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三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 )结尾又叫“戛然而止”,就是看起来好像文章还要正常进展一段的时候,作者却突然收束,显得非常干脆。
A. 高潮式
B. 急收式
C. 急转式
D. 比喻式
满分:3 分
2. ( )中,主题可以是思想、观念;
A. 记叙文
B. 议论文
C. 说明文
D. 抒情文
满分:3 分
3. ( )表现主题的技巧更丰富,更富于变化。
A. 议论文
B. 记叙文
C. 说明文
D. 应用文
满分:3 分
4. 几种分类法中,按( )分类是现代文体分类最主要 、最基本的方法。
A. 功能
B. 形态
C. 篇幅
D. 语言
满分:3 分
5. ( )来源于各种传播媒介,作者通过阅读等方式得来 ;
A. 直接材料
B. 间接材料
C. 储备材料
D. 发展材料
满分:3 分
6. ( )就是借写某一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
A. 寄事抒情
B. 即景抒情
C. 咏物抒情
D. 议论抒情
满分:3 分
7. ( )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
A. 实写
B. 虚写
C. 总写
D. 分写
满分:3 分
8. ( )是更全面的技巧使用训练。它让学生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在文章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各种写作技巧。
A. 片断训练
B. 专题训练
C. 综合训练
D. 全程训练
满分:3 分
9. ( ) 就是直接描述事实
A. 实写
B. 虚写
C. 总写
D. 分写
满分:3 分
10. ( )的主题通常是含蓄的、内在的,表达方式是曲折的、间接的,
A. 议论文
B. 记叙文
C. 说明文
D. 抒情文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三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良好的思维品质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
A. 正确性和时代性
B. 广阔性和深刻性
C. 独立性和批判性
D. 灵活性和敏捷性
满分:3 分
2. 观察点还是观察对象 ,都是可以移动的,这样就又产生了几种不同的观察技巧:( )。
A. 以静观静
B. 以静观动
C. 以动观静
D. 以动观动
满分:3 分
3. 议论型包括
A. 总分式
B. 时空式
C. 平列式
D. 递进式
满分:3 分
4. 灵活性包括( )
A. 思维灵活
B. 起点灵活
C. 过程灵活
D. 结果灵活
满分:3 分
5. 劳动不仅能锻炼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人的品质。如( )等
A. 责任感
B. 自信心
C. 勤劳
D. 团队精神
满分:3 分
6. 表达方式,指文本表情达意 、反映社会生活的具体方式,如( )等
A. 记叙
B. 说明
C. 议论
D. 抒情
满分:3 分
7. 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有:( )。
A. 知识与实践分家
B. 能力提高有限
C. 教师费时费力
D. 学生积极性不高
满分:3 分
8. 原义选词即在保持词语原来意义:( ) 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宜的词语。
A. 本义
B. 变义
C. 异义
D. 引申义
满分:3 分
9. 间接抒情有 ( )。
A. 说明抒情
B. 寄事抒情
C. 即景抒情
D. 咏物抒情
满分:3 分
10. 消极修辞的内容为“四端”( )
A. 意义明确
B. 伦次通顺
C. 词句平均
D. 安排稳密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三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论辩的双方是敌对的关系,是针锋相对,水火不相容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绝大部分的信息并不是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从量上看,信息比知识要大出不知多少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语法手段的语言连接,也就是以关联词语、过渡句、过渡段等连接上下文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思想品德的完善只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工笔是用朴素洗炼的笔法,几笔将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勾勒出来的技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总分式结构即先总论后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实践活动更多的应该是指学生的学习实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说明型结构的特点是以事物或事理本身固有的条理作为布局的基本依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原义选词即在保持词语本义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宜的词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综合型结构就是平均使用其它几种结构类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传道 、授业、解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校园写作” 指学生在校园中写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华美语言有时是文章内容的需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隔断的技巧指在观察点和观察对象之间设置隔断,形成一种不可见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补叙是叙述中,有意漏下一段 ,到结尾处或后面的某个地方再补充叙述出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相似联想可以通过对比使形象更鲜明 ,立意更突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旧的材料要详,新的材料要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句式按照结构形态分,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生发式结尾是指在结尾之前,整篇文章都是在“蓄势”,然后在结尾时候来一个总爆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 )结尾又叫“戛然而止”,就是看起来好像文章还要正常进展一段的时候,作者却突然收束,显得非常干脆。
A. 高潮式
B. 急收式
C. 急转式
D. 比喻式
满分:3 分
2. ( )中,主题可以是思想、观念;
A. 记叙文
B. 议论文
C. 说明文
D. 抒情文
满分:3 分
3. ( )表现主题的技巧更丰富,更富于变化。
A. 议论文
B. 记叙文
C. 说明文
D. 应用文
满分:3 分
4. 几种分类法中,按( )分类是现代文体分类最主要 、最基本的方法。
A. 功能
B. 形态
C. 篇幅
D. 语言
满分:3 分
5. ( )来源于各种传播媒介,作者通过阅读等方式得来 ;
A. 直接材料
B. 间接材料
C. 储备材料
D. 发展材料
满分:3 分
6. ( )就是借写某一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
A. 寄事抒情
B. 即景抒情
C. 咏物抒情
D. 议论抒情
满分:3 分
7. ( )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
A. 实写
B. 虚写
C. 总写
D. 分写
满分:3 分
8. ( )是更全面的技巧使用训练。它让学生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在文章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各种写作技巧。
A. 片断训练
B. 专题训练
C. 综合训练
D. 全程训练
满分:3 分
9. ( ) 就是直接描述事实
A. 实写
B. 虚写
C. 总写
D. 分写
满分:3 分
10. ( )的主题通常是含蓄的、内在的,表达方式是曲折的、间接的,
A. 议论文
B. 记叙文
C. 说明文
D. 抒情文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三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良好的思维品质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
A. 正确性和时代性
B. 广阔性和深刻性
C. 独立性和批判性
D. 灵活性和敏捷性
满分:3 分
2. 观察点还是观察对象 ,都是可以移动的,这样就又产生了几种不同的观察技巧:( )。
A. 以静观静
B. 以静观动
C. 以动观静
D. 以动观动
满分:3 分
3. 议论型包括
A. 总分式
B. 时空式
C. 平列式
D. 递进式
满分:3 分
4. 灵活性包括( )
A. 思维灵活
B. 起点灵活
C. 过程灵活
D. 结果灵活
满分:3 分
5. 劳动不仅能锻炼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人的品质。如( )等
A. 责任感
B. 自信心
C. 勤劳
D. 团队精神
满分:3 分
6. 表达方式,指文本表情达意 、反映社会生活的具体方式,如( )等
A. 记叙
B. 说明
C. 议论
D. 抒情
满分:3 分
7. 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有:( )。
A. 知识与实践分家
B. 能力提高有限
C. 教师费时费力
D. 学生积极性不高
满分:3 分
8. 原义选词即在保持词语原来意义:( ) 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宜的词语。
A. 本义
B. 变义
C. 异义
D. 引申义
满分:3 分
9. 间接抒情有 ( )。
A. 说明抒情
B. 寄事抒情
C. 即景抒情
D. 咏物抒情
满分:3 分
10. 消极修辞的内容为“四端”( )
A. 意义明确
B. 伦次通顺
C. 词句平均
D. 安排稳密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三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论辩的双方是敌对的关系,是针锋相对,水火不相容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绝大部分的信息并不是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从量上看,信息比知识要大出不知多少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语法手段的语言连接,也就是以关联词语、过渡句、过渡段等连接上下文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思想品德的完善只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工笔是用朴素洗炼的笔法,几笔将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勾勒出来的技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总分式结构即先总论后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实践活动更多的应该是指学生的学习实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说明型结构的特点是以事物或事理本身固有的条理作为布局的基本依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原义选词即在保持词语本义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宜的词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综合型结构就是平均使用其它几种结构类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传道 、授业、解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校园写作” 指学生在校园中写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华美语言有时是文章内容的需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隔断的技巧指在观察点和观察对象之间设置隔断,形成一种不可见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补叙是叙述中,有意漏下一段 ,到结尾处或后面的某个地方再补充叙述出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相似联想可以通过对比使形象更鲜明 ,立意更突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旧的材料要详,新的材料要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句式按照结构形态分,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生发式结尾是指在结尾之前,整篇文章都是在“蓄势”,然后在结尾时候来一个总爆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