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美术课程与教学论》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随机)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美术课程与教学论 2015-03-17 12:33:34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试图根据学生生理发展状况进行年龄分期,实施基础教育。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帕里斯
满分:2.5 分
2. 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也正是“( )”语境下美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A. 视觉文化
B. 写意表现
C. 具象造型
D. 抽象造型
满分:2.5 分
3. 备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是:人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 )
A. 劳动能力
B. 生活态度
C. 意志品质
D. 精神追求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4. 清政府于1904年1月颁布( )确立了图画手工课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中
A. “癸卯学制”
B. 洋务运动
C. 教会教育
D. “新学”教育
满分:2.5 分
5. 美术教育具有( )的特点
A. “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B. 净化心灵
C. 陶冶情操
D. 提高修养
满分:2.5 分
6. 有“近代教育之父”之称的( )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二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
A. 亚里士多德
B. 阿尔伯蒂
C. 丢勒
D. 夸美纽斯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7.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三杰是( )
A. 达●芬奇、提香、丢勒
B. 提香、乔尔乔内、丁托列托
C. 丢勒、米开朗基罗、贝利尼
D.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满分:2.5 分
8. 审美教育的价值有:( ),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诉诸思维的生活价值,助于宣教的政治价值。
A. 引导创作的艺术价值
B. 陶冶性情的精神价值
C. 启迪人生的认识价值
D. 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价值
满分:2.5 分
9. 下列不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
A. 更新观念
B. 转变方式
C. 调整结构
D. 重建制度
满分:2.5 分
10.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发展分为:涂鸦期、前图式期、图式期、写实萌发期、伪自然主义期、青春危机期、( )七个阶段。
A. 成熟期
B. 迷茫期
C. 青春期
D. 懵懂期
满分:2.5 分
11. 作品《父亲》是( )的代表作品。
A. 徐悲鸿
B. 罗中立
C. 张大千
D. 齐白石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12. 下列组织形式中不是教材的组织方法是( )?
A. 逻辑式组织
B. 心理式组织
C. 折衷式组织
D. 中心式组织
满分:2.5 分
13. 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以( )为基础的,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A. 劳动
B. 知识
C. 能力
D. 技术
满分:2.5 分
14. 1924年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 )第一次在《可见的人类-论电影文化 》一书中首先提出“视觉文化”的概念。
A. 贝拉巴拉兹
B. 尼古拉斯梅尔左夫
C. 弗里德曼
D. 米尔佐夫
满分:2.5 分
15. ( )把视觉文化的艺术课程形象地比作城市的交通运输平面图。
A. 阿瑟●弗兰
B. 帕梅拉●泰勒
C. 史蒂文●卡尔彭特
D. 罗恩菲德
满分:2.5 分
16. 教案的作用是:( )促进周密的思考;获得备忘的效果;记录教学的过程;引导反思与改进;与他人更好地交流。
A. 明确教学的目标
B. 引导学生的学习
C. 督促教师的授课技能
D. 清楚教学流程
满分:2.5 分
17. 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也正是“ ”语境下美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A. 视觉文化
B. 写意表现
C. 具象造型
D. 抽象造型
满分:2.5 分
18. 备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是:人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 )
A. 劳动能力
B. 生活态度
C. 意志品质
D. 道德修养
满分:2.5 分
19. 1925年,德国大建筑家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设立了“( ) ” 促进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快速发展,讲究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以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
A. 英国伦敦
B. 工艺美术联盟
C. 万国博览会
D. 公立包豪斯学校
满分:2.5 分
20. ( )把视觉文化的艺术课程形象地比作城市的交通运输平面图。
A. 阿瑟●弗兰
B. 帕梅拉●泰勒
C. 史蒂文●卡尔彭特
D. 罗恩菲德
满分:2.5 分
21. 创造过程由构想和( )两个阶段构成
A. 实施
B. 计划
C. 场所
D. 说明
满分:2.5 分
22. 美术课程标准的( )是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操 ?
A. 要求
B. 目标
C. 主旨
D. 内容
满分:2.5 分
23.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①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④良好的意志品质,并大胆想象。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24. 美术课程能让学生直接接触物质环境,这是因为美术课程学习的对象是( )
A. 符号
B. 概念
C. 公式
D. 形象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25. ( )是教师教学的对象
A. 课本
B. 学生
C. 家长
D. 多媒体
满分:2.5 分
26.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试图根据学生生理发展状况进行年龄分期,实施基础教育。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帕里斯
满分:2.5 分
27. 审美教育的价值有:( ),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诉诸思维的生活价值,助于宣教的政治价值。
A. 引导创作的艺术价值
B. 陶冶性情的精神价值
C. 启迪人生的认识价值
D. 促进社会的自然价值
满分:2.5 分
28. 人类思维的两大形式是直觉和( )
A. 情感
B. 理性
C. 想象
D. 思维
满分:2.5 分
29.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结尾的时候说:“好的,同学们,我们这节水彩课就讲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一幅关于水果的水彩画,下节课对大家的作品进行点评”。这种类型的结尾属于( )
A. 总结性结尾
B. 交代性结尾
C. 启发性结尾
D. 悬念性结尾
满分:2.5 分
30. 美术教材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文字和( )两大类
A. 图像
B. 画笔
C. 视频
D. 画纸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2.5 分。)
V
1. 美术教学评价的内涵提到,在美术教学中倡导教师( )
A. 强调学习成绩,让“差生”感到羞愧
B. 提高学生尊严、保护学生隐私
C. 学生相互欣赏、教师时刻提供帮助
D. 对学生欣赏和帮助
满分:2.5 分
2. 创造过程由( )两个阶段构成
A. 计划
B. 直觉
C. 实施
D. 空间
满分:2.5 分
3. 长期以来美术鉴赏教育要解决的正是如何使学生获得“( )”与“( )”作品的能力。
A. 创作
B. 临摹
C. 分析
D. 理解
满分:2.5 分
4. 导入可分为¬( )两类。
A. 举例导入
B. 直接导入
C. 故事导入
D. 间接导入
满分:2.5 分
5. 在上层社会或文化人中,进行的博雅美术教育,主要的教学或学习方法是( )
A. 注重学习者整体素质的提高
B. 临摹、观察、记忆和写生相结合
C. 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师徒式
D. 技艺特色十分浓郁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2.5 分。)
V
1. 新中国成立后,高中一直没有美术课,国家教委于1996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至此。普通高中才有了美术课。(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讨论的方法适应性比较窄,一般课堂不予适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米尔顿●弗里德曼生于纽约市一个工人阶级的犹太人家庭,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凭借在“消费理论分析、货币史和货币理论研究领域中的成就”和“对经济稳定政策的错综复杂性的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前者是建议性的,而后者是指导性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