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 题目 正确答案
1-1 从( )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A、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B、阶级属性 C、研究的对象 D、研究的主要内容 B
1-2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 )。
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C、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A
1-3 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变为现实的事件是( )
A、共产主义国际的建立 B、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十月革命的胜利 D
1-4 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 )。
A、黑格尔B、孔子 C、马克思 D、爱因斯坦 C
1-5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是( )。
A、 1848年 B、1842年 C、1850年D、1845年 A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毛泽东思想 C
1-7 毛泽东认为,“(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
A、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 A
1-8 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的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C、费尔巴哈 D、黑格尔 D
1-9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的特点是( )。
A、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 C、创新D、实事求是 A
1-10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历史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科学唯物论D、辩证唯物主义 B
1-11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
A、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B、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C、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D、对人是否有利 B
1-12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
A、科学的实践观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矛盾分析方法 B
1-13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
A、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B、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C、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D、人的活动 D
1-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A、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D、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B
1-15 列宁的物质定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界限的关键在于列宁的物质定义:( )
A、把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作为物质本身 B、正确的处理了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 C、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D、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B
1-16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 )
A、事物之间的斗争性 B、人们在逻辑思维中所产生的矛盾 C、事物之间的同一性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D
1-17 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通过:( )
A、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 B、社会实践 C、必要的物质手段和条件 D、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B
1-18 揭示事物发展形式的规律是:(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D
1-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A、人造物质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B、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C、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D、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C
1-20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辩证思维方法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B
2-1 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 )。
A、大众化 B、中国化 C、世界化D、时代化 ABD
2-2 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运动是( )。
A、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B、德国的西里西亚工人起义C、中国的五四运动 D、英国的宪章运动 ABD
2-3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必须反对( )。
A、形式主义 B、实用主义C、教条主义 D、本本主义 ABCD
2-4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鲜明的( )。
A、实践性B、唯物性 C、阶级性 D、辩证性 AC
2-5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 )。
A、傅立叶B、康帕内拉 C、圣西门 D、欧文 AC
2-6 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侈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A、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D
2-7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这是因为( )
A、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B、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ACD
2-8 下列各项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水滴石穿,绳锯木断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ABCD
2-9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的有( )
A、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B、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C、新事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D、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ABD
2-10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运动的含义的有( )
A、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B、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CD
3-1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持有的是资产阶级的立场。( )
A、对B、错 对
3-2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
A、对B、错 对
3-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A、对B、错 对
3-4 早期无产阶级的斗争实践是盲目自发的,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
A、对B、错 错
3-5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A、对B、错 对
3-6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 ( )
A、对B、错 对
3-7 假象是指和本质没有联系的现象。( )
A、对B、错 错
3-8 脱离运动的物质与脱离物质之运动皆不可想象,故运动即物质,物质即运动。( )
A、对B、错 错
3-9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
A、对B、错 对
3-10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A、对B、错 错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