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秋学期《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1

所属学校:其他大学 科目:管理心理学 2015-03-17 12:40:19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169.(  A)就是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

A. 群体凝聚力 B. 群体协作力 C. 群体合作力 D. 群体约束力       满分:4  分

2.    60.“人重言重,人微言轻”,这符合影响社会认知的( B )因素。

A. 认知者 B. 认知对象 C. 认知方法 D. 认知情境       满分:4  分

3.    21.被尊称为美国“动作研究之父”的是( D  )。

A. 雨果•闵斯特伯格 B. 莉莲•吉尔布勒斯 C. 斯特恩

D. 福兰克•吉尔布勒斯       满分:4  分

4.    7.自由回答式、言语联想式和情境导入式都属于( C  )问卷。 A. 封闭式 B. 半封闭式

C. 开放式 D. 主观式       满分:4  分

5.    15.最早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心理学知识的是(   D)。  

A. 雨果•闵斯特伯格 B. 莉莲•吉尔布勒斯 C. 福兰克•吉尔布勒斯 D. 斯特恩       满分:4  分

6.    19.(  C )第一个提出“人事心理学”这一名称。 A. 斯科特 B. 雨果•闵斯特伯格 C. 斯特恩  

D. 福兰克•吉尔布勒斯       满分:4  分

7.    59.心理学研究发现,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于(   A)、相似原则、闭锁原则和连续原则。

A. 接近原则 B. 情境原则 C. 交替原则 D. 对比原则       满分:4  分

8.    10.泰勒式“科学管理”盛行于( C  )。

A. 19世纪中叶 B. 19世纪末 C. 20世纪初    D. 20世纪中叶       满分:4  分

 

9.    127.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D   )的具体情况。 

A. 空间距离 B. 物理距离 C. 时间距离 D. 心理距离       满分:4  分

10.    129.“兄弟反目,夫妻成仇”是指人际关系变化的(  A )。

A. 反向驱动 B. 离向驱动 C. 同向驱动 D. 利益驱动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187.群体规范通常是在( CDE )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

A. 顺应 B. 强化 C. 暗示 D. 顺从 E. 模仿

满分:3  分

2.    192.(   ABD)是导致群体内沟通的三个主要障碍。

A. 社会障碍 B. 文化障碍 C. 情境障碍 D. 心理障碍 E. 环境障碍

满分:3  分

3.    138.以下有关人际交往过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DE  )。

A. 人际交往过程的起点是人际沟通,然后是人际认知,最后是人际互动

B. 人际交往过程的起点是相互了解,然后是交往主体之间的心理和行为的信息传达与接受,最后是交往主体之间心理和行为上的相互影响

C. 人际交往过程并非遵循人际认知、人际沟通、人际互动的顺序,整个过程十分特殊与复杂

D. 人际交往过程的起点是人际互动,然后是人际互动,最后是人际认知

E. 人际交往过程起始于人际认知,然后是人际沟通,最后是人际互动

满分:3  分

4.    48.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有(  BCD  )。

A. 赫茨伯格 B. 巴贝奇 C. 亚当•斯密 D. 泰勒

满分:3  分

5.    182.根据群体的发展水平和群体成员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可将群体分为(  ABD)。

A. 松散群体 B. 联合群体 C. 紧密群体 D. 集体 E. 正式群体

满分:3  分

6.    50.(  CDE )等均属于个性倾向性,是人活动的动力系统。

A. 能力 B. 性格 C. 兴趣 D. 信念

E. 价值观

满分:3  分

7.    89.下列关于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BD )。

A. 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B. 认知能力中必然有操作能力 C. 操作能力中不一定有认知能力 D. 社交能力中包含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E. 创造能力是指产生新思想、新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其发展并不依赖于模仿能力

满分:3  分

8.    142.处理人际关系所要遵循的原则有(  ABCD )。

A. 诚信原则 B. 平等原则 C. 互补原则 D. 宽容原则 E. 主动原则

满分:3  分

9.    87.性格的结构十分复杂,主要包括性格的(   ABCD)。

A. 态度特征 B. 意志特征 C. 情绪特征 D. 理智特征 E. 自我意识特征 

      满分:3  分 

10.     106.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观因素包括被说服者个体的( ACDE  )。 

A. 自尊心 B. 所处环境 C. 需要 D. 性格 E. 性别 

      满分:3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146.研究表明,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成员往往不是最受喜爱的人。这一结论是人际吸引条件中个性品质因素影响的结果( 错误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113.按照纽科姆的“A-B-X理论”,A喜欢B的程度越高,不一致时就越不紧张(  错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118.按照纽科姆的“A-B-X理论”,A和B对X的态度差异越小,不一致时越紧张( 错误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124.当听众与传达者的观点一致或对问题不熟悉时,单面论证效果更好;如果听众与传达者的观点不一致,面对的问题又熟悉,特别是又受过良好教育,双面论证的效果远大于单面论证(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94.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 错误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200.研究表明,人们在独自进行决策时,愿意冒的风险较小,倾向于较

为保守的选择成功可能性较大的行为;而如果共同决策,则最后的决定会比个人决策时有更大的冒险性。这种现象在群体心理中被称之为“冒险转移”( 正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198.家庭、邻里、同龄伙伴都属于群体心理中的次属群体( 错误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123.当父母在劝说孩子少吃糖果时,常常会说吃糖太多会导致牙疼,这种试图改变他人态度的方式符合态度改变理论中唤起恐惧的沟通方式( 正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112.“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中性概念与一个带有社会积极或消极含义概念重复匹配的结果”,这是态度形成理论中学习论的基本观点(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114.对青少年来说,来自同伴的赞许声比来自父母的反对声力量要大得多,这符合态度形成理论之一――学习论中的强化理论(  正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