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2015-03-17 12:46:10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7 道试题,共 17.5 分。)
V
1. 《吕氏春秋》为秦相()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
A. 崔颢
B. 高适
C. 岑参
D. 吕不韦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2. 《吕氏春秋》是秦相()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
A. 崔颢
B. 高适
C. 岑参
D. 吕不韦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3.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与这句歌词有关的人物是()。
A. 斑固
B. 左恩
C. 冯谖
D. 庾信
满分:2.5 分
4. 西汉时期经过刘向的整理编订,成()篇,定名为《战国策》。
A. 二十三
B. 三十三
C. 四十三
D. 五十三
满分:2.5 分
5. 记录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策谋或纵横家的事迹、言论的是()。
A. 《谷梁传》
B. 《左传》
C. 《公羊传》
D. 《战国策》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6. 首开传统诗歌“悲秋主题”之先河的作品是()
A. 《感遇诗》
B. 《长安古意》
C. 《蓟丘览古》
D. 《九辩》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7. 《老子》又名《道德经》。全书共125章,共()字。
A. 五千余
B. 六千余
C. 七千余
D. 八千余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 道试题,共 5 分。)
V
1.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的同步发展同样呈现出的阶段有:
A. 夏商原始宗教文化与文学共同发展阶段
B. 周代礼乐文化与文学共同发展阶段
C. 战国百家争鸣与文学共同发展阶段
D. 西周初年,中国历史进入早期封建社会阶段。
满分:2.5 分
2. 汉乐府的艺术特色
A. 叙事成分相对增多,具有较强的故事性。
B. 抒情真挚浓郁,表现出民间作品的本色
C. 篇章句式灵活多样,语言浅白质朴
D. 加重了作品抒情言志的份量。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31 道试题,共 77.5 分。)
V
1. 《韩非子》有五十四篇,全部保存至今,大部分为其自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兮春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此语的出自《论语》中的《刺世疾邪赋》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开汉代楚辞体诗歌的先河的作品是《大风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夏朝商朝时期的社会大文化是以巫文化为主导,属于原始佛教范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嫦娥奔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老子》又名《道德经》。全书共125章,共五千余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继《离骚》之后,古代诗歌史上第二首文人长篇抒情之作为《九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诗经》作品产生的时间和地域。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三百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既莫足与美政兮 ,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荀子》今存三十二篇,多为荀子自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刘向,中国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字子政。中国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主宰商代社会的巫鬼宗教文化被逐渐取代,“礼乐文化”最终成为周代社会的主导性文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至于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所谓“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只是一种臆断,或者说是后人从教化角度做出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此语的出自《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冯谖“为君市义”,“君”指的是钟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先秦文学的发展同时表现在文学作者社会身份的变化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庄子•内篇》是《庄子》艺术的末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的文学 ,以辞赋和诗歌两种文体的继续发展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西汉时期经过刘向的整理编订,成三十三篇定名为《战国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大军之后,必有丰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成语出自《庄子》的《养生主》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这句话所指的是历史时期是战国后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特别是楚辞和先秦散文,其抒情、说理追求、连类比物、夸饰铺排、词采艳美的表现特色,以及常常设为主客辩难的体式,都成为汉赋的写作所承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诗经》总数为三百零五篇,其中包括十五《国风》计一百六十篇 ,《小雅》七十四 篇,《大雅》三十一篇,周、鲁、商《颂》计四十篇。另有六首笙诗,今仅存题目。作品按风、雅、颂三部分编成,分别代表着不同风格的音乐。风为地方土乐,雅为朝廷雅乐,颂为朝廷祭祀舞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清人章学诚说:“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此“升降盛衰”既是说文学,也是说此时期的社会文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9. 《离骚》在空间排比中经常穿插以时间的脉络,把往昔的明君暗主、治世乱世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强烈感受融人辞境,加重了作品抒情言志的份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0. 鲁国史官左丘明采集各诸侯国的史记,作《春秋左氏传》,把史家散文推上了一个高峰,成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1. 《孟子》一书共7篇,每篇再分上篇、下篇。采用对话语录体体的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7 道试题,共 17.5 分。)
V
1. 《吕氏春秋》为秦相()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
A. 崔颢
B. 高适
C. 岑参
D. 吕不韦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2. 《吕氏春秋》是秦相()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
A. 崔颢
B. 高适
C. 岑参
D. 吕不韦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3.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与这句歌词有关的人物是()。
A. 斑固
B. 左恩
C. 冯谖
D. 庾信
满分:2.5 分
4. 西汉时期经过刘向的整理编订,成()篇,定名为《战国策》。
A. 二十三
B. 三十三
C. 四十三
D. 五十三
满分:2.5 分
5. 记录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策谋或纵横家的事迹、言论的是()。
A. 《谷梁传》
B. 《左传》
C. 《公羊传》
D. 《战国策》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6. 首开传统诗歌“悲秋主题”之先河的作品是()
A. 《感遇诗》
B. 《长安古意》
C. 《蓟丘览古》
D. 《九辩》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7. 《老子》又名《道德经》。全书共125章,共()字。
A. 五千余
B. 六千余
C. 七千余
D. 八千余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 道试题,共 5 分。)
V
1.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的同步发展同样呈现出的阶段有:
A. 夏商原始宗教文化与文学共同发展阶段
B. 周代礼乐文化与文学共同发展阶段
C. 战国百家争鸣与文学共同发展阶段
D. 西周初年,中国历史进入早期封建社会阶段。
满分:2.5 分
2. 汉乐府的艺术特色
A. 叙事成分相对增多,具有较强的故事性。
B. 抒情真挚浓郁,表现出民间作品的本色
C. 篇章句式灵活多样,语言浅白质朴
D. 加重了作品抒情言志的份量。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31 道试题,共 77.5 分。)
V
1. 《韩非子》有五十四篇,全部保存至今,大部分为其自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兮春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此语的出自《论语》中的《刺世疾邪赋》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开汉代楚辞体诗歌的先河的作品是《大风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夏朝商朝时期的社会大文化是以巫文化为主导,属于原始佛教范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嫦娥奔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老子》又名《道德经》。全书共125章,共五千余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继《离骚》之后,古代诗歌史上第二首文人长篇抒情之作为《九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诗经》作品产生的时间和地域。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三百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既莫足与美政兮 ,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荀子》今存三十二篇,多为荀子自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刘向,中国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字子政。中国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主宰商代社会的巫鬼宗教文化被逐渐取代,“礼乐文化”最终成为周代社会的主导性文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至于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所谓“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只是一种臆断,或者说是后人从教化角度做出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此语的出自《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冯谖“为君市义”,“君”指的是钟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先秦文学的发展同时表现在文学作者社会身份的变化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庄子•内篇》是《庄子》艺术的末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的文学 ,以辞赋和诗歌两种文体的继续发展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西汉时期经过刘向的整理编订,成三十三篇定名为《战国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大军之后,必有丰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成语出自《庄子》的《养生主》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这句话所指的是历史时期是战国后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特别是楚辞和先秦散文,其抒情、说理追求、连类比物、夸饰铺排、词采艳美的表现特色,以及常常设为主客辩难的体式,都成为汉赋的写作所承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诗经》总数为三百零五篇,其中包括十五《国风》计一百六十篇 ,《小雅》七十四 篇,《大雅》三十一篇,周、鲁、商《颂》计四十篇。另有六首笙诗,今仅存题目。作品按风、雅、颂三部分编成,分别代表着不同风格的音乐。风为地方土乐,雅为朝廷雅乐,颂为朝廷祭祀舞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清人章学诚说:“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此“升降盛衰”既是说文学,也是说此时期的社会文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9. 《离骚》在空间排比中经常穿插以时间的脉络,把往昔的明君暗主、治世乱世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强烈感受融人辞境,加重了作品抒情言志的份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0. 鲁国史官左丘明采集各诸侯国的史记,作《春秋左氏传》,把史家散文推上了一个高峰,成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1. 《孟子》一书共7篇,每篇再分上篇、下篇。采用对话语录体体的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