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B. 实现共产主义
C. 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D. 大力发展生产力
满分:3 分
2. 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是()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具体劳动
D. 抽象劳动
满分:3 分
3.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利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生产力状况
满分:3 分
4. “三权分立”中的三权是指()
A. 立法权、监督权、行使权
B. 选举权、财政权、支配权
C.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D. 知情权、选举权、监督权
满分:3 分
5. 相对人口过剩是指()
A. 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B. 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C. 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D. 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满分:3 分
6.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形式是()
A. 一党制
B. 两党制
C. 多党制
D.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 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
B. 劳动力成为商品
C. 出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D. 生产力高度发达
满分:3 分
8. 超额剩余价值就是()
A. 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
B.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 商品价格总是低于价值
D. 不变资本多于可变资本
满分:3 分
9.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 个别劳动时间创造的
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
C. 人民群众创造的
D. 科学技术创造的
满分:3 分
10. 垄断价格的出现()
A. 完全偏离了价值
B. 违背了价值规律
C. 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
D. 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
A. 英国的莫尔
B. 法国的圣西门
C. 法国的傅里叶
D. 英国的欧文
满分:3 分
2. 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
A. 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B. 无产阶级革命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D. 无产阶级革命是建立新社会制度的革命
满分:3 分
3.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A. 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决定发展道路不同
B. 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不同决定发展道路不同
C. 人口因素的制约决定发展道路不同
D.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根据时代的前进、实践的发展决定发展道路也有所不同
满分:3 分
4. 社会主义民主是()
A. 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 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C. 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D. 人民当家作主
满分:3 分
5. 国家()
A. 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
B. 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C. 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
D. 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
满分:3 分
6. 共产主义是()
A. 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B. 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C. 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最终实现
D. 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
满分:3 分
7.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需要长期的过程,是因为()
A. 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比较贫乏
B. 这些国家生产力相对落后
C. 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完善民主法治需要长期的过程
D. 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满分:3 分
8.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的提高
B. 劳动者拥有自己的一些生产资料
C.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 劳动者除了拥有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
满分:3 分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进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A.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家经济联系
B. 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C. 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提高
D. 跨国公司的出现
满分:3 分
10. 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是()
A. 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B. 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
C. 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D. 阶级对立有所缓和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为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运动的规律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商品价格的波动违背了价值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价值规律能够自发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技术构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资本家手中的货币会带来更多的货币,发生价值增值,产生出剩余价值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家能够买到价格较低的原材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是联合跨国公司。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经济全球化是保持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斯大林领导时期,逐步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形成了苏联模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资本输出从资本形态上看大体有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是自然经济阶段和市场经济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劳动力作为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没有特殊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B. 实现共产主义
C. 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D. 大力发展生产力
满分:3 分
2. 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是()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具体劳动
D. 抽象劳动
满分:3 分
3.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利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生产力状况
满分:3 分
4. “三权分立”中的三权是指()
A. 立法权、监督权、行使权
B. 选举权、财政权、支配权
C.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D. 知情权、选举权、监督权
满分:3 分
5. 相对人口过剩是指()
A. 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B. 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C. 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D. 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满分:3 分
6.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形式是()
A. 一党制
B. 两党制
C. 多党制
D.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 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
B. 劳动力成为商品
C. 出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D. 生产力高度发达
满分:3 分
8. 超额剩余价值就是()
A. 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
B.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 商品价格总是低于价值
D. 不变资本多于可变资本
满分:3 分
9.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 个别劳动时间创造的
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
C. 人民群众创造的
D. 科学技术创造的
满分:3 分
10. 垄断价格的出现()
A. 完全偏离了价值
B. 违背了价值规律
C. 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
D. 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
A. 英国的莫尔
B. 法国的圣西门
C. 法国的傅里叶
D. 英国的欧文
满分:3 分
2. 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
A. 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B. 无产阶级革命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D. 无产阶级革命是建立新社会制度的革命
满分:3 分
3.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A. 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决定发展道路不同
B. 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不同决定发展道路不同
C. 人口因素的制约决定发展道路不同
D.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根据时代的前进、实践的发展决定发展道路也有所不同
满分:3 分
4. 社会主义民主是()
A. 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 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C. 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D. 人民当家作主
满分:3 分
5. 国家()
A. 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
B. 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C. 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
D. 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
满分:3 分
6. 共产主义是()
A. 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B. 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C. 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最终实现
D. 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
满分:3 分
7.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需要长期的过程,是因为()
A. 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比较贫乏
B. 这些国家生产力相对落后
C. 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完善民主法治需要长期的过程
D. 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满分:3 分
8.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的提高
B. 劳动者拥有自己的一些生产资料
C.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 劳动者除了拥有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
满分:3 分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进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A.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家经济联系
B. 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C. 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提高
D. 跨国公司的出现
满分:3 分
10. 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是()
A. 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B. 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
C. 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D. 阶级对立有所缓和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为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运动的规律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商品价格的波动违背了价值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价值规律能够自发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技术构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资本家手中的货币会带来更多的货币,发生价值增值,产生出剩余价值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家能够买到价格较低的原材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是联合跨国公司。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经济全球化是保持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斯大林领导时期,逐步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形成了苏联模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资本输出从资本形态上看大体有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是自然经济阶段和市场经济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劳动力作为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没有特殊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