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多选题
判断题
单选题
一、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当前教师选聘的着眼点的变化体现在()。
A. 由候选人静态的档案材料转向了候选人的动态的表现
B. 通过持续性的综合评估决定新教师的人选
C. 由候选人的学科对口转向了对候选人的多科要求
D. 由候选人的单一教学能力转向候选人的教学、科研、组织、人际等多重能力
满分:3 分
2. 教育经费的分配原则()。
A. 依法投入
B. 公益性
C. 受益与能力
D. 公平与效率
满分:3 分
3. 以下有关课程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课程管理”中的“课程”包括广义的课程和狭义的课程内涵
B. 课程管理最终关注的是课程价值的实现
C. 课程管理包括对课程开发相关的活动和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
D. 我国当前实施的是“三级课程管理”的体系
满分:3 分
4. 对中小学校长进行培训必须遵循()原则。
A. 因地制宜
B. 分类指导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学以致用
满分:3 分
5. 以下属于省级政府教育部门职责的是()。
A. 制定地区基础教育计划
B. 监督和管理本地基础教育
C. 测评下属的基础学校
D. 实施上级制定的教育计划
满分:3 分
6. 通常而言,组织具备以下哪些功能?()
A. 实现组织目标的条件
B. 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C. 增强成员的归属感
D. 提高工作效率
满分:3 分
7. 校园建设和管理目标要处理好哪些内容()
A. 校园的选址
B. 校园的环境
C. 校园的设计
D. 校园的规划
满分:3 分
8. 德育管理的任务有()。
A. 研究和和制定德育管理的目标系统
B. 建立和健全德育管理的组织体系
C. 抓好德育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D. 探索德育管理的普遍规律
满分:3 分
9. 制定研究计划的方法中必须掌握教育科研的范围和内容,必须对以下()方面进行界定与掌握。
A. 研究对象
B. 研究内容
C. 研究概念
D. 研究程序
满分:3 分
10. 在校长的产生方式中,考任制本身有助于()。
A. 体现了平等竞争和依法治校的精神
B. 标准统一,公开考试,择优录 用,体现了平等竞争的原则
C. 有利于对候选人的理论基础、相关学科知识作全面的考察,可以避免人情关系。
D. 选择面大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多选题
判断题
单选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教育科研就是当今时代学校发展的基本底色,也是学校发展的外在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普通中小学校的建筑标准,必须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中小学德育活动的目的必须符合教育目的和德育总目标以及学生品德实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教师管理的目的是把教师安置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使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领导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美国教育行政主权在各州,多数州又将权力授予学区,故可以说实权在学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学生参与管理仅仅是时代的呼唤和理论层面的空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部分阐述得详细、明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调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结构首先是调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学级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实质性变革的变革机制主要是反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多选题
判断题
单选题
三、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基础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这属于基础教育的()。
A. 社会功能
B. 本体功能
C. 政治功能
D. 经济功能
满分:2 分
2. 1990年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在全球范围内提出()的新概念。
A. 全面教育
B. 素质教育
C. 全民教育
D. 终身教育
满分:2 分
3. ()是学校教学所需的各项设施和教学所用的各种物品的统称。
A. 学校设施
B. 学校宿舍设备
C. 学校食堂设备
D. 学校教学设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直接性问题。二是探索性问题。三是()问题。
A. 反思性
B. 原则性
C. 教育性
D. 结果性
满分:2 分
5. 我国教育行政领导队伍的用人制度以()指导思想为主。
A. 官本位
B. 能力本位
C. 以人为本
D. 综合考察
满分:2 分
6. 一般说来,评估师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方面的情况时则适宜用()方法。
A. 感性的
B. 定量的
C. 定性的
D. 理性的
满分:2 分
7. ()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物质保证。
A. 教育经费分配
B. 教育经费支出
C. 教育经费投入
D. 教育经费配置
满分:2 分
8. 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分为()个层次。
A. 四
B. 三
C. 五
D. 二
满分:2 分
9. 就狭义而言,基础教育指的是中小学阶段的()。
A. 普通教育
B. 特殊教育
C. 特色教育
D. 义务教育
满分:2 分
10. 教育科研是一种在探索中获取新认识的过程,是教育科研者进一步揭示教育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的活动。这是教育科研的()。
A. 组织原则
B. 表现形式
C. 本质和目的
D. 发生机制
满分:2 分
11. 德育管理从层次上可以分为()的德育管理和学校内部的德育管理两大类。
A. 教育行政部门
B. 教育局
C. 高校
D. 国家教委
满分:2 分
12. 对各级各类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具体标准和要求的是()
A.
B. 教育目标
C. 教育目的
D. 培养目标
E. 课程标准
满分:2 分
13. 当前承担“课程管理主体”角色的是()。
A. 国家
B. 教育部
C. 地方教育部门
D. 学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师范学习阶段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的阶段。
A. 非关注
B. 虚拟关注
C. 生存关注
D. 任务关注
满分:2 分
15. 以下不属于教育管理体制外延的是( )。
A. 教育领导体制
B. 办学体制
C. 教育行政体制
D. 投资体制
满分:2 分
16. 人们把对组织各要素经过排列组合后形成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形式称为()。
A. 组织形式
B. 组织体系
C. 组织功能
D. 组织模式
满分:2 分
17. 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
A.
B. 普及性
C. 基础性
D. 义务性
E. 公平性
满分:2 分
18. ()是构成健全的教育经费管理系统的重要部分。
A. 预防系统
B. 评估系统
C. 执行系统
D. 监督系统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是教学设备配置的一个重要领域。
A. 图书管设备
B. 实验室设备
C. 宿舍设备
D. 食堂设备
满分:2 分
20. 就狭义而言,基础教育指的是中小学阶段的( )。
A.
B. 普通教育
C. 特殊教育
D. 特色教育
E. 义务教育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多选题
判断题
单选题
一、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当前教师选聘的着眼点的变化体现在()。
A. 由候选人静态的档案材料转向了候选人的动态的表现
B. 通过持续性的综合评估决定新教师的人选
C. 由候选人的学科对口转向了对候选人的多科要求
D. 由候选人的单一教学能力转向候选人的教学、科研、组织、人际等多重能力
满分:3 分
2. 教育经费的分配原则()。
A. 依法投入
B. 公益性
C. 受益与能力
D. 公平与效率
满分:3 分
3. 以下有关课程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课程管理”中的“课程”包括广义的课程和狭义的课程内涵
B. 课程管理最终关注的是课程价值的实现
C. 课程管理包括对课程开发相关的活动和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
D. 我国当前实施的是“三级课程管理”的体系
满分:3 分
4. 对中小学校长进行培训必须遵循()原则。
A. 因地制宜
B. 分类指导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学以致用
满分:3 分
5. 以下属于省级政府教育部门职责的是()。
A. 制定地区基础教育计划
B. 监督和管理本地基础教育
C. 测评下属的基础学校
D. 实施上级制定的教育计划
满分:3 分
6. 通常而言,组织具备以下哪些功能?()
A. 实现组织目标的条件
B. 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C. 增强成员的归属感
D. 提高工作效率
满分:3 分
7. 校园建设和管理目标要处理好哪些内容()
A. 校园的选址
B. 校园的环境
C. 校园的设计
D. 校园的规划
满分:3 分
8. 德育管理的任务有()。
A. 研究和和制定德育管理的目标系统
B. 建立和健全德育管理的组织体系
C. 抓好德育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D. 探索德育管理的普遍规律
满分:3 分
9. 制定研究计划的方法中必须掌握教育科研的范围和内容,必须对以下()方面进行界定与掌握。
A. 研究对象
B. 研究内容
C. 研究概念
D. 研究程序
满分:3 分
10. 在校长的产生方式中,考任制本身有助于()。
A. 体现了平等竞争和依法治校的精神
B. 标准统一,公开考试,择优录 用,体现了平等竞争的原则
C. 有利于对候选人的理论基础、相关学科知识作全面的考察,可以避免人情关系。
D. 选择面大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多选题
判断题
单选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教育科研就是当今时代学校发展的基本底色,也是学校发展的外在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普通中小学校的建筑标准,必须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中小学德育活动的目的必须符合教育目的和德育总目标以及学生品德实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教师管理的目的是把教师安置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使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领导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美国教育行政主权在各州,多数州又将权力授予学区,故可以说实权在学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学生参与管理仅仅是时代的呼唤和理论层面的空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部分阐述得详细、明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调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结构首先是调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学级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实质性变革的变革机制主要是反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多选题
判断题
单选题
三、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基础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这属于基础教育的()。
A. 社会功能
B. 本体功能
C. 政治功能
D. 经济功能
满分:2 分
2. 1990年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在全球范围内提出()的新概念。
A. 全面教育
B. 素质教育
C. 全民教育
D. 终身教育
满分:2 分
3. ()是学校教学所需的各项设施和教学所用的各种物品的统称。
A. 学校设施
B. 学校宿舍设备
C. 学校食堂设备
D. 学校教学设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直接性问题。二是探索性问题。三是()问题。
A. 反思性
B. 原则性
C. 教育性
D. 结果性
满分:2 分
5. 我国教育行政领导队伍的用人制度以()指导思想为主。
A. 官本位
B. 能力本位
C. 以人为本
D. 综合考察
满分:2 分
6. 一般说来,评估师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方面的情况时则适宜用()方法。
A. 感性的
B. 定量的
C. 定性的
D. 理性的
满分:2 分
7. ()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物质保证。
A. 教育经费分配
B. 教育经费支出
C. 教育经费投入
D. 教育经费配置
满分:2 分
8. 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分为()个层次。
A. 四
B. 三
C. 五
D. 二
满分:2 分
9. 就狭义而言,基础教育指的是中小学阶段的()。
A. 普通教育
B. 特殊教育
C. 特色教育
D. 义务教育
满分:2 分
10. 教育科研是一种在探索中获取新认识的过程,是教育科研者进一步揭示教育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的活动。这是教育科研的()。
A. 组织原则
B. 表现形式
C. 本质和目的
D. 发生机制
满分:2 分
11. 德育管理从层次上可以分为()的德育管理和学校内部的德育管理两大类。
A. 教育行政部门
B. 教育局
C. 高校
D. 国家教委
满分:2 分
12. 对各级各类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具体标准和要求的是()
A.
B. 教育目标
C. 教育目的
D. 培养目标
E. 课程标准
满分:2 分
13. 当前承担“课程管理主体”角色的是()。
A. 国家
B. 教育部
C. 地方教育部门
D. 学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师范学习阶段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的阶段。
A. 非关注
B. 虚拟关注
C. 生存关注
D. 任务关注
满分:2 分
15. 以下不属于教育管理体制外延的是( )。
A. 教育领导体制
B. 办学体制
C. 教育行政体制
D. 投资体制
满分:2 分
16. 人们把对组织各要素经过排列组合后形成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形式称为()。
A. 组织形式
B. 组织体系
C. 组织功能
D. 组织模式
满分:2 分
17. 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
A.
B. 普及性
C. 基础性
D. 义务性
E. 公平性
满分:2 分
18. ()是构成健全的教育经费管理系统的重要部分。
A. 预防系统
B. 评估系统
C. 执行系统
D. 监督系统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是教学设备配置的一个重要领域。
A. 图书管设备
B. 实验室设备
C. 宿舍设备
D. 食堂设备
满分:2 分
20. 就狭义而言,基础教育指的是中小学阶段的( )。
A.
B. 普通教育
C. 特殊教育
D. 特色教育
E. 义务教育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