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关于大气层中的臭氧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臭氧层才有臭氧
B. 臭氧在大气层中均匀分布
C. 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D. 臭氧层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很密切
满分:3 分
2. 下列气候类型中,终年温和湿润的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气候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空气的非绝热过程是通过哪几中方式进行的()
A. 传导、辐射、对流、升华和凝华
B. 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升华和凝华
C. 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和凝结
D. 传导、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和凝结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上海某日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高出7℃,其原因最可能是()
A. 9日有寒潮到达
B. 9日有台风影响
C. 9日受梅雨影响
D. 9日受副高控制
满分:3 分
5. 锋的特征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的()
A. 锋面坡度、风场、气压场和温度场
B. 锋面坡度、垂直运动、气压梯度、温度分布
C. 倾斜状态、锋面坡度、气压场、温度分布
D. 等位势高度、风向、气压场、温度场
满分:3 分
6. 赤道辐合带中的主要云系是()
A. 积雨云
B. 高积云
C. 卷云
D. 积云
满分:3 分
7. 以气团源地和锋面活动为依据的气候分类法是()
A. 柯本气候分类法
B. 阿里索夫气候分类法
C. 斯查勒气候分类法
D. 桑斯威特气候分类法
满分:3 分
8. 当地球处于近日点时()
A. 我国在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下,天气寒冷
B. 北太平洋上夏威夷高压强盛
C. 大陆等温线向北凸
D. 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存在昆明准静止锋
满分:3 分
9.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要温暖,其原因是()
A. 大气吸收了可见光的缘故
B. 大气逆辐射增强的缘故
C.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D. 地面辐射增强的缘故
满分:3 分
10. 地中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常年受西风控制
B. 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C. 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D.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有暖流通过。
A. 格棱兰岛西侧
B.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C. 澳大利亚东岸
D. 秘鲁西岸
满分:3 分
2. 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匀引起的对流云多属(),降水的性质为()。
A. 地形云
B. 波状云
C. 积状云
D. 层状云
E. 阵性的
F. 连续性的
G. 间歇性的
满分:3 分
3. 西太平洋副高附近的降水是我国主要的雨带,它位于副高的(),我国梅雨出现在()地区。
A. 西南部
B. 西北部
C. 东北部
D. 南部
E. 黄河流域
F. 长江中下游
G. 长江以南
满分:3 分
4. 下列地球现象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作用
B. 深秋及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有夜里――大气逆辐射减弱
C. 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
D. 夜间多云,气温比晴天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
满分:3 分
5.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A. 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E.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F.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G.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H.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I.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J.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是维持一切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满分:3 分
6. 下面哪种关于梯度风的描述是正确的()
A. 梯度风是边际层大气中空气的一种运动形式
B. 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达到平衡时的运动形式
C. 在北半球,高压中梯度风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D. 在南半球,低压中梯度风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满分:3 分
7. 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信风影响下的地区必然降水多
B. 面对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C. 赤道地区多对流雨
D. 寒流经过的沿岸地区少雨
满分:3 分
8.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A. 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 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C.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 是维持一切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满分:3 分
9. 关于大气层中的臭氧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臭氧层才有臭氧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臭氧在大气层中不均匀分布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E.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F.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G.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H.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I.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J.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臭氧层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很密切
满分:3 分
10. 台风多发区主要在()上,出现的主要时间是()。
A. 北太平洋
B. 北大西洋
C. 印度洋
D. 6―8月
E. 4―7月
F. 5―8月
G. 7―10月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CO2占整个空气的0.05%,多集呈30KM以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南亚季风的夏季风不如冬季风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所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大气中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吸收太阳辐射的多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大气中各种云状的产生,主要是空气上升运动的形式不同所造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斯查勤气候分类法认为天气是气候的基础,而它的特征和变化又受气团、锋面、气旋和反气旋所支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大气中的固体杂质有百害而无一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我国华北有效辐射春季最大夏季最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干洁空气中N是合成氨的基本原料,同时可冲淡O2,使空气氧化作用不过于激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自由大气中作直线运动的空气,当G与A这二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太阳光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到达地面,称为太阳-直接辐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溶液面的饱和水汽压比纯水面的要小一些,而且溶液的浓度愈大,饱和水汽压愈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海洋对大气的主要作用在于给大气热量及水汽,为大气运动提供能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中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气温的日较差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气温的日较差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气 团的形成首先必须具备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其次必须具备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平流层内的天气现象最复杂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对流层顶附近的温度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关系不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惯性离心力的方向同空气运动的方向平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海陆风的风向特点是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关于大气层中的臭氧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臭氧层才有臭氧
B. 臭氧在大气层中均匀分布
C. 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D. 臭氧层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很密切
满分:3 分
2. 下列气候类型中,终年温和湿润的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气候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空气的非绝热过程是通过哪几中方式进行的()
A. 传导、辐射、对流、升华和凝华
B. 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升华和凝华
C. 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和凝结
D. 传导、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和凝结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上海某日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高出7℃,其原因最可能是()
A. 9日有寒潮到达
B. 9日有台风影响
C. 9日受梅雨影响
D. 9日受副高控制
满分:3 分
5. 锋的特征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的()
A. 锋面坡度、风场、气压场和温度场
B. 锋面坡度、垂直运动、气压梯度、温度分布
C. 倾斜状态、锋面坡度、气压场、温度分布
D. 等位势高度、风向、气压场、温度场
满分:3 分
6. 赤道辐合带中的主要云系是()
A. 积雨云
B. 高积云
C. 卷云
D. 积云
满分:3 分
7. 以气团源地和锋面活动为依据的气候分类法是()
A. 柯本气候分类法
B. 阿里索夫气候分类法
C. 斯查勒气候分类法
D. 桑斯威特气候分类法
满分:3 分
8. 当地球处于近日点时()
A. 我国在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下,天气寒冷
B. 北太平洋上夏威夷高压强盛
C. 大陆等温线向北凸
D. 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存在昆明准静止锋
满分:3 分
9.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要温暖,其原因是()
A. 大气吸收了可见光的缘故
B. 大气逆辐射增强的缘故
C.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D. 地面辐射增强的缘故
满分:3 分
10. 地中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常年受西风控制
B. 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C. 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D.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有暖流通过。
A. 格棱兰岛西侧
B.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C. 澳大利亚东岸
D. 秘鲁西岸
满分:3 分
2. 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匀引起的对流云多属(),降水的性质为()。
A. 地形云
B. 波状云
C. 积状云
D. 层状云
E. 阵性的
F. 连续性的
G. 间歇性的
满分:3 分
3. 西太平洋副高附近的降水是我国主要的雨带,它位于副高的(),我国梅雨出现在()地区。
A. 西南部
B. 西北部
C. 东北部
D. 南部
E. 黄河流域
F. 长江中下游
G. 长江以南
满分:3 分
4. 下列地球现象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作用
B. 深秋及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有夜里――大气逆辐射减弱
C. 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
D. 夜间多云,气温比晴天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
满分:3 分
5.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A. 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E.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F.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G.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H.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I.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J.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是维持一切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满分:3 分
6. 下面哪种关于梯度风的描述是正确的()
A. 梯度风是边际层大气中空气的一种运动形式
B. 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达到平衡时的运动形式
C. 在北半球,高压中梯度风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D. 在南半球,低压中梯度风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满分:3 分
7. 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信风影响下的地区必然降水多
B. 面对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C. 赤道地区多对流雨
D. 寒流经过的沿岸地区少雨
满分:3 分
8.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A. 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 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C.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 是维持一切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满分:3 分
9. 关于大气层中的臭氧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臭氧层才有臭氧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臭氧在大气层中不均匀分布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E.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F.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G.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H.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I.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J.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臭氧层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很密切
满分:3 分
10. 台风多发区主要在()上,出现的主要时间是()。
A. 北太平洋
B. 北大西洋
C. 印度洋
D. 6―8月
E. 4―7月
F. 5―8月
G. 7―10月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CO2占整个空气的0.05%,多集呈30KM以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南亚季风的夏季风不如冬季风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所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大气中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吸收太阳辐射的多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大气中各种云状的产生,主要是空气上升运动的形式不同所造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斯查勤气候分类法认为天气是气候的基础,而它的特征和变化又受气团、锋面、气旋和反气旋所支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大气中的固体杂质有百害而无一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我国华北有效辐射春季最大夏季最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干洁空气中N是合成氨的基本原料,同时可冲淡O2,使空气氧化作用不过于激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自由大气中作直线运动的空气,当G与A这二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太阳光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到达地面,称为太阳-直接辐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溶液面的饱和水汽压比纯水面的要小一些,而且溶液的浓度愈大,饱和水汽压愈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海洋对大气的主要作用在于给大气热量及水汽,为大气运动提供能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中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气温的日较差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气温的日较差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气 团的形成首先必须具备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其次必须具备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平流层内的天气现象最复杂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对流层顶附近的温度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关系不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惯性离心力的方向同空气运动的方向平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海陆风的风向特点是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关于大气层中的臭氧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臭氧层才有臭氧
B. 臭氧在大气层中均匀分布
C. 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D. 臭氧层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很密切
满分:3 分
2. 下列气候类型中,终年温和湿润的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气候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空气的非绝热过程是通过哪几中方式进行的()
A. 传导、辐射、对流、升华和凝华
B. 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升华和凝华
C. 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和凝结
D. 传导、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和凝结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上海某日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高出7℃,其原因最可能是()
A. 9日有寒潮到达
B. 9日有台风影响
C. 9日受梅雨影响
D. 9日受副高控制
满分:3 分
5. 锋的特征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的()
A. 锋面坡度、风场、气压场和温度场
B. 锋面坡度、垂直运动、气压梯度、温度分布
C. 倾斜状态、锋面坡度、气压场、温度分布
D. 等位势高度、风向、气压场、温度场
满分:3 分
6. 赤道辐合带中的主要云系是()
A. 积雨云
B. 高积云
C. 卷云
D. 积云
满分:3 分
7. 以气团源地和锋面活动为依据的气候分类法是()
A. 柯本气候分类法
B. 阿里索夫气候分类法
C. 斯查勒气候分类法
D. 桑斯威特气候分类法
满分:3 分
8. 当地球处于近日点时()
A. 我国在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下,天气寒冷
B. 北太平洋上夏威夷高压强盛
C. 大陆等温线向北凸
D. 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存在昆明准静止锋
满分:3 分
9.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要温暖,其原因是()
A. 大气吸收了可见光的缘故
B. 大气逆辐射增强的缘故
C.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D. 地面辐射增强的缘故
满分:3 分
10. 地中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常年受西风控制
B. 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C. 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D.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有暖流通过。
A. 格棱兰岛西侧
B.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C. 澳大利亚东岸
D. 秘鲁西岸
满分:3 分
2. 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匀引起的对流云多属(),降水的性质为()。
A. 地形云
B. 波状云
C. 积状云
D. 层状云
E. 阵性的
F. 连续性的
G. 间歇性的
满分:3 分
3. 西太平洋副高附近的降水是我国主要的雨带,它位于副高的(),我国梅雨出现在()地区。
A. 西南部
B. 西北部
C. 东北部
D. 南部
E. 黄河流域
F. 长江中下游
G. 长江以南
满分:3 分
4. 下列地球现象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作用
B. 深秋及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有夜里――大气逆辐射减弱
C. 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
D. 夜间多云,气温比晴天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
满分:3 分
5.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A. 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E.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F.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G.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H.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I.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J.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是维持一切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满分:3 分
6. 下面哪种关于梯度风的描述是正确的()
A. 梯度风是边际层大气中空气的一种运动形式
B. 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达到平衡时的运动形式
C. 在北半球,高压中梯度风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D. 在南半球,低压中梯度风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满分:3 分
7. 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信风影响下的地区必然降水多
B. 面对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C. 赤道地区多对流雨
D. 寒流经过的沿岸地区少雨
满分:3 分
8.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A. 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 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C.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 是维持一切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满分:3 分
9. 关于大气层中的臭氧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臭氧层才有臭氧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臭氧在大气层中不均匀分布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E.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F.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G.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H.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I.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J.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臭氧层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很密切
满分:3 分
10. 台风多发区主要在()上,出现的主要时间是()。
A. 北太平洋
B. 北大西洋
C. 印度洋
D. 6―8月
E. 4―7月
F. 5―8月
G. 7―10月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CO2占整个空气的0.05%,多集呈30KM以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南亚季风的夏季风不如冬季风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所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大气中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吸收太阳辐射的多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大气中各种云状的产生,主要是空气上升运动的形式不同所造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斯查勤气候分类法认为天气是气候的基础,而它的特征和变化又受气团、锋面、气旋和反气旋所支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大气中的固体杂质有百害而无一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我国华北有效辐射春季最大夏季最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干洁空气中N是合成氨的基本原料,同时可冲淡O2,使空气氧化作用不过于激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自由大气中作直线运动的空气,当G与A这二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太阳光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到达地面,称为太阳-直接辐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溶液面的饱和水汽压比纯水面的要小一些,而且溶液的浓度愈大,饱和水汽压愈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海洋对大气的主要作用在于给大气热量及水汽,为大气运动提供能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中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气温的日较差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气温的日较差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气 团的形成首先必须具备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其次必须具备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平流层内的天气现象最复杂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对流层顶附近的温度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关系不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惯性离心力的方向同空气运动的方向平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海陆风的风向特点是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关于大气层中的臭氧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臭氧层才有臭氧
B. 臭氧在大气层中均匀分布
C. 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D. 臭氧层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很密切
满分:3 分
2. 下列气候类型中,终年温和湿润的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气候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空气的非绝热过程是通过哪几中方式进行的()
A. 传导、辐射、对流、升华和凝华
B. 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升华和凝华
C. 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和凝结
D. 传导、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和凝结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上海某日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高出7℃,其原因最可能是()
A. 9日有寒潮到达
B. 9日有台风影响
C. 9日受梅雨影响
D. 9日受副高控制
满分:3 分
5. 锋的特征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的()
A. 锋面坡度、风场、气压场和温度场
B. 锋面坡度、垂直运动、气压梯度、温度分布
C. 倾斜状态、锋面坡度、气压场、温度分布
D. 等位势高度、风向、气压场、温度场
满分:3 分
6. 赤道辐合带中的主要云系是()
A. 积雨云
B. 高积云
C. 卷云
D. 积云
满分:3 分
7. 以气团源地和锋面活动为依据的气候分类法是()
A. 柯本气候分类法
B. 阿里索夫气候分类法
C. 斯查勒气候分类法
D. 桑斯威特气候分类法
满分:3 分
8. 当地球处于近日点时()
A. 我国在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下,天气寒冷
B. 北太平洋上夏威夷高压强盛
C. 大陆等温线向北凸
D. 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存在昆明准静止锋
满分:3 分
9.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要温暖,其原因是()
A. 大气吸收了可见光的缘故
B. 大气逆辐射增强的缘故
C.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D. 地面辐射增强的缘故
满分:3 分
10. 地中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常年受西风控制
B. 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C. 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D.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有暖流通过。
A. 格棱兰岛西侧
B.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C. 澳大利亚东岸
D. 秘鲁西岸
满分:3 分
2. 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匀引起的对流云多属(),降水的性质为()。
A. 地形云
B. 波状云
C. 积状云
D. 层状云
E. 阵性的
F. 连续性的
G. 间歇性的
满分:3 分
3. 西太平洋副高附近的降水是我国主要的雨带,它位于副高的(),我国梅雨出现在()地区。
A. 西南部
B. 西北部
C. 东北部
D. 南部
E. 黄河流域
F. 长江中下游
G. 长江以南
满分:3 分
4. 下列地球现象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作用
B. 深秋及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有夜里――大气逆辐射减弱
C. 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
D. 夜间多云,气温比晴天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
满分:3 分
5.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A. 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E.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F.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G.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H.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I.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J.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是维持一切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满分:3 分
6. 下面哪种关于梯度风的描述是正确的()
A. 梯度风是边际层大气中空气的一种运动形式
B. 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达到平衡时的运动形式
C. 在北半球,高压中梯度风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D. 在南半球,低压中梯度风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满分:3 分
7. 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信风影响下的地区必然降水多
B. 面对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C. 赤道地区多对流雨
D. 寒流经过的沿岸地区少雨
满分:3 分
8.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A. 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 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C.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 是维持一切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满分:3 分
9. 关于大气层中的臭氧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臭氧层才有臭氧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臭氧在大气层中不均匀分布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E.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F.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G.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H.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I.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J.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臭氧层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很密切
满分:3 分
10. 台风多发区主要在()上,出现的主要时间是()。
A. 北太平洋
B. 北大西洋
C. 印度洋
D. 6―8月
E. 4―7月
F. 5―8月
G. 7―10月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CO2占整个空气的0.05%,多集呈30KM以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南亚季风的夏季风不如冬季风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所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大气中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吸收太阳辐射的多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大气中各种云状的产生,主要是空气上升运动的形式不同所造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斯查勤气候分类法认为天气是气候的基础,而它的特征和变化又受气团、锋面、气旋和反气旋所支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大气中的固体杂质有百害而无一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我国华北有效辐射春季最大夏季最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干洁空气中N是合成氨的基本原料,同时可冲淡O2,使空气氧化作用不过于激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自由大气中作直线运动的空气,当G与A这二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太阳光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到达地面,称为太阳-直接辐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溶液面的饱和水汽压比纯水面的要小一些,而且溶液的浓度愈大,饱和水汽压愈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海洋对大气的主要作用在于给大气热量及水汽,为大气运动提供能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中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气温的日较差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气温的日较差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气 团的形成首先必须具备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其次必须具备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平流层内的天气现象最复杂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对流层顶附近的温度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关系不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惯性离心力的方向同空气运动的方向平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海陆风的风向特点是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