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秦代的主要法律形式是
A. 律
B. 令
C. 法律答问
D. 廷行事
满分:3 分
2.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制定新法,秦国在孝公时,商鞅以( )为蓝本“改法为律”,进行了法制改革。
A. 《法经》
B. “宪令”
C. “国律”
D. “刑符”
满分:3 分
3. ( )是舍弃朝廷的官职而奉事诸候 ,是对抗中央的犯罪行为。
A. 左官
B. 见知故纵
C. 事国人过
D. 阿党附益
满分:3 分
4. 汉初法律的指导思想是
A. 轻徭薄赋
B. 约法省刑
C. 德主刑辅
D. 黄老思想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汉文、景帝时期。废除肉刑,只有()未改。
A. 墨刑
B. 宫刑
C. 劓刑
D. 斩左趾刑
满分:3 分
6. 西周周王下的中央主要司法官员
A. 大理
B. 大司寇
C. 士
D. 史
满分:3 分
7. 秦代君主或皇帝针对一时之事而以命令形式发布的法律文件是:
A. 式
B. 法律文告
C. 令
D. 程
满分:3 分
8. 西周时期的官府在受理诉讼以后,双方当事人都应该交纳诉讼费用,民事案件的诉讼费用称为:
A. 束矢
B. 钧金
C. 傅别
D. 质剂
满分:3 分
9.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制定新法其中赵国制定了:
A. 《法经》
B. “宪令”
C. “国律”
D. “刑符”
满分:3 分
10. 在西周时期的刑罚体系中,体现保障少数贵族、官僚特权的制度是:
A. 圜土之制
B. 嘉石之制
C. 赎刑
D. 流刑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关于西周时期的“礼”,论述正确的是:
A.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旨在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
B. 西周时期礼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社会“礼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阶段
C. 西周时期礼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社会“礼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阶段周礼的性质及其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也是中国早期法制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D. “礼”最早源于氏族时代的祭祀风俗
E. 周礼在实际上对全社会起着―种法律的调节作用,完全具备法的性质
满分:3 分
2. 从现有的史籍和秦简中,可以看出秦代的基本诉讼原则有:
A. 有罪推定原则
B. 依法律和事实判决的原则
C. 有条件的刑讯原则
D. 证据原则
E. 重罚原则
满分:3 分
3. 汉律九章除《 法 经 》六篇外,还包括( )。
A. 《户》
B. 《兴》
C. 《杂》
D. 《具》
E. 《厩》
满分:3 分
4. 秦代的经济法规中,有关商业贸易的法律有:
A. 《关市律》
B. 《仓律》
C. 《金布律》
D. 《工人程》
E. 《司空律》
满分:3 分
5. 东汉时期三独坐”是 指
A. 尚书令
B. 御史中丞
C. 御史大夫
D. 丞相
E. 司隶校尉
满分:3 分
6. "东汉时期三独 坐”是指
A. 尚书令
B. 御史中丞
C. 御史大夫
D. 丞相
E. 司隶校尉
满分:3 分
7. 春秋时期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有.
A. 井田制的破坏
B. 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
C. 礼制的衰落
D. 礼治取代了法治
E. 宗法制日益兴盛
满分:3 分
8. 西周时期的主要刑法 原则是:
A. 老幼犯罪减免刑罚
B. 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
C. 罪疑从轻、罪疑从赦
D. 自首减免
E. 宽严适中
满分:3 分
9. 西周时期解除婚姻的条件与限制的制度有:
A. 六礼
B. 七出
C. 三不去
D. 八议
E. 五听
满分:3 分
1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法律的主要形式有( )。
A. 律
B. 令
C. 格
D. 例
E. 式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东汉时期“三 独 坐”是指尚书令本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秦代诉讼中 ,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向司法机构提出诉讼的称为官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汉文帝时期废除秦代三族罪及妖言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的是魏国 李悝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西周时期的法律形式有 “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汉高祖曾命儒生叔孙通制定 《傍章律》 十 八 篇,贯穿了礼的精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早期奴隶制法的鼎盛时期是 西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西周时期在夏商两代“天讨”、“天罚”神权法思想基础上发展的理论是“恭行天之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东汉时期“三独坐”是指尚书令本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汉代最高司法机关是大理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西周时期审判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一种观察方式是五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东汉时才有了春秋决狱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法律的主要形式有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秦代的经济法规中 ,有关农牧业管理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有《 仓 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商代惩治国家官吏犯罪、违纪与失职行为的专门法律是《汤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晋国铸刑鼎时,积极反对的人是驷 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西周 时期的法律形式有“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秦代诉讼 中,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向司法机构提出诉讼的称为官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秦代诉 讼中,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向司法机构提出诉讼的称为举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尚书•吕刑》中记载的西周关于司法官法律责任的制度是三风十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秦代的主要法律形式是
A. 律
B. 令
C. 法律答问
D. 廷行事
满分:3 分
2.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制定新法,秦国在孝公时,商鞅以( )为蓝本“改法为律”,进行了法制改革。
A. 《法经》
B. “宪令”
C. “国律”
D. “刑符”
满分:3 分
3. ( )是舍弃朝廷的官职而奉事诸候 ,是对抗中央的犯罪行为。
A. 左官
B. 见知故纵
C. 事国人过
D. 阿党附益
满分:3 分
4. 汉初法律的指导思想是
A. 轻徭薄赋
B. 约法省刑
C. 德主刑辅
D. 黄老思想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汉文、景帝时期。废除肉刑,只有()未改。
A. 墨刑
B. 宫刑
C. 劓刑
D. 斩左趾刑
满分:3 分
6. 西周周王下的中央主要司法官员
A. 大理
B. 大司寇
C. 士
D. 史
满分:3 分
7. 秦代君主或皇帝针对一时之事而以命令形式发布的法律文件是:
A. 式
B. 法律文告
C. 令
D. 程
满分:3 分
8. 西周时期的官府在受理诉讼以后,双方当事人都应该交纳诉讼费用,民事案件的诉讼费用称为:
A. 束矢
B. 钧金
C. 傅别
D. 质剂
满分:3 分
9.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制定新法其中赵国制定了:
A. 《法经》
B. “宪令”
C. “国律”
D. “刑符”
满分:3 分
10. 在西周时期的刑罚体系中,体现保障少数贵族、官僚特权的制度是:
A. 圜土之制
B. 嘉石之制
C. 赎刑
D. 流刑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关于西周时期的“礼”,论述正确的是:
A.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旨在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
B. 西周时期礼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社会“礼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阶段
C. 西周时期礼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社会“礼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阶段周礼的性质及其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也是中国早期法制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D. “礼”最早源于氏族时代的祭祀风俗
E. 周礼在实际上对全社会起着―种法律的调节作用,完全具备法的性质
满分:3 分
2. 从现有的史籍和秦简中,可以看出秦代的基本诉讼原则有:
A. 有罪推定原则
B. 依法律和事实判决的原则
C. 有条件的刑讯原则
D. 证据原则
E. 重罚原则
满分:3 分
3. 汉律九章除《 法 经 》六篇外,还包括( )。
A. 《户》
B. 《兴》
C. 《杂》
D. 《具》
E. 《厩》
满分:3 分
4. 秦代的经济法规中,有关商业贸易的法律有:
A. 《关市律》
B. 《仓律》
C. 《金布律》
D. 《工人程》
E. 《司空律》
满分:3 分
5. 东汉时期三独坐”是 指
A. 尚书令
B. 御史中丞
C. 御史大夫
D. 丞相
E. 司隶校尉
满分:3 分
6. "东汉时期三独 坐”是指
A. 尚书令
B. 御史中丞
C. 御史大夫
D. 丞相
E. 司隶校尉
满分:3 分
7. 春秋时期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有.
A. 井田制的破坏
B. 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
C. 礼制的衰落
D. 礼治取代了法治
E. 宗法制日益兴盛
满分:3 分
8. 西周时期的主要刑法 原则是:
A. 老幼犯罪减免刑罚
B. 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
C. 罪疑从轻、罪疑从赦
D. 自首减免
E. 宽严适中
满分:3 分
9. 西周时期解除婚姻的条件与限制的制度有:
A. 六礼
B. 七出
C. 三不去
D. 八议
E. 五听
满分:3 分
1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法律的主要形式有( )。
A. 律
B. 令
C. 格
D. 例
E. 式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东汉时期“三 独 坐”是指尚书令本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秦代诉讼中 ,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向司法机构提出诉讼的称为官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汉文帝时期废除秦代三族罪及妖言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的是魏国 李悝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西周时期的法律形式有 “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汉高祖曾命儒生叔孙通制定 《傍章律》 十 八 篇,贯穿了礼的精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早期奴隶制法的鼎盛时期是 西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西周时期在夏商两代“天讨”、“天罚”神权法思想基础上发展的理论是“恭行天之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东汉时期“三独坐”是指尚书令本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汉代最高司法机关是大理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西周时期审判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一种观察方式是五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东汉时才有了春秋决狱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法律的主要形式有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秦代的经济法规中 ,有关农牧业管理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有《 仓 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商代惩治国家官吏犯罪、违纪与失职行为的专门法律是《汤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晋国铸刑鼎时,积极反对的人是驷 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西周 时期的法律形式有“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秦代诉讼 中,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向司法机构提出诉讼的称为官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秦代诉 讼中,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向司法机构提出诉讼的称为举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尚书•吕刑》中记载的西周关于司法官法律责任的制度是三风十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