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儿童已经能够调整自己的言语以适应不同的听者。
A. 4岁
B. 1岁
C. 8岁
D. .12岁
满分:3 分
2. 一般认为,喜欢非常容易的任务或者很难完成的任务的人是()
A. 成就动机水平较高
B. 成就动机水平较低
C. 避免失败的动机较高
D. 不确定
满分:3 分
3.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皮亚杰
B. 斯陶布
C. 章志光
D. 柯尔伯格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非常注重对错误进行分析,通过检查儿童的非满分:3 分
5. 在()之内,婴儿逐渐能将自我与非自我区分开来,逐渐意识到自身是一个独特的、与其它物体分离的实体。
A. 1岁
B. 3岁
C. 半岁
D. 5岁
满分:3 分
6.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指()儿童。
A. 4-7岁
B. 6-7到11-12岁
C. 2-5岁
D. 12-18岁
满分:3 分
7. 根据个体认知发展水平作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依德
B. 皮亚杰
C. 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
D. 埃里克森
满分:3 分
8. 一般来说,下列能力中初中女生比男生占优势的是()
A. .比较能力
B. 计算能力
C. 推理能力
D. 空间能力
满分:3 分
9.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青年期主要的心理社会性矛盾是()
A. 主动性对内疚感
B. 勤奋感对自卑感
C.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亲密感对孤独感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皮亚杰认为,2―6、7岁幼儿的思维属于()
A. 前运算阶段
B. 具体运算阶段
C. 抽象运算阶段
D. 形象运算阶段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童年期儿童自我意识的上升期是()
A. 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
B. 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
C. 小学五年级到小学六年级
D. 小学三年级到四年级
满分:3 分
2. 儿童学学习的积极性包括()
A. 学习动机
B. 学习兴趣
C. 学习成绩
D. 学习态度
满分:3 分
3. 皮亚杰认为,在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是()。
A. 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
B. 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
C. 思维具有抽象性
D. 能在头脑中设想出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的内容
满分:3 分
4. 布查德(Bouchard)等曾总结了多个采用双生子研究法来研究遗传因素对智商(IQ)影响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
A. 遗传因素对IQ有影响
B. 遗传因素对IQ没有影响
C. 环境因素对IQ有影响
D. 环境因素对IQ没有影响
满分:3 分
5. 在思维结构发展中,抽象逻辑思维要经历()
A. 初步逻辑思维
B. 经验型逻辑思维
C. 理论型思维
D. 辩证思维
满分:3 分
6. 斯坦伯格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人,都力图从()三个方面概括智力特征
A. 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B. 言语能力
C. 抽象思维的能力
D. 社会能力
满分:3 分
7. 幼儿语法 (主要是句法)结构的发展趋势是()
A. 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B.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C. 从无修饰句发展到多种修饰句
D. 从词数少的短句发展到词数多的长句
满分:3 分
8. 概而言之,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是()。
A. 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
B. 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C. 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D. 心理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满分:3 分
9. 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矛盾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反抗性与依赖性
B. 闭锁性与开放性
C. 勇敢与怯懦
D. 高傲与自卑
满分:3 分
10.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注意是对知觉内容的选择,注意的特征有()
A. 注意的控制
B. 注意的适应性
C. 注意的计划性
D. 注意的监控能力。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同一性的形成与青少年期关系最为密切,是青少年的一大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儿童对于性别角色,主要是认同其父母关于性别的观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攻击性行为没有性别差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一般欲望的表现,引起游戏的欲望有三种:第一是发展个人主动性的欲望;第二是适应环境的欲望;第三是重复练习的欲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在外环境的影响下,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到内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人格独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学前儿童的想象,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主要特点是将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们在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研究表明: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攻击,女孩比男孩有更多的言语攻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从事认知活动时所产生的主观情绪情感体验,它可以被主体清晰地意识到,也可以是处于下意识的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根据外部表情来识别和判断他人的情绪情感时,首先依赖于认知者的年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是儿童社会化的首要途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把姚明、刘翔、李宇春等人的形象作为自己的理想,这是少年期学生主要的理想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年幼儿童过滤无关信息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初中生与父母关系的 显著特点之一是只看到父母的缺点,不尊重父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粘液质的婴儿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和主动性很强,兴奋性比抑制性占优势;刻板,外倾,情绪兴奋性很强,反应速度很快,不灵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期是青春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初中生同伴关系的显著特点是同伴关系依从性达到高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儿童开始用代词“我”来称呼自己,这标志着儿童已不再把自己作为一个客体的人或别人来认识,而是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这说明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主要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儿童已经能够调整自己的言语以适应不同的听者。
A. 4岁
B. 1岁
C. 8岁
D. .12岁
满分:3 分
2. 一般认为,喜欢非常容易的任务或者很难完成的任务的人是()
A. 成就动机水平较高
B. 成就动机水平较低
C. 避免失败的动机较高
D. 不确定
满分:3 分
3.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皮亚杰
B. 斯陶布
C. 章志光
D. 柯尔伯格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非常注重对错误进行分析,通过检查儿童的非满分:3 分
5. 在()之内,婴儿逐渐能将自我与非自我区分开来,逐渐意识到自身是一个独特的、与其它物体分离的实体。
A. 1岁
B. 3岁
C. 半岁
D. 5岁
满分:3 分
6.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指()儿童。
A. 4-7岁
B. 6-7到11-12岁
C. 2-5岁
D. 12-18岁
满分:3 分
7. 根据个体认知发展水平作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依德
B. 皮亚杰
C. 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
D. 埃里克森
满分:3 分
8. 一般来说,下列能力中初中女生比男生占优势的是()
A. .比较能力
B. 计算能力
C. 推理能力
D. 空间能力
满分:3 分
9.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青年期主要的心理社会性矛盾是()
A. 主动性对内疚感
B. 勤奋感对自卑感
C.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亲密感对孤独感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皮亚杰认为,2―6、7岁幼儿的思维属于()
A. 前运算阶段
B. 具体运算阶段
C. 抽象运算阶段
D. 形象运算阶段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童年期儿童自我意识的上升期是()
A. 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
B. 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
C. 小学五年级到小学六年级
D. 小学三年级到四年级
满分:3 分
2. 儿童学学习的积极性包括()
A. 学习动机
B. 学习兴趣
C. 学习成绩
D. 学习态度
满分:3 分
3. 皮亚杰认为,在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是()。
A. 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
B. 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
C. 思维具有抽象性
D. 能在头脑中设想出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的内容
满分:3 分
4. 布查德(Bouchard)等曾总结了多个采用双生子研究法来研究遗传因素对智商(IQ)影响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
A. 遗传因素对IQ有影响
B. 遗传因素对IQ没有影响
C. 环境因素对IQ有影响
D. 环境因素对IQ没有影响
满分:3 分
5. 在思维结构发展中,抽象逻辑思维要经历()
A. 初步逻辑思维
B. 经验型逻辑思维
C. 理论型思维
D. 辩证思维
满分:3 分
6. 斯坦伯格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人,都力图从()三个方面概括智力特征
A. 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B. 言语能力
C. 抽象思维的能力
D. 社会能力
满分:3 分
7. 幼儿语法 (主要是句法)结构的发展趋势是()
A. 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B.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C. 从无修饰句发展到多种修饰句
D. 从词数少的短句发展到词数多的长句
满分:3 分
8. 概而言之,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是()。
A. 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
B. 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C. 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D. 心理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满分:3 分
9. 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矛盾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反抗性与依赖性
B. 闭锁性与开放性
C. 勇敢与怯懦
D. 高傲与自卑
满分:3 分
10.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注意是对知觉内容的选择,注意的特征有()
A. 注意的控制
B. 注意的适应性
C. 注意的计划性
D. 注意的监控能力。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同一性的形成与青少年期关系最为密切,是青少年的一大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儿童对于性别角色,主要是认同其父母关于性别的观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攻击性行为没有性别差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一般欲望的表现,引起游戏的欲望有三种:第一是发展个人主动性的欲望;第二是适应环境的欲望;第三是重复练习的欲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在外环境的影响下,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到内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人格独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学前儿童的想象,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主要特点是将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们在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研究表明: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攻击,女孩比男孩有更多的言语攻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从事认知活动时所产生的主观情绪情感体验,它可以被主体清晰地意识到,也可以是处于下意识的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根据外部表情来识别和判断他人的情绪情感时,首先依赖于认知者的年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是儿童社会化的首要途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把姚明、刘翔、李宇春等人的形象作为自己的理想,这是少年期学生主要的理想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年幼儿童过滤无关信息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初中生与父母关系的 显著特点之一是只看到父母的缺点,不尊重父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粘液质的婴儿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和主动性很强,兴奋性比抑制性占优势;刻板,外倾,情绪兴奋性很强,反应速度很快,不灵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期是青春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初中生同伴关系的显著特点是同伴关系依从性达到高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儿童开始用代词“我”来称呼自己,这标志着儿童已不再把自己作为一个客体的人或别人来认识,而是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这说明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主要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