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上)》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节”的本义是“竹节”,引而申之有“骨节”、“树节”、“时节”、“节度”、“节制” 等义。词义引申的类型是
A. 并列式
B. 递进式
C. 综合式
D. 转折式
满分:5 分
2. 下列句子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
A.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 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是故 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C. 是 亦 ,退亦 ,然 何 而 耶
D. 自始合,苟有 ,余必下推 。子 之?然子病矣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3. 《经籍纂诂》所收汉字的编排方式是按照
A. 三十六字母顺序
B. 平水韵106韵顺序
C. 注音字母顺序
D. 笔画顺序
满分:5 分
4. 下列各组汉字,前后两字读音(包括古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各个义项)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州――洲
B. ――
C. 雕――
D. ――
满分:5 分
5. 下列各组繁简字中,哪一组在古代是音同而义不同的
A. 丑
B. 胆
C. 笔
D. 声
满分:5 分
6. 近体诗李白《渡荆 送别为首联是“渡 荆 外,来 楚 游”,由此推下去,其尾联对句的平仄格式应该是
A. 平平平仄仄
B. 仄仄仄平平
C. 仄仄平平仄
D. 平平仄仄平
满分:5 分
7.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其中对“胜”的解释正确的是
A. 胜利
B. 战胜
C. 胜败
D. 承受得起,经得起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8. “日思高其位,大其禄”(柳宗元《 传》)中,“高”和“大”的用法为
A.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B. 使动用法
C. 意动用法
D. 形容词用作名词
满分:5 分
9. 《论语.公冶长》:“子曰:‘盍各言尔志?’”句中“盍”的意思是
A. 同“盖”
B. 同“何不”
C. 同“何”
D. 同“曷”
满分:5 分
10. “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句中“可怜”的词义 是
A. 值得怜悯
B. 可爱
C. 可惜
D. 可羡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上)》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古代的文学官员是
A. 侍读学士
B. 翰林待诏
C. 翰林学士
D. 侍讲学士
E. 兰台令史
满分:4 分
2. 下列字在《广韵》韵中,属于入声韵的是
A. 佳
B. 皆
C. 麦
D. 乏
E. 麻
满分:4 分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 “戒”用“廾”和“戈”表示戒备义
B. “徒”用“彳”和“走”表示步行义
C. “戎”用“甲”和“戈”表示军事义
D. “贼”用“贝”和“戎”表示伤害义
E. “更”是一个象形字
满分:4 分
4. 下列句中,含有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A.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B.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C.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商君书.更法》)
D.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E. 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满分:4 分
5. 下列术语中,属于注音的术语是
A. 之言
B. 如字
C. 读若
D. 读如
E. 之貌
满分:4 分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上)》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中,“云”、“响”、“景”均是 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描写:即对所释对象的外形给予解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过程,即卖的行为本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好从事而亟失时。”亟(qi):时间副词,屡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古汉语里,“师”可以表示“军队”、“老师”、“效法”、“学习”、“狮子”,这是一 个字记四个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祭文是古代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无乃不可乎?的“无乃”是大概、恐怕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谤”本指“批评、议论”,是个中性词,后指“诽谤、毁谤,成了贬义词,这是词义轻重的转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朕”指皇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节”的本义是“竹节”,引而申之有“骨节”、“树节”、“时节”、“节度”、“节制” 等义。词义引申的类型是
A. 并列式
B. 递进式
C. 综合式
D. 转折式
满分:5 分
2. 下列句子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
A.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 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是故 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C. 是 亦 ,退亦 ,然 何 而 耶
D. 自始合,苟有 ,余必下推 。子 之?然子病矣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3. 《经籍纂诂》所收汉字的编排方式是按照
A. 三十六字母顺序
B. 平水韵106韵顺序
C. 注音字母顺序
D. 笔画顺序
满分:5 分
4. 下列各组汉字,前后两字读音(包括古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各个义项)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州――洲
B. ――
C. 雕――
D. ――
满分:5 分
5. 下列各组繁简字中,哪一组在古代是音同而义不同的
A. 丑
B. 胆
C. 笔
D. 声
满分:5 分
6. 近体诗李白《渡荆 送别为首联是“渡 荆 外,来 楚 游”,由此推下去,其尾联对句的平仄格式应该是
A. 平平平仄仄
B. 仄仄仄平平
C. 仄仄平平仄
D. 平平仄仄平
满分:5 分
7.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其中对“胜”的解释正确的是
A. 胜利
B. 战胜
C. 胜败
D. 承受得起,经得起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8. “日思高其位,大其禄”(柳宗元《 传》)中,“高”和“大”的用法为
A.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B. 使动用法
C. 意动用法
D. 形容词用作名词
满分:5 分
9. 《论语.公冶长》:“子曰:‘盍各言尔志?’”句中“盍”的意思是
A. 同“盖”
B. 同“何不”
C. 同“何”
D. 同“曷”
满分:5 分
10. “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句中“可怜”的词义 是
A. 值得怜悯
B. 可爱
C. 可惜
D. 可羡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上)》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古代的文学官员是
A. 侍读学士
B. 翰林待诏
C. 翰林学士
D. 侍讲学士
E. 兰台令史
满分:4 分
2. 下列字在《广韵》韵中,属于入声韵的是
A. 佳
B. 皆
C. 麦
D. 乏
E. 麻
满分:4 分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 “戒”用“廾”和“戈”表示戒备义
B. “徒”用“彳”和“走”表示步行义
C. “戎”用“甲”和“戈”表示军事义
D. “贼”用“贝”和“戎”表示伤害义
E. “更”是一个象形字
满分:4 分
4. 下列句中,含有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A.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B.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C.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商君书.更法》)
D.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E. 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满分:4 分
5. 下列术语中,属于注音的术语是
A. 之言
B. 如字
C. 读若
D. 读如
E. 之貌
满分:4 分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上)》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中,“云”、“响”、“景”均是 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描写:即对所释对象的外形给予解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过程,即卖的行为本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好从事而亟失时。”亟(qi):时间副词,屡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古汉语里,“师”可以表示“军队”、“老师”、“效法”、“学习”、“狮子”,这是一 个字记四个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祭文是古代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无乃不可乎?的“无乃”是大概、恐怕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谤”本指“批评、议论”,是个中性词,后指“诽谤、毁谤,成了贬义词,这是词义轻重的转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朕”指皇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天津大学《中国法制史学》在线作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