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环境法学》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法律原则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里的运用
A. 民事侵权
B. 民事合同
C. 行政法治
D. 行政合同
满分:4 分
2.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是国家对环境管理的()时期
A. 早期限制
B. 治理
C. 综合防治
D. 总体策略与全面调整
满分:4 分
3. 被誉为财富之母的是( )
A. 森林
B. 土地
C. 湿地
D. 草原
满分:4 分
4.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制定主体是
A. 全国人大
B. 国务院
C. 北京市人民政府
D. 国家环保总局
满分:4 分
5. 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管理是
A. 全过程管理
B. 三化
C. 分类管理
D. 限量管理
满分:4 分
6. 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是
A.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境质量标准
D. 环境基础标准
满分:4 分
7. 我国第一部野生动物保护的综合性法律是
A. 《关于稀有生物保护办法》
B. 《草原法》
C. 《森林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8. 以下各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目前仅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这一具体法律
B.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环境法的一个子系统
C.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是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的关系
D.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的内容涉及到对该环境要素的全面保护
满分:4 分
9. 征收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多少公顷的,应由国务院批准( )
A. 70
B. 35
C. 3
D. 10
满分:4 分
10. 我国《森林法》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 )
A. 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B. 用材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C. 经济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D. 薪炭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满分:4 分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环境法学》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各国负有不损害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环境的责任是国际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管辖范围以外地区”主要是指( )
A. 公海及其海底
B. 南极
C. 大气空间
D. 外层空间
满分:4 分
2. 国际环境法实施的经济刺激措施有
A. 保险
B. 弹性许可证
C. 联合履约
D. 标志
E. 报告
满分:4 分
3. 1997年3月,我国颁布了新的《刑法》,其中有关环境犯罪的规定有重大进展,具体表现为
A. 设专节惩治环境犯罪
B. 扩大了刑法保护的环境要素的范围
C. 新增单位犯罪的规定
D. 贯穿了刑罚节俭原则
E. 环境刑事立法体现了预防犯罪的精神
满分:4 分
4. 国外学者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所提出的主要理论根据有
A. 天赋人权论
B. 环境权论
C. 环境要素先占论
D. 环境公共财产论
E. 公共信托论
满分:4 分
5. 根据环境要素的不同性质,可将环境污染分为
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
C. 土壤污染
D. 固体废物污染
E. 噪声污染
满分:4 分
6. 《渔业法》规定:“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的方针”
A. 以养殖为主
B. 养殖、捕捞、加工并举
C. 因地制宜
D. 综合养护
满分:4 分
7. 环境影响评价报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的有
A. 对环境问题有争议的项目
B. 国务院审批的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各部门的建设项目
C.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区的项目
D. 绝密工程
E. 核设施建设工程
满分:4 分
8. 国际环境争端解决的法律方法有
A. 仲裁
B. 谈判
C. 协商
D. 调查
E. 司法解决
满分:4 分
9. 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包括
A. 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B.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C.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
D. 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E. 环境标准
满分:4 分
10. 以下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国在1986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最早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 最早采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是中国
C. 其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
D. 其可以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起来
E. 其是民事侵权法律原则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运用
满分:4 分
11.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固体废物实行的“三化”原则是
A. 再生化
B. 无害化
C. 减量化
D. 资源化
E. 有效化
满分:4 分
12. 依照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我国将海洋倾倒许可证分为
A. 普通许可证
B. 特别许可证
C. 临时许可证
D. 紧急许可证
E. 指定许可证
满分:4 分
13. 《南极条约》的宗旨是
A. 冻结和搁置所有领土主权要求
B. 南极永远专为和平目的而使用
C. 各国有权在南极自由地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并增进相互间的国际合作
D. 建立南极协商会议制度
E. 建立南极海洋生物资源有序开发机制
满分:4 分
14. 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的活动有
A. 在禁渔区捕捞
B. 使用禁用的渔具
C. 在禁渔期捕捞
D. 捕捞重点保护的渔业资源品种
E. 使用禁用的捕捞方法
满分:4 分
15. 水污染排污许可证的管理程序包括
A. 排污申报登记
B. 确定本地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C. 分配污染物总量消减指标
D. 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发放
E. 排污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法律原则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里的运用
A. 民事侵权
B. 民事合同
C. 行政法治
D. 行政合同
满分:4 分
2.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是国家对环境管理的()时期
A. 早期限制
B. 治理
C. 综合防治
D. 总体策略与全面调整
满分:4 分
3. 被誉为财富之母的是( )
A. 森林
B. 土地
C. 湿地
D. 草原
满分:4 分
4.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制定主体是
A. 全国人大
B. 国务院
C. 北京市人民政府
D. 国家环保总局
满分:4 分
5. 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管理是
A. 全过程管理
B. 三化
C. 分类管理
D. 限量管理
满分:4 分
6. 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是
A.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境质量标准
D. 环境基础标准
满分:4 分
7. 我国第一部野生动物保护的综合性法律是
A. 《关于稀有生物保护办法》
B. 《草原法》
C. 《森林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8. 以下各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目前仅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这一具体法律
B.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环境法的一个子系统
C.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是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的关系
D.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的内容涉及到对该环境要素的全面保护
满分:4 分
9. 征收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多少公顷的,应由国务院批准( )
A. 70
B. 35
C. 3
D. 10
满分:4 分
10. 我国《森林法》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 )
A. 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B. 用材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C. 经济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D. 薪炭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满分:4 分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环境法学》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各国负有不损害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环境的责任是国际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管辖范围以外地区”主要是指( )
A. 公海及其海底
B. 南极
C. 大气空间
D. 外层空间
满分:4 分
2. 国际环境法实施的经济刺激措施有
A. 保险
B. 弹性许可证
C. 联合履约
D. 标志
E. 报告
满分:4 分
3. 1997年3月,我国颁布了新的《刑法》,其中有关环境犯罪的规定有重大进展,具体表现为
A. 设专节惩治环境犯罪
B. 扩大了刑法保护的环境要素的范围
C. 新增单位犯罪的规定
D. 贯穿了刑罚节俭原则
E. 环境刑事立法体现了预防犯罪的精神
满分:4 分
4. 国外学者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所提出的主要理论根据有
A. 天赋人权论
B. 环境权论
C. 环境要素先占论
D. 环境公共财产论
E. 公共信托论
满分:4 分
5. 根据环境要素的不同性质,可将环境污染分为
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
C. 土壤污染
D. 固体废物污染
E. 噪声污染
满分:4 分
6. 《渔业法》规定:“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的方针”
A. 以养殖为主
B. 养殖、捕捞、加工并举
C. 因地制宜
D. 综合养护
满分:4 分
7. 环境影响评价报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的有
A. 对环境问题有争议的项目
B. 国务院审批的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各部门的建设项目
C.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区的项目
D. 绝密工程
E. 核设施建设工程
满分:4 分
8. 国际环境争端解决的法律方法有
A. 仲裁
B. 谈判
C. 协商
D. 调查
E. 司法解决
满分:4 分
9. 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包括
A. 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B.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C.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
D. 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E. 环境标准
满分:4 分
10. 以下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国在1986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最早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 最早采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是中国
C. 其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
D. 其可以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起来
E. 其是民事侵权法律原则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运用
满分:4 分
11.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固体废物实行的“三化”原则是
A. 再生化
B. 无害化
C. 减量化
D. 资源化
E. 有效化
满分:4 分
12. 依照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我国将海洋倾倒许可证分为
A. 普通许可证
B. 特别许可证
C. 临时许可证
D. 紧急许可证
E. 指定许可证
满分:4 分
13. 《南极条约》的宗旨是
A. 冻结和搁置所有领土主权要求
B. 南极永远专为和平目的而使用
C. 各国有权在南极自由地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并增进相互间的国际合作
D. 建立南极协商会议制度
E. 建立南极海洋生物资源有序开发机制
满分:4 分
14. 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的活动有
A. 在禁渔区捕捞
B. 使用禁用的渔具
C. 在禁渔期捕捞
D. 捕捞重点保护的渔业资源品种
E. 使用禁用的捕捞方法
满分:4 分
15. 水污染排污许可证的管理程序包括
A. 排污申报登记
B. 确定本地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C. 分配污染物总量消减指标
D. 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发放
E. 排污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绩效管理》在线作业3
下一篇 :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护理营养学》在线作业4