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公共政策分析(高起本)》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公共政策主体根据创新战略方针和原则,确定资源整合的途径和方式,使公共政策资源的效用最大化,以实现公共政策创新的目标。这叫做()
A. 理念创新战略
B. 体制创新战略
C. 人才创新战略
D. 资源整合创新战略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综合政策,如扶贫政策、产业政策等,这叫做()
A. 工具性政策
B. 目标性政策
C. 制度性政策
D. 利益性政策
满分:3 分
3. 简单“前-后”对比分析的缺陷是()
A. 复杂
B. 不方便
C. 不明了
D. 不精确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对投入的成本和所取得的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叫做()
A. 专家评估法
B. 执行群体评估法
C. 成本-效益评估法
D. 前后对比分析法
满分:3 分
5. 外部评估的主要形式是()
A. 委托评估
B. 集体评估
C. 大众评估
D. 公民参与评估
满分:3 分
6. 旧的政策由新的政策所代替,但所面对的政策问题,所要满足的各种需求基本上没有变。这叫做()
A. 政策减缩
B. 政策替代
C. 政策合并
D. 政策分解
满分:3 分
7. 下列政策控制的程序排列正确的是()
A. 衡量绩效、确立目标、纠正偏差
B. 确立目标、纠正偏差、衡量绩效
C. 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D. 衡量标准、确立方向、评估绩效
满分:3 分
8. 只有一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分析叫做()
A. 损益分析
B. 多远线性回归分析
C. 博弈分析
D.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主要依靠专家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对政策问题及其所处环境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政策方案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等,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这种方法叫做()
A. 个人判断法
B. 脚本写作
C. 博弈分析
D. 德尔菲分析
满分:3 分
10. 成本-效益分析法通常使用的评价准则有()
A. 效益相等时,成本越小的方案越优
B. 成本相等时,效益越大的方案越优
C. 效益与成本的比率越大越好
D. 以上皆是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政策监督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A. 建立必要的制度、法规,明确职责
B. 政策监督者与政策监督对象之间应保持时时沟通
C. 在机构设置上保持监督机构的独立性
D. 对监督对象有影响权。
满分:3 分
2. 政策终结的障碍主要有()
A. 利益上的障碍
B. 组织机构的障碍
C. 成本上的障碍
D. 程序上的障碍
满分:3 分
3. 下面属于政策评估的障碍的是()
A. 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B. 政策影响的广泛性
C. 政策资源的混合和相关政策的重叠
D. 政策问题的复杂性与政策主体相关人员的抵制
满分:3 分
4. 应用德尔菲分析方法要遵循如下原则()
A. 匿名原则
B. 循环往复的原则
C. 是专家共识的原则
D. 统计的原则
满分:3 分
5. 我国人民群众及其团体的政策监控方式,主要包括()
A. 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行使对政策的监控权
B. 是通过大众传媒表达自己对政策的态度、意见、建议或批评
C. 通过上访或向有关方面写信等形式进行政策监督
D. 各种群众组织可通过合法途径,有组织地向有关国家机关表达其利益、愿望、要求、意见和批评或是通过消极的抵制或主动的行动,来表达对现行政策的不满或取向。
满分:3 分
6. 政策监督的内容包括()
A. 对政策制定活动的监督
B. 对政策执行活动的监督
C. 对政策评估活动的监督
D. 对政策终结的监督
满分:3 分
7. 下列属于非正式评估的表现形式有()
A. 领导者的公开视察和微服私访
B. 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和公开呼吁
C. 媒体的宣传报道和相关建议
D. 对政策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
满分:3 分
8. 从评估机构的权力、地位角度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
A. 内部评估
B. 外部评估
C. 正式评估
D. 非正式评估
满分:3 分
9. 政策监控是一种目的明确的行动,其目的性表现在()
A. 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
B. 保证政策结果的有效性
C. 保证政策的适度性
D. 保证政策的适时性
满分:3 分
10. 创造性方法中应用比较成熟的方法有()
A. 个人判断法
B. 脚本写作
C. 博弈分析
D. 德尔菲分析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西方公共政策创新研究围绕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展开:政府竞争与政策创新和市场化与政策创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确定评估对象实质上是决定评估什么政策,或是评估政策的哪部分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共产党领导的政府使政治与行政彼此间相互支持,紧密联系,这样,政府创新就具有综合创新的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从公共政策创新的主题来分,可以有公共政策创新主体、公共政策创新内容、公共政策创新手段、公共政策创新程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功能是政府为了满足民众的需要而提供的服务,但是它并不代表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政策监控的主体往往同时也是客体,两者处于复杂的相互作用之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定量评估方法克服了评估活动中的主观倾向,使得评估结果更客观、更科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只有改革者倡导的政策终结不会遭到任何抵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公共政策主体根据创新战略方针,确定理念创新的步骤与计划,以指导整个公共政策创新活动叫做体制创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前后对比法是将公共政策执行前后的有关情况进行对比,从中测度公共政策效果及价值的一种定向分析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体制创新战略包括组织结构的变化、功能与权力的调整和人员行为的转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在实施评估的过程中,评估者应该坚持评估材料的完整性和具体分析的科学性两个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价值分析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石,一切公共政策都是为了寻求、确认、选择、实现和分配价值,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价值分析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所谓内部评估,是指法定的评估者依据事先制定的评估方案,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要求,对政策效果所作的评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一项政策是否能成功终结,主要取决于政策终结支持者的态度和人数的多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评估实施阶段的综合分析政策信息就是要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那些有关政策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政策分析中通常将目的论与义务论的标准结合起来,在关心政策结果是否有效的同时,又关注政策过程是否公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义务论是根据政策行为内在的价值来评价政策行为,认为价值是人类在政治、法律、经济、科学、艺术、宗教、道德和习俗领域中进行评价时所感兴趣的东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政策监控的根本目的是纠正系统偏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根据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需要,遵循有效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精选评估对象,才能使评估收到最佳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公共政策主体根据创新战略方针和原则,确定资源整合的途径和方式,使公共政策资源的效用最大化,以实现公共政策创新的目标。这叫做()
A. 理念创新战略
B. 体制创新战略
C. 人才创新战略
D. 资源整合创新战略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综合政策,如扶贫政策、产业政策等,这叫做()
A. 工具性政策
B. 目标性政策
C. 制度性政策
D. 利益性政策
满分:3 分
3. 简单“前-后”对比分析的缺陷是()
A. 复杂
B. 不方便
C. 不明了
D. 不精确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对投入的成本和所取得的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叫做()
A. 专家评估法
B. 执行群体评估法
C. 成本-效益评估法
D. 前后对比分析法
满分:3 分
5. 外部评估的主要形式是()
A. 委托评估
B. 集体评估
C. 大众评估
D. 公民参与评估
满分:3 分
6. 旧的政策由新的政策所代替,但所面对的政策问题,所要满足的各种需求基本上没有变。这叫做()
A. 政策减缩
B. 政策替代
C. 政策合并
D. 政策分解
满分:3 分
7. 下列政策控制的程序排列正确的是()
A. 衡量绩效、确立目标、纠正偏差
B. 确立目标、纠正偏差、衡量绩效
C. 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D. 衡量标准、确立方向、评估绩效
满分:3 分
8. 只有一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分析叫做()
A. 损益分析
B. 多远线性回归分析
C. 博弈分析
D.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主要依靠专家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对政策问题及其所处环境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政策方案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等,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这种方法叫做()
A. 个人判断法
B. 脚本写作
C. 博弈分析
D. 德尔菲分析
满分:3 分
10. 成本-效益分析法通常使用的评价准则有()
A. 效益相等时,成本越小的方案越优
B. 成本相等时,效益越大的方案越优
C. 效益与成本的比率越大越好
D. 以上皆是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政策监督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A. 建立必要的制度、法规,明确职责
B. 政策监督者与政策监督对象之间应保持时时沟通
C. 在机构设置上保持监督机构的独立性
D. 对监督对象有影响权。
满分:3 分
2. 政策终结的障碍主要有()
A. 利益上的障碍
B. 组织机构的障碍
C. 成本上的障碍
D. 程序上的障碍
满分:3 分
3. 下面属于政策评估的障碍的是()
A. 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B. 政策影响的广泛性
C. 政策资源的混合和相关政策的重叠
D. 政策问题的复杂性与政策主体相关人员的抵制
满分:3 分
4. 应用德尔菲分析方法要遵循如下原则()
A. 匿名原则
B. 循环往复的原则
C. 是专家共识的原则
D. 统计的原则
满分:3 分
5. 我国人民群众及其团体的政策监控方式,主要包括()
A. 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行使对政策的监控权
B. 是通过大众传媒表达自己对政策的态度、意见、建议或批评
C. 通过上访或向有关方面写信等形式进行政策监督
D. 各种群众组织可通过合法途径,有组织地向有关国家机关表达其利益、愿望、要求、意见和批评或是通过消极的抵制或主动的行动,来表达对现行政策的不满或取向。
满分:3 分
6. 政策监督的内容包括()
A. 对政策制定活动的监督
B. 对政策执行活动的监督
C. 对政策评估活动的监督
D. 对政策终结的监督
满分:3 分
7. 下列属于非正式评估的表现形式有()
A. 领导者的公开视察和微服私访
B. 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和公开呼吁
C. 媒体的宣传报道和相关建议
D. 对政策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
满分:3 分
8. 从评估机构的权力、地位角度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
A. 内部评估
B. 外部评估
C. 正式评估
D. 非正式评估
满分:3 分
9. 政策监控是一种目的明确的行动,其目的性表现在()
A. 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
B. 保证政策结果的有效性
C. 保证政策的适度性
D. 保证政策的适时性
满分:3 分
10. 创造性方法中应用比较成熟的方法有()
A. 个人判断法
B. 脚本写作
C. 博弈分析
D. 德尔菲分析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西方公共政策创新研究围绕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展开:政府竞争与政策创新和市场化与政策创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确定评估对象实质上是决定评估什么政策,或是评估政策的哪部分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共产党领导的政府使政治与行政彼此间相互支持,紧密联系,这样,政府创新就具有综合创新的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从公共政策创新的主题来分,可以有公共政策创新主体、公共政策创新内容、公共政策创新手段、公共政策创新程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功能是政府为了满足民众的需要而提供的服务,但是它并不代表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政策监控的主体往往同时也是客体,两者处于复杂的相互作用之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定量评估方法克服了评估活动中的主观倾向,使得评估结果更客观、更科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只有改革者倡导的政策终结不会遭到任何抵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公共政策主体根据创新战略方针,确定理念创新的步骤与计划,以指导整个公共政策创新活动叫做体制创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前后对比法是将公共政策执行前后的有关情况进行对比,从中测度公共政策效果及价值的一种定向分析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体制创新战略包括组织结构的变化、功能与权力的调整和人员行为的转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在实施评估的过程中,评估者应该坚持评估材料的完整性和具体分析的科学性两个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价值分析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石,一切公共政策都是为了寻求、确认、选择、实现和分配价值,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价值分析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所谓内部评估,是指法定的评估者依据事先制定的评估方案,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要求,对政策效果所作的评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一项政策是否能成功终结,主要取决于政策终结支持者的态度和人数的多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评估实施阶段的综合分析政策信息就是要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那些有关政策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政策分析中通常将目的论与义务论的标准结合起来,在关心政策结果是否有效的同时,又关注政策过程是否公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义务论是根据政策行为内在的价值来评价政策行为,认为价值是人类在政治、法律、经济、科学、艺术、宗教、道德和习俗领域中进行评价时所感兴趣的东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政策监控的根本目的是纠正系统偏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根据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需要,遵循有效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精选评估对象,才能使评估收到最佳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高级英语》复习资料(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