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问题。教育必须围绕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里的基本学习能力指的是
A. 学会求知的能力
B. 学会做事的能力
C. 学会共处的能力
D. 学会发展的能力
满分:3 分
5. 下列命题中,属于关系命题的是
A. 3>5
B. △ABC∽△CDE
C. a2 ≥ 0
D. 3 + 5 = 8
满分:3 分
6. 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
A. 理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
B. 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
C. 经验总结法、搜索研究法
D. 实地观察法、试验研究法
满分:3 分
7. 下列关于数学的严谨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数学的严谨性一旦形成便保持不变
B. 数学的严谨性具有相对性
C. 数学严谨性的形成要经历漫长的非严谨的过程,才逐渐形成的
D. 侧重于理论的基础数学和侧重于应用的数学,它们对严谨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满分:3 分
8. 下列语句中属于命题的是
A. 5是自然数
B. 3大于2吗?
C. 巴赫猜想是正确的
D. 请停止计算!
满分:3 分
9. 从各国的数学课程标准来看,数学交流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数学思想的表达
B. 数学思想的理解
C. 数学思想的接收
D. 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
满分:3 分
10. 下面关于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教学原则是由人们自己制定的,试图反映教学规律
B. 教学原则就是教学规律
C. 教学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D. 教学原则能否客观、真实地再现教学规律,需要教学实践的检验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每个人的“数学现实”不同,因而“再创造”的过程,不会是整齐划一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数学教育应该让学生学习那些既是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又是个体发展所必需的,既对学生走向社会适应未来生活有帮助,又对学生的智力训练有价值的数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教学原则是由人们自己制定的,试图反映教学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二元关系指的是存在于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数学中常见的二元关系有自反关系、对称关系、传递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水平数学化将某个关系形成为一个公式,或是证明一个定律,或是对同一问题采用不同的模型或对模型进行加强、调整与完善,以致形成一个新的数学概念,或是由特殊情况经过推广从而建立起一般化的理论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数学现实”。不同人的“数学现实”,在背景材料上有不同的使用水平,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理论深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按照古德莱德对课程的理解,课程分为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经验课程五种层面的课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言必有据、思维缜密、思路清晰的良好习惯是遵循了教学中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任何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命题,以至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都有具体生动的现实模型和实际背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有些直角三角形不是等腰的”是关系命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教师在教学中以事先设计好的教案为中心,完全按照教案的顺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说明了在教学中要遵循严谨性的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科学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是根据客观教学规律制定出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实数集合中的相等关系、直线集合中的平行关系、三角形集合中的相似关系都是对称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一切正方形都有外接圆”是属于全称肯定命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教学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教学活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实数集合中的相等关系都属于自反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计算器或计算机应用于数学教学就一定会削弱学生的运算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计算器或计算机已经进入中小学数学教学,这样势必会削弱学生的运算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所谓量力性,简而言之就是量力而行。它要求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理解的程度和接受能力来组织教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